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知道  ·  徐州市长王剑锋拟任设区市委书记 ·  22 小时前  
底线思维  ·  德国大选预测:政治版的“小兵立大功” ·  2 天前  
政知道  ·  杨洪波,已主动投案,3年前曾被问责 ·  3 天前  
半月谈  ·  规范词积累的底层逻辑与实战技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这个问题十分棘手,香港第一位女特首要如何接招?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4-12 06:05

正文


文 | 高扬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3月26日,林郑月娥以777票高票在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中胜出,成为香港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特首。这一结果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林郑月娥是中央政府力挺的有经验、有能力、有担当的候选人,意料之外是林郑月娥赢得的票数如此之高。


林郑月娥作为在没有电梯和冲水厕所的唐楼板间房出生长大的贫民子弟,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香港大学社工系,毕业后加入香港政府公务员队伍。她在从政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披荆斩棘,以不畏惧不退缩的精神,历经37年的公职历练,历任社会福利署长、发展局长、政务司长,赢得“高民望、高效率、高政治能力”的美誉,被誉为香港“铁娘子”。可以说,林郑月娥的成长史充满了励志和传奇色彩。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层出不穷,逆全球化思潮四处蔓延,港内政治生态多样化趋势增强。在这种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国际大环境和多样复杂的港内政治生态背景下,香港如何抓住机遇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更多提升综合实力,如何弥合政治分歧重塑良好法治形象,如何缩小阶层鸿沟重振香港民众信心和士气,成为林郑月娥领导的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面临的重要使命。


从历史上看,香港在新中国成立后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发展机遇。当时,新中国外交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苏关系破裂后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后,中国大陆发展经济需要先进技术和资金。此时,香港独特的位置和开放“窗口”的作用开始显现,大陆发展经济所需的巨量物资和设备只能从香港辗转获得,出口物资也大多经由香港,这造就了香港的巨量转口贸易,催生了香港经济的繁荣,使香港迅速成为亚洲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之一,成就了香港在亚洲的金融中心地位。


多年来,香港的良好法治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在保持经济高度繁荣的同时,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然而,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的腾飞,大陆在香港的转口贸易额日益下降,而香港的产业转型升级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导致香港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下降,原本被经济繁荣掩盖的贫富分化等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促生了“港独”现象,引发了“占中”等风波。林郑月娥出身贫困,对此可谓感同身受,在其竞选政纲中特别注重青年、房屋、社会福利等关系香港民众切身利益和感触的问题,提出的施政纲领务实全面,助其贏得广泛支持。


林郑月娥领导的新一届特区政府能否不负中央重托和香港民众信任,能否带领香港在经济上再创辉煌,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拼经济。 香港经济有着背靠大陆广阔的市场与资源的天然优势。截至2015年6月底,内地企业占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一半以上,占总市值60%以上。香港是国际投资者首选投资平台,截至2014年国际投资者资金达124040亿港元,在香港管理资产总值约68560亿港元。但是,香港特区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香港特区的经济继续下行,实际GDP较上年仅增长1.9%,增幅比上年下滑0.4个百分点,连续4年持续下滑。香港现代经济发展基础是制造业,但近20年来制造业明显萎缩。香港服务业占GDP超过90%,但服务内地制造业的功能日益减弱。林郑月娥政府应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分享“一带一路”建设红利,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斩获新优势、推动新转型。


其次是要拼改革。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在变化,地区形势在转换,香港和大陆的两地关系和地位也已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香港现在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香港人自己没有敏锐地把握住快速变化的形势,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摒弃旧思维。林郑月娥高票当选和被香港民众广泛认同,这也使新一届特区政府有条件能够着眼于中国大陆经济未来的长期发展大势,真正客观认识香港当前所处的地位,跳出传统“香港优势”的旧思维,理性思考香港在中国大陆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找出新的发展思路。裂变的世界需要改革的思维。香港要实现新发展、新跨越,就需要有新思维、新举措。


第三是要拼公平。 长期以来,香港政府在贫富分化和贫困问题上基本上是奉行“积极不干预”和“鼓励自由竞争”的政策。上世纪80年代起,香港大量的制造业开始转移到大陆,这造成了香港工业人口的大量失业。经济全球化的深化虽然促进了香港的进一步繁荣,但占香港主体的普通民众并没有充分享受到繁荣带来的红利。根据香港乐施会2014年发布的信息显示,香港的贫困家庭依然有45万户,在香港700万人口中,贫困人口高达117万人,贫困率达17.6%。林郑月娥政府需要谨慎通过再分配实现尽可能的公平,既不能只照顾“穷人”也不能只照顾“富人”,要照顾到“从业者”和“提供就业者”关系的平衡,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第四是要拼融合。 近年来,香港的政治撕裂现象愈演愈烈,政治撕裂日益表现为现实政治诉求的“泛民”运动,而且运动的常态化趋势明显,运动中的“港独”意识抬头,运动的主体越来越年轻化。这虽然不是香港社会的主流,但是它正在不断地撕裂着香港社会,日益造成严重的社会两极对立。这不仅带来社会意识形态的混乱,也在侵蚀着香港的民主和法治根基,更会导致对香港社会认同的降低和社会经济的摇摆停滞。摆在林郑月娥政府面前的这个问题十分棘手,亦非一日之功就能化解。香港民众在目标、价值等一些主要问题上的意见一致十分重要,这也是香港当下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只有实现了精神、文化和价值观的共同认同,香港才可能继续前行,否则在应对内外挑战时会进退失措。林郑月娥政府需要加强认同教育,不仅是要认同香港的各项传统精神,更是要认同“一个中国”的共识。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这将是香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国家主席习近平 11 日下午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习近平表示 20 年来 香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 这个阶段有挑战和风险 也充满机遇和希望。作为新一任行政长官 你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央坚持 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的决心坚定不移 不会变、不动摇 将全力支持你和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希望你不负重托 带领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 紧紧依靠广大香港同胞 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一国两制 方针和基本法 团结包容 勠力同心 锐意进取 为香港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延伸阅读:

4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会见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记者李寒芳)国家主席习近平11日下午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习近平对林郑月娥当选并被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表示祝贺。习近平说,你在政府工作36年,特别是香港回归后在特别行政区政府担任多个重要职务,爱国爱港立场坚定,勤勉务实,敢于担当,行政经验丰富,具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香港社会认可度一直很高,对国家和香港有心、有力、有承担,符合中央对行政长官的一贯标准。你成功当选实至名归。


4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会见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功。宪法和基本法规定的特别行政区制度有效运行,香港保持繁荣稳定,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与此同时,作为一项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也需要不断探索前进。20年来,香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这个阶段有挑战和风险,也充满机遇和希望。作为新一任行政长官,你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央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决心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将全力支持你和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希望你不负重托,带领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紧紧依靠广大香港同胞,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团结包容,勠力同心,锐意进取,为香港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张德江、李源潮、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了会见。


尽力为民 尽心报国——访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非常荣幸能在这个历史性时刻成为下一任行政长官,同时也感到非常的任重道远。作为特区的行政长官,最重要的是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全面、准确地按香港基本法办事。”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7日下午在位于香港中环的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接受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联合采访,就如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善用国家发展机遇,团结香港社会,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住房、教育以及强化青年工作等20多个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她表示,未来5年将尽力为香港市民服务,尽心为国家作出贡献。


文 | 胡创伟、颜昊

本文摘编自自新华社客户端


1

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落实不走样、不变形




林郑月娥身着旗袍和中式外套,言谈中充满自信。她说,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有着成功的实践,香港对“一国两制”的信心不会改变。作为下一任行政长官,将继续依照基本法的要求施政,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落实不走样、不变形。


她说,目前香港还有很大的空间增强市民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尤其是对“一国”这一大前提的理解。未来特区政府要不断增强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与公务员对基本法的认识。


在今年3月26日举行的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中,林郑月娥高票当选。3月31日,国务院决定任命林郑月娥为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于7月1日就职。


林郑月娥强调,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既是行政机关的首长,也是整个特区的首长,既要对香港特区及市民负责,也要对中央人民政府负责。无论是特区政府还是中央人民政府,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行政长官必须当好香港特区和中央人民政府之间的“桥梁”角色,既要把香港市民的意见、诉求和感受全面、准确地告诉中央人民政府,也要把中央对香港特区的政策准确地向香港市民解释。


林郑月娥在参选行政长官前曾担任本届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她告诉记者,担任行政长官,绝不是政务司司长的加强版,而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要求更高的职务。


近年来,政治争拗迟滞香港经济发展和民生的改善,甚至“港独”言行一度泛起。林郑月娥语气严肃地说,“港独”完全违反“一国两制”和基本法,会冲击香港的繁荣稳定,在香港肯定是没有出路的,所以绝不能容许。


对于如何团结香港社会,林郑月娥透露,未来特区政府的施政将体现管治新风格,政府将更具包容性。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将以更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把不同政治立场的人团结起来,只要对香港有热情、有承担、有能力,就让他们参与特区政府的工作。


2

稳中求变,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角色要变得积极有为




林郑月娥说,经过回归后近20年的发展,香港目前仍然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大都会,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依然保持着很强的竞争力。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保护主义抬头,香港的传统产业优势正在缩窄。


林郑月娥提出,未来特区政府必须稳中求变。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角色要变得比较积极有为,政府不单要当好“服务提供者”和“监管者”,还要成为“促成者”及“推广者”;要通过财政、税务等方面的新措施增强香港的竞争力。同时,经济的发展成果,必须要广泛地让香港市民分享。


她认为,香港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经济体,未来在争取比较高的增长率方面有困难。但香港背靠祖国,而国家正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等一系列新构想,这些都为香港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


林郑月娥表示,再过一两年将开通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让香港与大湾区在人流和物流的联通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在资金方面,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能够为“一带一路”项目以及大湾区各个城市发挥资金融通的功能。


林郑月娥说,要发挥资金融通的功能,目前香港已经实现了“沪港通”和“深港通”,中央政府还在考虑“债券通”。她提出,特区政府将争取扩大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品种和频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