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商头条
聚焦电商新闻头条,电商新闻资讯,干货分享;独特的视角,独特的分析尽在电商头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头条  ·  SHEIN有大动作,比拼多多Temu还要猛 ·  20 小时前  
电商报Pro  ·  SHEIN有大动作,比拼多多Temu还要猛 ·  昨天  
电商行业  ·  美团将取消超时扣款,百万骑手松了一口气 ·  2 天前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315报告】“小红书”2024电诉宝用户投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商头条

又一批主播被央视曝光,为了流量,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

电商头条  · 公众号  · 电商  · 2025-02-14 19:0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卖惨主播”通过打造人设、编撰剧本、内容制作与传播、流量变现与非法获利等环节,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文章还列举了多起典型案例,并指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侵蚀社会信任的根基,对整个行业和社会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同时,文章还从平台、法律、用户等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卖惨主播的欺骗行为

通过打造人设、编撰剧本、内容制作与传播、流量变现与非法获利等环节欺骗消费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关键观点2: 典型案例分析

文章列举了凉山孟阳案、“大先哥助农在行动”团队、“小葵”编造家暴案等典型案例,揭示了卖惨主播的丑恶行径。

关键观点3: 卖惨主播行为的危害

卖惨主播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污名化了公益慈善事业,挑战了诚信底线,加剧了网络环境的恶化。

关键观点4: 应对措施

从平台、法律、用户等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建立“卖惨”内容识别机制、推行“MCN机构标识”制度、细化《广告法》认定标准、提高罚款额度与刑事处罚力度、开展反诈宣传等。


正文

图片

图片


卖惨引流做成流水线,真是人让叹为观止。


图片

出品 | 电商头条     作者 | 电商君

央视曝光 “卖惨主播骗人流水线”

有时候你很难想象,那些网上的骗子为了骗你有多拼。

2月14日,央视曝光“卖惨主播骗人流水线”,将一些隐藏在虚假悲情背后的丑恶嘴脸公之于众,也让大众得以窥见一条产业链完整的运作逻辑。

具体来说,卖惨骗人的第一步是 人设打造与剧本编撰 。MCN 机构或相关团队精心挑选着具有所谓“卖惨潜力”的个体。他们将目光瞄准单亲父母、贫困果农等群体,仿佛这些人天生就是博取大众同情的“工具”。

其中最典型的一类剧本,就是主播站在镜头前,声泪俱下地讲述着自己作为单亲父亲,如何艰难地送外卖抚养女儿。那看似质朴的面容、略带哽咽的话语,成功地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纷纷伸出援手。

当然,这一切不过是精心编排的骗局。实际上,这些主播穿着的外卖制服是网上买的,其所描绘的家庭背景更是无中生有的摆拍。

类似的情况是主播团队分成两拨人自导自演,一边扮演着可怜巴巴的贫困果农,诉说着水果滞销的悲惨遭遇;另一边又化身成面目可憎的恶意收购商,制造出激烈的矛盾剧情。在他们的镜头下,水果仿佛成了亟待拯救的“弃儿”,吸引着广大粉丝下单购买,而粉丝们在这一刻,还以为自己是善良的“救世主”。

图源: 央视新闻

当虚假的人设和剧本准备就绪后,接下来便是 内容制作与传播环节 。这些团队内部有着明确的分工,拍摄、剪辑、文案设计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只为打造出最具“感染力”的虚假内容。

在一些摆拍视频中,为了强化其所谓的“贫困真实性”,破旧房屋的每一个角落、脏污衣物的每一处细节都被刻意放大。那摇摇欲坠的房屋、满是补丁的衣衫,仿佛在向观众诉说着无尽的苦难。

而且,为了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火爆的假象,他们还会安排“水军”刷屏,让观众看到那不断涌入的订单,从而强化内容的真实性。这些精心制作的内容,精准地利用了社会大众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借助平台算法推荐的力量,如同病毒一般迅速扩散开来。在短时间内,就能吸引大量的粉丝关注,为后续的流量变现奠定了基础。

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粉丝后,“卖惨主播”们便开始了他们的最终目的 —— 流量变现与非法获利 。他们通过直播带货、打赏、加盟等多种方式,将粉丝的同情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钱。

但当消费者满心欢喜地收到货物时,却发现那些所谓的“原生态”水果,不过是批发市场低价购入的普通产品,品质与宣传严重不符。更有甚者,部分团队为了逃避监管,继续维持热度,不惜伪造法院判决、虚构道歉声明等,继续在虚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欺骗着消费者,攫取着非法利益。

卖惨主播,没有好下场

近年来,随着“卖惨”现象的愈演愈烈,多起事件因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而被曝光,并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这些案例犹如一面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卖惨主播”们的丑恶行径。

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 凉山孟阳案 。“凉山孟阳”出现在大众视野时,总是以父母双亡、家境贫困的悲惨形象示人。

他在直播中声情并茂地介绍着“大凉山特产”,那质朴的话语、可怜的面容,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纷纷下单购买,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靠着这样的手段,他获利超1000万元。

然而,当真相浮出水面时,人们才惊觉自己被深深欺骗。经查,其真实家庭早已脱贫,所谓的 “大凉山特产” 也大多是成都批发市场的低价货。2024年3月,昭觉县法院以虚假广告罪判处8名涉案人员有期徒刑9个月至1年2个月,并处罚金。

然后是 “大先哥助农在行动” 团队。该团队虚构果农滞销剧情,通过直播销售水果400余万元。他们精心编排的剧本,让无数消费者相信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助农之事。然而,这一切不过是骗局。

图源:央视新闻

2024年3月,乐山警方在三亚抓获主犯先某等3人,查获大量虚假宣传证据。案件涉及虚假广告罪,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同样恶劣的还有 “小葵”编造家暴案 。贵州博主成某某发布被家暴、断指等虚假视频,播放量超26万次。那视频中,她楚楚可怜的模样、触目惊心的 “伤痕”,让无数网友为之愤慨,纷纷声讨施暴者。

但后来,警方查明其捏造事实,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删除相关视频。这一事件,不仅让网友的感情受到伤害,更让社会对家暴这一严肃话题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打击卖惨,人人有责

“卖惨主播”现象的泛滥,犹如一颗毒瘤,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更侵蚀着社会信任的根基,对整个行业乃至社会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危害的多重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货不对板、虚假宣传导致用户 财产损失 ,售后维权困难重重。消费者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希望能够帮助他人,却换来了劣质的商品和无尽的烦恼。

在公益慈善方面,虚假助农等行为严重 污名化了公益慈善事业 。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户,因这些不法行为而被大众怀疑,其生存空间被无情挤压。从社会价值观层面而言,以欺骗手段获取利益,严重挑战了诚信底线,加剧了网络环境的恶化。

而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社会上下齐心协力。

平台 作为直播行业的重要参与者,肩负着重要的监管责任。首先,应建立“卖惨”内容识别机制。通过AI审核与人工复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平台上的内容进行全面筛查。一旦发现可疑账号,立即进行标记,并进一步调查。其次,推行“MCN机构标识”制度。要求MCN机构对旗下账号内容负责,若旗下账号出现违规行为,对机构进行严厉处罚,甚至全网封禁。这样,可以有效约束MCN机构的行为,从源头上减少虚假内容的产生。

法律 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一方面,应细化《广告法》中对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明确各种虚假宣传行为的具体界定,提高罚款额度与刑事处罚力度,让不法分子付出沉重的代价。另一方面,推动跨部门协作。公安、市场监管、网信部门应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共同打击黑灰产业链。只有这样,才能让法律的威严得到彰显,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用户 是直播行业的重要一环,提升用户的辨识能力至关重要。应开展反诈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如平台弹窗提示风险等方式,向用户普及“卖惨剧本”的常见套路,让用户能够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同时,行业内部也应加强自律。鼓励正规助农直播,扶持诚信主播,建立行业白名单与信用评级体系。让那些诚信经营的主播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发展机会,让虚假主播无立足之地。



电商卖家精英群,限时免费开放
仅限淘系、京东、拼多多、快手、抖音等
平台卖家入群
图片

铁粉推荐

马云联手刘强东搞事

京东拿下跨越速运,刘强东闷声发大财

美团做出重大决定,我听见外卖小哥一片欢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