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太爷  ·  这类人,千万要找到定位! ·  20 小时前  
简单心理  ·  纯好奇,做心理咨询是什么感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为什么我劝你,做个“间歇性堕落”的成年人?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2-18 17:58

正文

*贴片含广告

作者 | 佳霖
来源 | 壹心理( ID: yixinli gongkaike)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为了学习、健身、存钱,亦或是某个目标,我们会制定很详细的计划。

一开始,我们总是动力满满,严格按计划执行,并为自我的提升而感到高兴。

但过了不久,计划突然被意外打断,我们只能中断进程。

计划中断之后,不知为何,我们就像个瘪了的气球,完全不想动弹,想要继续,却总是心有余而行动力不足。

有人甚至会因此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之中,谴责自己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点都不自律,做不成什么大事。

这是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的、很正常的一种心理反应,却常被认为是“堕落”“摆烂”的表现。

但如果反应过度,就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进展,甚至心理健康。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出现“间歇性堕落”?有什么方法可以应对?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 当代年轻人精神内耗的“元凶”——间歇性堕落。



间歇性堕落,指的是在短期内表现出高度专注之后,产生的一种持续低迷、松懈的状态。

这种状态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个人内在的问题,如情绪波动、自律能力不强、动机缺失等,也可能是外在环境的影响,如诱惑、挑战、压力等。

这种状态下的人,通常对自己热爱的事情极为专注,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但一旦被意外打断,就很容易失去动力,逃避重新进入专注状态。

我的一个朋友小A,就常常陷入“间歇性堕落”的状态。

因为体型微胖,父母常常催促小A减肥。

所以,小A每年总有那么几个月,在努力减肥。每次,她总是给自己定下明确目标,比如“30天减10斤”,同时制作好每天的菜谱及健身计划。

但是,每次她都只有最开始的那几天完成了任务,之后总会因为公司聚餐、自己嘴馋、压力过大等各种原因中断计划。

一看计划不可能完成了,她就干脆自暴自弃,放肆吃各种高热量食物,很快弹回原来的体重不说,有时甚至还会胖多几斤。

然后,又陷入焦虑、自责的有毒循环中。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能有2个:

第一,我们内心深处,对于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并不是完全认可。

或者说,不是基于自己的意愿去做这件事。

就如小A一样,她其实并不认为自己很胖,也没什么健康问题,她只是在父母的催促下,不得不进行减肥。

她减肥的动力,更多是“为了让父母开心”,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第二,我们在做计划时,没有预估到困难和障碍,并做好应对预案。

这是我们常常会疏忽的一点,因为没有做好相应的预估,当计划被打断时,我们就会陷入“任务完不成了”的焦虑中,然后开始退缩。

而反复的间歇性堕落,可能会导致我们:

1、反复内耗:

常陷入“间歇性堕落”的人,情绪会变得很不稳定,常出现快乐和沮丧不断交替的情况。

TA们一方面因为享受堕落的时光而感到快乐,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的“不争气”而感到沮丧,反复内耗。


2、自我攻击:

在间歇性堕落的状态下,人很容易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想法,如过度自我责备、否定自我价值等。

这些认知偏差,会导致个体对自身问题产生错误认知,进而影响到做其他事的自信心。

因为缺乏自控力和驱动力,不能有效应对压力和挑战,TA们也会不断感受到情绪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心理能量也会慢慢耗尽。

3、痛苦和抑郁:

小A曾经说过,每一次减肥失败后,她的心理压力都非常大:

一方面是感到自责,觉得“减肥很难,自己不可能成功”;一方面是害怕面对父母,不想承受他们的打击。

陷入间歇性堕落,其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可能外人只觉得TA们是“三分钟热度”,但只有TA们自己知道,自己过得有多煎熬。

其实,常常陷入“间歇性堕落”的人,并不是不够自律,而是走进了完美主义的陷阱里。

效率专家Lachel将这种情况称为“自恋之猫”:

一些对自我有较高期望的人,喜欢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给自己挑刺。期望自己可以到达某种高度,成为“理想自我”。

TA们追求完美,往往拥有很高的标准,常常把目光放在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上,而忽略了自己的成就和优势;

TA们始终要求自己进入一个完美的状态,不允许出现任何瑕疵。当TA们不能完美地完成某件事情时,就会产生挫败感、自我否定和情感消极。

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难以摆脱“堕落”的状态。

当然,这也是许多人常有的思维误区:认为自律的初期养成,需要靠完美无缺的执行力来推进。


事实上,在行动执行的初期,完美无缺的执行力很难达到,也不应该成为衡量自律水平的标准。

相反,计划的初期执行,更应该注重积累和渐进式的推进。

所以,陷入“间歇性堕落”的人,并不是不懂坚持,而是对自我要求过于苛刻,始终不肯原谅自己。

TA们不肯给自己放松的时间和机会,从而导致了过度的心理负担。

不仅如此,陷入“间歇性堕落”,其实也是完美主义者的一种心理防御策略。

《拖延心理学》这本书里写道:

这些完美主义者对犯错感到十分在意,因为害怕自己的不足被人发现,害怕自己用尽全力还是做得不够好,于是就会选择用拖延和堕落来保护自己。

同时,完美主义者为了避免因无法达到目标而陷入焦虑状态,TA们可能会将自己的能力和责任范围减少;

或是利用“间歇性堕落”来释放压力,使自己暂时从高期望和高压力下解脱出来。

其实,人的情绪就像皮筋一样,如果我们把自己绷得过紧,那么一旦松弛下来,反而会把自己伤得更深。

所以,我们要学会放过自己。

追求完美是人生至苦,毕竟生活总有瑕疵。

当我们放下执念,接纳自己、接纳不完美,再不断从生活中汲取优质的、多元的经验,才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不过,也请大家不用太担心,“间歇性堕落”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

只要我们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休息,就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让生活重新走向正轨。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陷入“间歇性堕落”的循环呢?

1、科学“堕落”

前文说到,“间歇性堕落”所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在制定计划时,没有预估到困难和障碍,在后期执行计划时,又过于追求完美,将自己逼得太紧。

针对这一点,在做计划时,我们可以先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在计划中备注一些Tips,以供及时调整。

比如,在减肥时,如果遇到了推不掉的聚餐,那么我们可以在聚餐时,稍微控制食量,然后回家再做运动消耗卡路里,以达到平衡。

同时,我们要放大“时间尺度”。不要逼迫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奇迹”,而是应该设定阶段性的目标,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完成计划。

另外,在做日程安排时,除了给自己安排必须要做的任务,也应该把休息时间和娱乐项目放进去。

比如:每天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奖励自己打会游戏等。

要及时给自己“松绑”,犒劳自己、缓解压力,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能量和动力去过好接下来的生活。


2、五分钟起步法

陷入“间歇性堕落”后,很多人再也提不起劲重新进入状态,这时,我们可以试试由卡尔顿大学心理学研究小组发明的方法——五分钟起步法。

步骤如下:

  • 选择一项任务或项目。

首先,选择一项你想要开始的任务或项目。这可以是任何事情,无论是工作任务、学习项目还是个人事务。

然后,设定一个五分钟的计时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