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姑婆那些事儿
姑婆那些事儿是移动互联网推广运营知识分享平台,关注移动推广包括App(android,ios)推广运营、Wap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欢迎大家积极踊跃与我们一起探讨推广运营那些事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22 小时前  
运营研究社  ·  限时免费!加入「运营资料共享群」 ·  昨天  
91运营网  ·  抖音运营sop表格 ·  2 天前  
91运营网  ·  主播绩效考核方案.pdf ·  4 天前  
运营研究社  ·  拼多多也救不了教培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姑婆那些事儿

你要把自己活成一个创业公司

姑婆那些事儿  · 公众号  · 运营  · 2017-05-01 18:22

正文

姑婆说:作为运营人员,我们常常迷茫自己能力到达有没有提升,会不会变得更值钱。每天都很努力,但不知道自己这样下去是不是真的能达到达牛人的境界。那么不妨试试换个思维,如果你自己是创业公司的产品,你作为运营,这个产品怎么把他养成为牛的产品?



上周我去广州出差,和阿灿一起吃了顿饭。


她是我以前的同事,一个能力强性子倔的姑娘。许久未见,她已经离开广告公司和朋友出来一起创业。


比起以前做广告的时候没日没夜的加班,创业更加辛苦。没离开广告公司的阿灿每天都要吃四顿饭,三餐加夜宵。现在她一天能准时吃一顿就谢天谢地。


和我说起创业时的艰辛,她付之一笑。曾经被供应商坑,她连夜驱车赶到几十公里外的工厂去撕逼;迭代的新产品刚上线就Bug 不断,她一个从未做过技术的人和程序员坐下来一个个排查原因;后台用户反映使用体验不佳,她一条条看留言然后再逐一回复;产品投放初期市场宣传没钱,她带着团队小伙伴每个周末跑到居民小区搭展台做推广。


“以前我只用管好自己手上的客户,协调不同团队的成员就行。现在我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学。” 她感慨道。


我和她同事的时候,她可是威风八面。多年坚实的客户管理和服务经验,让她在公司里如鱼得水。客户买她帐,老板听她话,合作的团队都听她指挥。如果呆在原来的岗位上,再过几年稳步晋升为高管,也能成为人生赢家。“焦虑”这个词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从她的嘴里说出来。可她和我说,一眼望得到头的事业和偏安一隅的知识技能让她越来越感到不安。


“每次开会时看到刚毕业的小鲜肉实习生冒出来一个又一个鬼点子,说出一个又一个我从没听过的名词,我就感到自己正和外面的世界慢慢脱节。”



阿灿不仅一次和我说到这一点。这不仅是简单的新老交替的问题。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颠覆了各个行业的认知结构。外部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让传统的广告公司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业务模式,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可船大难掉头,过去几十年形成的思维和习惯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过来的。


这让我想到最近越来越多的广告行业高管跳出来自己创业。比如WPP(全球最大的广告传播集团) 中国区的CEO 李倩玲女士最近就正式离开了服务多年的集团,投身于自己的创投公司运营。她在一篇采访里说道:


“如果我再做一家广告公司的话,其实比不过WPP旗下的广告公司,也不会比市场上其他的广告公司做得更好。现在中国已经有几十万家广告公司了,说实话不缺我这一个。我更应该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做一些和营销技术相关的投资、管理咨询工作。”


在这样的理念下,她和伙伴们一同涉足了移动广告、大数据分析、社交媒体、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对于一个传统广告人而言,这些都是崭新的知识疆土,学习成本很高。但如果不逼着自己去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新知识,被时代抛弃只是时间问题。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凯文凯利认为,未来不管你在什么行业,所有的生意都是数据生意。这句话延伸来看,未来任何一个行业的岗位和职业,都要懂得解读数据。从数据中发现机会,挖掘蓝海。这给到我们的启示是未来不能再用名片上的头衔来限制自己。现如今跨行业跨领域的思维和技能越来越受到青睐:


产品经理也要懂得市场营销,你要从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未来市场推广的卖点在哪里;


IT技术也要懂得受众分析,你要用拿手的代码为用户写出最人性化的使用体验;


市场研究也要懂得程序开发,当你面对成千上万的调研样本时需要机器帮你处理;


Boy 的好友孙圈圈在《未来,你将不属于任何一个公司》一文中提到:


“未来公司层级之间的界限、岗位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被打破。这种“无界”的趋势,使得个人有更多机会选择自己愿意做的事,进而会有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


我非常同意。每个人在未来都不会属于任何公司,我们要把自己活成一个公司。这意味着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了解和学习。我们要从“做一颗螺丝钉”的思维,转变为“做一艘航空母舰”。这也是为什么“终身学习者”,“U盘化生存”的概念越来越被推崇。因为它们才适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脉络。


就像阿灿说她选择创业,不仅是为了迎接更多的挑战,更是为了重塑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跨领域技能。假如她依然选择呆在传统的广告公司,拍着内容形式几十年不变的电视广告,未来她只能在这个逐渐萎缩的行业里混吃等死。


因为与之对应的现实是,如今的市场年轻人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越来越不喜欢看平铺直叙的品牌广告。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跟随意见领袖,崇尚娱乐至死,讨厌严肃说教,难有品牌忠诚。在这里机遇和挑战并存,越快适应变化,越早享受红利。



很多人觉得如今阶级固化,上升通道越来越狭窄。这是因为思维首先已经固化。如果你把自己活成一个公司,就不会这么想。


从“螺丝钉”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当然上升通道变窄。顺着“普通员工-经理-总监-高管” 的单向路径去看,你只是把自己变成一个越来越高级的螺丝钉。你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永远都是,我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老板应该付给我多少钱。然而这是有上限的,因为市场对每一个岗位都有一个范围定价。并且还有一个事实是,你为之服务的公司说不定哪一天都会被淘汰。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但如果你站在更高维度去思考问题,把自己当成一个公司,情形就完全不同。你首先会考虑的问题是,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帮助解决哪些领域的哪些问题,或者说能够满足哪些市场的哪些需求?把自己当做一个创业产品去设计,从个体的角度去审视整个大盘的机会。就像 Boy 之前文章里提到的,尽量避免充分竞争的市场,而是寻求拥有差异化的、未被满足的市场。这个时候衡量你价值的就不叫工资,而叫估值。


拿我所在的广告行业为例,很多成功转型的广告人,都是把自己在这个领域的专业技能灵活嫁接到顺应时代变化的风口之上。比如前面提到的营销科技领域的创业投资;再比如最近火热的《吐槽大会》的总策划李诞,之前就是奥美广告的员工。他把在广告公司学到的文案经验和专业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娱乐节目制作中。这些人都是敏锐地抓住了市场变化的趋势,然后将自己的经验、技能和资源投入到更高回报的赛道中去。


所以很多朋友在后台问我,如何打开自己的职业生涯机会。我的回答都是,首先从职业生涯转变成创业生涯,把你自己活成一个公司。


因为你才是自己最好的创业产品


#End#

本文作者:张良计

来源公众号:张良计

本文编辑:善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