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UMCH麻醉大讲堂
教学安排发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美图  ·  一图读懂合集 ·  昨天  
丁香园  ·  大 S ... ·  3 天前  
E药经理人  ·  印度制药巨头凭啥冲进全球“TOP10”?专访 ... ·  5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冻存管标签|液氮低温下如何永不脱落?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PUMCH麻醉大讲堂

【质控工作,重在落实】国家麻醉专业质控工作动态与进展

PUMCH麻醉大讲堂  · 公众号  · 医学  · 2023-05-10 17:08

正文



2023年国家麻醉专业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会议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麻醉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促进麻醉专业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善,2023年国家麻醉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会议于2023年4月28日在天津成功举办。

      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主任黄宇光教授,副主任李天佐教授、姚尚龙教授、全国32个省级麻醉质控中心主任和秘书,以及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家卫建委医政司高嗣法主任科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蔷院长、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刘先夺副主任,同时特邀了第三方质控工作评审专家对32个省级质控中心的工作进行了现场量化评价,参加评审的资深专家组成员包括:上海市卫健委质控管理中心主任谭申生(组长),湖北省卫生厅原副厅长阮小明,天津市医学会会长、原市卫建委副主任申长虹,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原副巡视员宋文舸,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质控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书记李天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原副院长于晓初。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高嗣法主任科员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积极主动作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三月初刚刚结束的40个国家级质控中心评估考核中名列前15%,取得了优秀的成绩,麻醉专业质控中心的工作获得大家认可。也感谢各省级质控中心的大力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舒适化医疗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麻醉学科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麻醉医师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要重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感受,需要持续优化麻醉管理流程,提升学科服务能力。本次会议将依据对国家级质控中心的要求,对各省在过去一年中的质控工作进行客观评估,这是一次各省级质控中心对国家层面的工作汇报,更是各个中心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学习交流的机会。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介绍各自好的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质控中心不同于学会协会,而是政府功能的延伸和抓手,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努力作为。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蔷院长向莅临此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本次活动得到了天津市卫建委的大力支持,相信通过此次会议将进一步促进麻醉专业的传承创新与合作发展,惠及百姓健康,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天津市卫建委刘先夺副主任致辞,麻醉专业的发展是优化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一环,作为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天津市卫建委一直以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之上,麻醉学科正在舒适化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会议聚集了业界智者大咖,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交流、吸纳先进经验,助力健康中国。

      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黄宇光主任介绍了本次会议评审团的各位资深专家,感谢长期以来支持麻醉学科发展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他指出,麻醉质控中心在国家级质控工作评估中所取得的优秀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和支持。依托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和32个省级质控中心,全国麻醉质控工作就得以保证,全国范围规范化麻醉质控工作就得以稳步推进。本次会议旨在领会精神、学习交流。质控是一门管理,更是一门艺术,要努力把质量管理当作一门学问来做。使临床麻醉更安全、更科学、更规范、更人文。

      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秘书马爽汇报了“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2022年质控中心工作秉承“四个建设”,持续推进完善麻醉质控组织建设,完善麻醉质控指标体系建设,加强质控人才梯队建设,加强麻醉质控交流平台建设落实完成六项工作成绩:

\ | /

1、完成麻醉专业质控指标修订,多渠道落地新版指标

\ | /

2、开展省级质控中心工作评估,按时完成年度质控报告

\ | /

3、扎实推进,用数据说话,以点带面,分娩镇痛进入良性循环

\ | /

4、关注围术期体温监测,推进麻醉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完成

\ | /

5、积极推进医美麻醉、加速康复外科等领域麻醉质控工作开展

\ | /

6、推动质控人才培养,多平台开展麻醉质控宣传


      基于2022年工作的完成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明确了2023年质控工作具体要求:扩大质控工作覆盖范围,优化质控指标规范体系,完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落实质控工作规定任务,加大质控工作保障力度。2023年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完善组织制度与工作机制建设,推进2023年麻醉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推动2022版麻醉专业质控指标落地,推进基层、非公立医疗机构麻醉质控工作。千县工程——推进基层医疗机构麻醉质控工作,特别是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省级质控中心主任与专家委员会委员,是所在省千县工程-麻醉疼痛诊疗中心建设的指导专家。以医美麻醉质控工作为切入点,开展非公立医疗机构麻醉质控工作。积极组织全国范围内多家医院,结合新版麻醉专业质控指标,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麻醉质控相关工作,改善患者麻醉质量,并在过程中培养质控专业人才。借助《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开展质控工作宣传。

       依据国家卫建委对国家级质控中心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见附表),由七位评审专家对32个省级质控中心先后进行了现场量化考核。本次评估内容采取百分制量化评分形式,32个省级质控中心主任郭向阳、王国林、康荣田、韩冲芳、于建设、马虹、高明(代表赵国庆)、张兵、李士通、王志萍、严敏、柴小青、林献忠、徐国海、费剑春、李宁涛(秘书)、姚尚龙、郭曲练、刘克玄、刘敬臣、周期、闵苏、刘斌、王海英、杨娟(秘书)、拉巴次仁、景桂霞、阎文军、王学军、叶青山、洪毅、李燕等教授全程参加会议,汇报质控工作,并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