专栏名称: 生物制药小编
关注生物制药行业动态,对热点进行深入剖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药渡  ·  中国药企出海的“PlanB” ·  3 天前  
Insight数据库  ·  25 家制药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制药小编

Class 2 CRISPR:从基因编辑到靶点发现

生物制药小编  · 公众号  · 药品  · 2017-06-28 07:35

正文

前言

近些年,CRISPR-Cas系统频频登上“CNS”,其强大的基因编辑能力迅速让其从基础研究转化到临床试验。随着越来越多CRISPR-Cas家族成员的发现以及基础研究的进展,CRISPR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今天,小编就详细介绍下Class 2家族CRISPR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在基因编辑,靶点发现,核酸   检测等多方面的进展。

 

CRISPR系统简介与分类

为了应对外来病毒和质粒的入侵,细菌和古生菌进化出了一套获得性免疫系统CRISPR-Cas。CRISPR-Cas系统主要包括由Cas基因组成的操纵子和CRISPR阵列,其中CRISPR由外来基因组靶标序列(spacers)和相同的重复序列(direct repeat)所构成。CRISPR-Cas系统发挥作用主要包括Adaptation,crRNA maturation以及Interference三个过程:首先在Cas1,Cas2等蛋白的作用下,将外来DNA序列组装到CRISPR阵列中,接着在系统外的RNase III或者系统自身效应蛋白的作用下,完成pre-crRNA的切割,最后效应蛋白在crRNA的引导下靶向目的DNA/RNA,从而发挥干扰作用。与Class 1 CRIPSR需要多个蛋白构成效应复合物不同,Class 2 CRISPR只需要单个效应蛋白。根据效应蛋白的不同,Class 2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不同类型,分别是以Cas9为代表的Type II,以Cpf1为代表的的Type V和以C2c2为代表的的Type VI。


  CRIPSR-Cas系统示意图


Class2 CRIPSR简介:Cas9,Cpf1与C2c2

CRISPR-Cas9是目前为止研究最深,应用最广的CRIPSR系统,它与后发现的Type V家族Cpf1都能够靶向目的dsDNA,但是两者相比有以下明显不同:1. Cpf1只需要一个crRNA完成目的序列的靶向,而Cas9中需要crRNA和tracrRNA两个分子来完成;2. Cpf1识别3’富含T的PAM序列,而Cas9识别5’富含G的PAM序列;3. 在Cas9中有HNH和RuvC两个活性结构域分别切割目标DNA的互补链和非互补链,而在Cpf1中一个全新的活性结构域Nuc,和RuvC分别切割目标DNA的互补链和非互补链;4. Cas9在PAM临近的位置切割DNA产生平末端,而Cpf1在PAM远端切割DNA产生突出的末端。而Type VI家族C2c2是一个RNA-guided的RNase,它含有两个HEPN结构域。在识别了目的RNA后,C2c2就变成了一个非特异的RNase,因此导致细胞毒性与程序性死亡。


  Class II CRISPR分类


随着Cas9, Cpf1, C2c2的结构被解析,人们对于这些蛋白的机制和应用理解更深入。CRISPR技术引领了一波生物技术革新,由于其精确靶向性和易操作性,Cas9和Cpf1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编辑于基因治疗,而C2c2也能够用于基因沉默与核酸检测。这些技术将在下文向大家介绍。


  Cas9Cpf1C2c2的特点


CRISPR与基因编辑

虽然大部分Class 2 CRISPR蛋白在体外都具有切割活性,然而只有少数被证明能够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编辑。此外,由PAM带来的序列限制性,DNA特异性带来的脱靶现象等,也是基因编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用于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编辑的CRISPR酶与其PAM序列


PAM序列特异性的改造以最常用的SpCas9为例,其PAM序列NGG在人类基因组上平均每8-12bp就会出现一次,这个频率基本能满足经典的HDR或者NHEJ为基础的基因编辑。然而对于一些需要单个核苷酸分辨率的情况,或者如SaCas9中,PAM序列为NNGRRT,此时的PAM特异性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限制。为此,如何减少PAM的限制,扩展Cas9的靶向范围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现在已有一些工作,通过突变Cas9蛋白的一两个氨基酸,从而改变其PAM的特异性。野生的FnCas9的PAM序列为NGG,而E1369R/E1449H/R1556A三突变RHAFnCas9则可将PAM序列放宽至YG。通过细菌选择系统筛选得到的突变体VQRSpCsa9 (D1135V/R1335Q/T1337R) 可识别PAM为NGA和NGCG,EQR SpCas9(D1135E/R1335Q/T1337R)可以识别NGAG,VRERSpCas9 (D1135V/G1218R/R1335E/T1337R)可识别NGCG。

而在SaCas9中,突变体KKH(E782K/N968K/R1015H)能够将原PAM序列NNGRRT放宽到NNNRRT,而不增加SaCas9的脱靶频率。


  PAM序列特异性的改造


降低脱靶效应作为一种基因编辑工具,脱靶效应会产生大量副产物从而影响实验效率,因此如何降低脱靶效应也是值得不断探索的技术难题。有研究显示,Cpf1酶的特异性比Cas9高,因此使用CRISPR-Cpf1系统进行基因编辑可以降低脱靶效应。对于SpCas9及其他Cas9,减少sgRNA与目的DNA的互补序列至20个bp以下,可以显著提高Cas9的特异性。减少Cas9蛋白在细胞中的存在时间也能够提高特异性,比如直接递送Cas9:sgRNA核苷酸蛋白复合物(RNPs)相比于质粒转染,产生的脱靶效应更少。此外使用改造的Cas9也能够特异性。比如使用两个单活性结构域失活的nickase Cas9(Cas9n),分别靶向目的基因改造区域的两侧,这种方法能在保持on-target活性的基础上降低几个数量级的脱靶效应。或者使用融合了非特异性限制内切酶FokI的失活Cas9(dCas9),FokI需要二聚才能发挥功能,当两个dCas9分别靶向目的基因改造区域的两侧,FokI才能在特定位点发生二聚从而切割DNA。此外,使用内含肽失活的Cas9系统(intein-inactivatedCas9)或者small-molecule-dimerizedsplit Cas9系统,能够控制有活性Cas9的产生,从而降低脱靶效应。最后通过Cas9中几个氨基酸的突变也能够提高DNA的特异性。在spCas9中,HF Cas9(N497A/R661A/Q695A/Q926A)与eCas9(K848A/K1003A/R1060A)能够中和蛋白与DNA磷酸糖骨架之间的非特异性静电作用,从而显著提高Cas9对DNA的特异性。



  提高CRIPSR系统DNA特异性的方法


精准编辑(precise editing由于同源依赖的修复HDR效率很低(<5%),大部分由Cas9/Cpf1产生的DNA双键断裂都由NHEJ修复完成,从而会引进许多随机的插入和缺失。此外,HDR的效率还与细胞的类型与状态等因素相关,因此如何提高HDR效率从而完成基因的精准编辑也是CRIPSR技术用于临床的巨大挑战。


其中一个做法是使用单个Cas9ndonorDNA底物,由于DNA缺口基本不会导致NHEJ,因此此方法只产生很少的插入和缺失,但是其编辑效率与野生型相比显著下降,且能应用的细胞类型也十分有限。由于HDRNHEJ的竞争关系,使用小分子的NHEJ抑制剂或者HDR的增强剂也能够提高HDR的发生频率DNA ligase IV的抑制剂Scr7DNA-PKcs抑制剂,与KU70/KU80的抑制剂或者Rad51的小分子激活剂都能够提高HDR介导的基因编辑频率。此外,将细胞同步在G-phase也能够提高HDR频率。但是这些小分子抑制剂可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功能,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会有诸多限制。


同时在同源DNA模板上也能做一些改进。由于切割完成后,Cas9DNA上的解离是不对称的。若同源模板DNA能与最先被释放出的DNA退火的话,HDR介导的基因编辑效率就会提高。为了避免完成编辑的DNA再次被Cas9识别切割,可以通过突变同源模板DNA,使得HDR产物形成突变的PAM


碱基编辑(baseediting是一种引入点突变的新策略,它不依赖于HDR或者DNA双键断裂。其主要方法是融合失活的Cas9dCas9)与一个胞嘧啶脱氨酶,在dCas9sgRNA和目的DNA互补链形成三元复合物时,胞嘧啶脱氨酶能催化非互补链(单链)上的C(互补序列3-5个碱基位置处)转化为U,接着引发细胞错配修复从而将原先的C:G替换为T:A。这种方法的编辑效率比HDR介导的点突变更高,且插入缺失突变更少。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需要被编辑的C距离PAM序列特定的位置,限制了广泛应用;其次可能无法分辨编辑窗口中的多个C,从而特异性降低。


  提高精准基因编辑效率的办法


CRISPRaCRISPRiCRIPSR除了用于精准编辑某个基因,还能用于调控基因的表达。当将转录激活结构域VP64dCas9:sgRNA融合,就能够激活特定基因的表达。第二代dCas9-activator融合蛋白使用了多个拷贝的VP16,三元激活因子VPRVP64-p65-Rta)或者串联重复的VP64表位标签肽段。此外,转录激活因子MS2-p65-HSF1等也可以通过结合sgRNA上的RNA发卡结构从而实现基因的转录激活。同时使用dCas9-VP64MS2-p65-HSF1,被称为协同激活调控(synergistic activation mediator(SAM)),展现出了超强的转录激活能力。相反的,失活的Cas9dCas9)本身或者dCas9融合转录抑制因子KRAB能够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而且,上文提到过的small-molecule-activateddCas9融合VP64KRAB,就能够实现特定基因时空特异地激活与抑制。


除了直接融合转录激活/抑制因子,dCas9还可以融合相关的表观遗传因子。如dCas9融合甲基转移酶DNMT3A使目标DNA区域100bp范围内甲基化水平升高;而dCas9融合去甲基化酶Tet1能使目标DNA 200bp范围内发生去甲基化。dCas9H3K27乙酰化酶p300或者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的融合,能够影响目的区域近千bp的组蛋白修饰变化,从而实现基因的转录调控。


  CRISPR介导的基因转录激活与抑制


基因编辑试剂的递送(delivery)。由于相关的基因编辑试剂都是蛋白,核酸等大分子,不能够自发地进入细胞内。此外,在血液中裸露的核酸还会被核酸酶降解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因此基因编辑试剂如何能克服这些障碍,从而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是实现体内基因编辑的一大难题。


目前用于体内基因编辑递送主要有以下方法:高压注射法(Hydrodynamicinjection ,HDI),脂质-纳米颗粒递送(Lipidnanoparticle deliveryLNP)以及依赖病毒载体的递送(Viraldelivery。在老鼠乙肝病毒模型中,HDI递送的Cas9sgRNA质粒能够有效的降低乙肝病毒的表达量,但是在人临床实验中,HDI的应用被其毒性和低转换效率所限制。利用Lipid nanoparticle,可以将纯化好的Cas9:sgRNA核苷酸蛋白复合物(RNP)递送到细胞内。与递送mRNA或者DNA质粒相比,递送RNPsCas9蛋白发挥活性的时间窗口更短,从而提高特异性,降低脱靶发生的频率。目前有多项利用LNP技术进行的基因编辑产品正在开发之中。


  用于体内基因编辑的方法


曾在90年代用于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质粒被整合到了基因组中错误的位置,导致了致癌基因的激活;而是因为病毒载体存在的高免疫原性,引发了宿主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与脑死亡。经过了近20年的改进,现在的病毒载体显示出更高的转化效率与更好的安全性质。现在主要使用的病毒载体包括慢病毒(lentivirus),腺病毒(adenovirus)和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 AAV。慢病毒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它能够将病毒DNA整合到不分裂的细胞中。为了避免错误整合而导致的致癌基因激活,整合酶缺陷的慢病毒载体(Integrase-defectivelentiviral vectors, IDLVs)也被开发出来。慢病毒能够包装多达8.5 kbDNA,足够满足Cas9sgRNA和其他调控元件的包装。腺病毒能够感染分裂和不分裂期的细胞,而不整合进基因组。然而腺病毒有很高的免疫原性可能会引发很强的免疫反应。腺相关病毒来自细小病毒家族,是目前发现的一类结构最简单的单链DNA缺陷型病毒。AAV也能够感染分裂和不分裂期的细胞,而不整合进基因组;同时由于AAV在人体中广泛存在,所以其免疫原性也非常低。此外,由于AAV有多种血清型,它可以用于器官特异性的递送AAV载体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的包装限制为4.5kb,而最常用的SpCas9的大小为4.2 kb,几乎不可能将基因编辑的所有原件组装进一个载体。改进方法之一是使用更小的Cas9,如SaCas9大小为3.2 kb。另一个方法是使用两个AAV载体分别包装一半split-intein Cas9,当两个AAV载体共转时能形成完整功能的Cas9从而进行基因编辑。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发明的AAV2.0技术授权给了REGENXBIO进行商业化开发,目前超过70%的临床AAV项目都采用了此平台。


  慢病毒,腺病毒与腺相关病毒的特点


CRIPSR相关公司。小编之前的文章《基因编辑能走多远:CRISPR引领的精准医疗》中已经详细介绍了张锋创办的Editas MedicineJennifer DoudnaIntellia TherapeuticsEmmanuelle Charpentier等人联合创办的药物研发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其中Intellia Therapeutics主要使用的递送方法是LNP,而Editas Medicine同时使用了LNPAVV两种方法。在中国,华西医院率先开展世界首个CRISPR临床试验。试验采用ex vivo的方法,利用CRISPR技术敲除患者T细胞中的PD-1,用于治疗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这次临床试验主要是为了检测这项疗法的安全性,希望能早日看到该实验的进展。

 

CRISPR与靶点发现

 CRIPSR/Cas9除了直接用于基因编辑,也能够用于药物靶点的大规模筛选。现有的shRNA文库筛选存在两个缺点:一是RNAi不能够做到完全knockdown,因此会有很多假阴性;二是RNAi脱靶频率高,会导致很多的假阳性。CRISPR技术可以减少这些干扰,同时由于sgRNA序列一般比较短,可以实现高通量的array-based寡核苷酸合成,从而构建sgRNA文库。CRISPRi LOFloss-of-function)文库与CRISPRa GOFgain-of-function)文库都可以以细胞生长为指标,大规模地分析癌细胞中的遗传依赖关系。此外,在加入某药品的情况下进行筛选,可以分析该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比如在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中进行BRAF抑制剂vemurafenib的耐药性筛选发现,肿瘤抑制因子NF2culin E3连接酶CUL3以及一些组蛋白乙酰转移酶STAGA复合物成员的缺失,会导致vemurafenib耐药性产生。


  利用CRISPRiCRISPRa进行高通量的药物靶点筛选


同样的,CRISPR也能够用于最近异常火爆的“协同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基因的筛选。最近《Nature Methods》上发表了Trey IdekerPrashant Mali教授的工作,他们利用CRISPR技术,在HeLaA549293T三个细胞系中,发现73个癌基因与药物靶点之间,存在着152对协同致死效应组合。其中包括28对也被证实的组合,如BRCA1-PARP1PTEN-MTOR。通过药物进一步确认,这个结果的准确精确性在75%以上,因此能用于大规模筛选协同致死基因。Dual-gRNA文库是通过array-based寡核苷酸合成建立的,涵盖了10万多组基因组合。因此每个构建包含两个gRNA,靶向两个目的基因,根据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从而判断两个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在所有的152对组合中只有16组(10.5%)是其中两个细胞系共有的,而且不存在三个细胞系共有的组合。这说明了协同致死效应存在着细胞特异性。


  CRISPR方法筛选协同致死基因组合

 

C2c2与与核酸检测

Type VI家族的C2c22016年被报道,与Cas9Cpf1切割双链DNA不同,C2c2是一个RNA-guidedssRNA切割酶。当时作者提出C2c2可以用于核酸检测,在今年4月的《Science》上,张峰课题组带来了C2c2的重磅应用,用于检测核酸,其灵敏度可达到阿摩尔级(aM, 10的负18次方摩尔每升),甚至有望检测出单个核酸,这对于某些诊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得到更为灵敏的信号,选择了RNase活性更强的LwC2c2。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也使用了“等温扩增”(isothermal amplification)技术。待检DNA经重组聚合酶(recombinase polymeraseamplification, RPA)扩增后再经T7转录为RNA,当LwC2c2识别这RNA后,就可以发挥非特异的RNase活性,从而将系统里添加的RNA荧光探针切开,释放出荧光。此方法的灵敏度达到了单分子级别,且能够用于癌症液体活检等。由于这套系统中的成分都可以采用冻干粉的方法保存,有利于实现这套系统的商业化。


  C2c2用于核酸检测示意图

 

争议!CRISPR的脱靶效应

虽然上文已经介绍过多种方法用于降低CRISPR的脱靶效应,但是今年5月《Nature Methods》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文章发现在在小鼠的体内实验中,CRISPR技术会引入数百种意料外的基因突变。研究者们对两只接受了CRISPR基因编辑的小鼠和一直未接受编辑的小鼠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两只小鼠中都出现了100多种插入/缺失突变,而对照组小鼠只有3-4种。令人诧异的是在两只小鼠中,有68%的突变是两者共有的,且这些突变的基因组序列与sgRNA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并不高。这篇研究迅速成为了整个生物圈关注的热点,也有科学家对此结果提出了质疑。Editas Medicine的首席技术官Vic E. Myer与著名科学家GM Church联合发文,他们认为研究的数量非常有限,可能会限制观察统计的重现性和可靠性。此外作者不能排除实验动物和单个对照之间报告的基因组差异在CRISPR实验操作之前存在的可能性。


任何技术的发展总会遇到波折,希望这样的学术探讨能够促进对CRISPR技术特异性的理解,使得CRISPR药物早日进入市场,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 CRISPR-Based Technologies for the Manipulation of Eukaryotic Genomes, Cell, 2017

  • CRISPR/Cas9:From Genome Engineering to Cancer Drug Discovery, Trends in Cancer, 2016

  • SnapShot: Class 2 CRISPR-Cas Systems, Cell, 2016

  • Diverse evolutionary roots and mechanistic variations of the CRISPR-Cas systems,Science, 2016

  • Delivery technologies for genome editing, NATURE REVIEWS | DRUG DISCOVERY, 2017

  • Combinatorial CRISPR–Cas9 screens for de novo mapping of genetic interactions, Nature Methods, 2017

  • Nucleic acid detection with CRISPR-Cas13a/C2c2, Science, 2017

  • CRISPR gene editing can cause hundreds of unintended mutations, Nature Methods, 2017


扫描下图二维码,您可以直接给本文作者At.Zhou博士打赏。


欢迎加入小编团队成为小编一员

请加小编微信号:wuwenjun7237

如有技术解读、行业洞见愿意分享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为生物制药小编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生物制药小编”。


坚持原创、坚持专业

欢迎关注生物制药小编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小编团队现有13位成员:

Armstrong、医药局外人、Fairy、Jone、

东胜西牛、Alpharesearcher、MT、百草、

Irene、北望、蛋白工人、At.Zhou、Julia

欢迎有共同兴趣的朋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