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老虎财经
环球老虎财经,全球财经资讯的中文分析平台,汇聚国内外主流机构投资者提供原创投资分析,致力于成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文悦读  ·  为什么要说who ... ·  1 周前  
英文悦读  ·  听力应该怎么练才有效? ·  3 天前  
BetterRead  ·  应对AI挑战最简单的方法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5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80:When Your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老虎财经

曙光股份(600303):今天的朝鲜开放第一股,昨日却走在了崩解边缘

环球老虎财经  · 公众号  ·  · 2018-04-23 20:06

正文

变卖生产线于威马汽车,卖身于华泰汽车,清仓未分配利润,曙光股份作为继骗子股欣泰电气之后的唯一一个丹东上市公司独苗,在本周之前还是一副即将推倒重来的样子。然而在2018年4月21日,曙光迎来了曙光——天空飘来五个字,朝鲜开放了。


朝鲜宣布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而一直不温不火的东北板块却意外的火了。朝鲜紧挨着东北,未来若是选择开放突破口,面向北面的东北是大概率事件,这对中国东北来说是一次不可错过的发展机遇。而地处辽宁省丹东市,和朝鲜接壤的,唯一一个丹东上市公司曙光股份也因此迎来了“曙光”,今天股价一度涨停。而在本周之前,曙光股份还游走在崩溃边缘。

年报显示,2017年曙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8.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55亿,2015年、2016年亦是亏损。2017年公司主营客车、SUV业务的生产量和销量均出现较大下滑。



曙光股份这几年动作频频,先是抛售掉大连黄海保业绩、变卖生产线于威马汽车、以期“断臂自救”,后又卖身于华泰汽车“清壳”,但至今未完成股权交割。令人疑惑的是,在公司不景气的背景下,却仍然“豪气”的拟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1.47元。

从谋求转型到清壳,无奈的曙光股份

曙光股份成立于1984年,主要从事汽车前后桥、汽车底盘、汽车零部件、商用车、轻型车等的生产和销售,拥有 "黄海客车"和"曙光车桥"两大中国名牌产品。 遥想当年,曙光股份的“黄海”汽车曾作为城市客车旗舰品牌,在北京奥运招标中脱颖而出,行驶在中国第一街—长安街上,其“曙光车桥”连续十四年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销量第一。不仅如此,曙光股份还将业务拓展到了海外,在韩国、美国等国家成立海外子公司,在丹东、沈阳、美国和匈牙利设立技术研究中心,一度风光无限。

在东北汽车行业“失落”的大背景下,曙光股份还是不可避免的落入了俗套,如今提起曙光股份,更多的是传统汽车制造、主营亏损、股价疲软、卖资求利等标签,曙光股份一手好牌打烂了。

2013年曙光股份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2014年主要靠政府补贴及出售资产等方式实现盈利1,019万元。 其实这几年,政府对曙光股份的补助在逐年减少。2015-2017年政府补助分别是,5200万、3800万、2200万。2016年行业不甚景气,公司业绩再次出现下滑,只能再通过出售资产维持盈利。


虽然早在2006年,曙光股份开始了新能源车的研发工作,并确立了丹东黄海新能源客车发展的技术路线,但在整个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中,曙光股份的话语权并不多。

后又入股当时国内的BMS(动力锂电池)龙头亿能电子,拟发行股份收购亿能电子70%的股权,公司股价也因此在一周的时间内获得了接近40%的涨幅。 但在交易进行到最终的缴款阶段时,突然爆出“黑天鹅”,亿能电子6名股东放弃对股份的认购。不过,如今亿能电子估值已经大幅缩水。“资产荒”中,看到了曙光股份的“努力”,但现实很是残酷。

转型受阻后,曙光股份选择“卖子”,出让公司控制权。先是出售了大连黄海汽车、后又转让了公司控制权,但至今未交割股权。

近年来,曾经代表着曙光股份“门面”产品大连黄海汽车,由于产品单一,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量不高,导致经营出现了连续亏损。 2016年,大连黄海实现营业收入1321.40万元,净利润亏损达1.51亿元。对于曙光股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业绩包袱。

而显然,此时的曙光股份已经无暇顾及黄海汽车,对其投入更多精力,所以选择“卖子”断臂求生。在2017年2月,公司将其持有的大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黄海)100%股权,转让给大连新敏雅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敏雅),受让方新敏雅为威马汽车全资子公司。通过这笔交易,上市公司预计将揽入5亿元的税前投资收益,这对公司2017年的业绩无疑是大有裨益。

在抛售大连黄海后不久,曙光集团与华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和《投票权委托协议》,但却因此陷入了“一女二嫁”的纠纷中,七里港集团认为曙光股份的股权被同时出售给华泰汽车和七里港集团,但其实并未同七里港集团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

从收购新能源资产谋求业务拓展而被对手叫停,寻求“卖壳”却又遭到起诉,直至出售“亏损资产”进行“清壳”。这都是曙光股份转型不成,寻求“卖壳”的轨迹。

值得注意的是,17年初曙光集团将21%的股权卖给了华泰汽车,双方约定在 2018 年1月31日前,完成与华泰汽车剩余14.49%股份的股权过户登记手续,但至今仍未进行股权交割。2018年4月14日,曙光股份发布公告称,双方股份过户时间调整至2018 年 6 月 29 日前完成。


有舆论猜测,不发出股权转让通知或许是因为,华泰汽车讲述的“新能源汽车”故事似乎不能支撑其现阶段进入曙光股份。2017年华泰汽车累计推出6款新能源产品,但销量数据并不尽人意,不仅如此,华泰汽车高层的变动也十分频繁。华泰汽车“搁置”收购协议,对于曙光股份颇有压力,合法合规的《股权转让书》将限制曙光集团对曙光股份的控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