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创交运与供应链研究
华创证券交通运输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居洞察  ·  大股东出手!美凯龙或获建发6亿元租金收入 ·  昨天  
大家居洞察  ·  大股东出手!美凯龙或获建发6亿元租金收入 ·  昨天  
会计雅苑  ·  深圳证券交易所2024-2026年财务报告审 ... ·  2 天前  
会计雅苑  ·  审计费2260万!律师费1696万!一公司即 ... ·  3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央财与上财并列第一,2025ABC中国财经大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创交运与供应链研究

【华创交运】财政发力->航空表现如何传导?2008-10行情复盘启示

华创交运与供应链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1-10 22:17

正文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1、政策发力->航空需求:敏感性强。
1)财政政策着力投向基建领域,而后逐步传导至制造业、地产及消费端。 财政发力到实体经济传导大约在3个月左右时间见到明显效果。
2)航空需求敏感性强:
2008年3月,国内航线客运量降至个位数(7%),在6月及8月出现了-2%和-11%两次下滑(8月或存在奥运会因素),9月仍然仅3%的低增速, 10-12月很快回到两位数增长,在09Q1更是达到约18%的增速 ,随着经济回升,国内航线需求在2009年二季度开始迅速反弹,5-8月均保持20%以上增速。
2008国内航线客运量同比增长4.7%,2009、2010年国内航线客运量同比增长22.2%、14.8%;其中,政策刺激对公商务出行需求拉动作用明显,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召开导致因私出行旺盛。由于全球经济仍然低迷,国际航线恢复节奏较慢,客运量同比增速于2009年7月转正。

2、需求端->盈利端:传导顺畅。
1)需求端强劲反弹,供给端增速放缓,导致供需剪刀差迅速拉大。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飞机引进相比此前趋缓,同比增长11.0%(2007年为13.6%),2009、2010年恢复至12.5%和12.7%。 2010年开始供需差持续显现,行业客座率中枢抬升至80%+,国内票价中枢较2009年增长13.5%。
2)油价处于相对低位、汇兑收益贡献额外助力。
2009、2010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年均值分别为62.7、80.3美元/桶,同比-36.4%、-18.5%。2008年9月-2010年6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汇改重启后,2010年6月至2011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7%。
3)2009年即迎来业绩拐点,2010年业绩新高。
2008年航空公司录得大幅亏损, 2009Q1三大航即已实现扭亏 国航9.8亿,南航2.2亿,东航0.4亿;随着政策效益逐步体现,航空需求修复,在Q2传统相对淡季,国航、东航仍然实现盈利,南航小幅亏损1.8亿元,国航扣非依旧盈利。
2010年,受益于行业供需缺口持续显现,票价水平大幅提升,叠加油价处于相对低位、汇兑收益贡献额外助力,2010年三大航迎来业绩新高 其中10Q1国航、东航、南航实现归母净利21.7、7.7、14.2亿元,同比增长121%、1820%、539%;10Q3国航、东航、南航实现归母净利51.7、31.6、30.4亿元,为此前历史最高单季盈利水平;全年来看,2010年国航、东航、南航实现归母净利122、54、58亿元。

3、股价表现:两段式超额最显著。
1) 2008年11月~2010年10月,申万航空运输指数累计涨幅达319%,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约为110%,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其中,国航、东航、南航涨幅分别为396%、249%、359%。
2) 我们将航空运输指数涨跌幅/沪深300涨跌幅,观察其倍数,基本均在1以上,意味着自启动开始,绝大部分时间跑赢沪深300。
特别在08年11月-09年4月,平均倍数约1.6倍, 体现出航空股早周期属性
以及在10年1月中旬到10年10月,平均倍数约2.4倍, 体现出伴随航空公司业绩创新高,股价的强弹性。
由此可以看到,航空的 两段式超额收益集中体现在财政发力早期,航空数据及业绩的灵敏反应推动行情表现的阶段,以及中后期各行业回升,航空释放业绩强弹性的阶段。

投资建议:航空作为经典内需顺周期品种,一旦需求启动,在供给缓慢增长背景下,供需缺口将驱动强价格弹性。
1)化债预计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双重逻辑下, 华夏航空 迎来可持续经营拐点。
2) 国际航线领先恢复,宽体机高效运营有望助力 吉祥航空 弹性释放。
3) 我们持续看好 春秋航空 凭借低成本核心竞争力,将“流量-成本-价格”发挥到极致。 4) 静待 大航 弹性释放, 中国国航 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建议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 经济出现下滑、油价大幅上升及人民币大幅贬值。

正文:
(一)2008-10行情复盘启示:经济刺激计划如何传导航空股基本面与股价
1、政策发力->航空需求:敏感性强

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推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如2008年7、8月央行调增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9-12月连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等。

2008年11月9日,国常会公布“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资金投放占比达40%。

多重政策刺激下,宏观经济出现反弹。2009年1-2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大幅提升至46.5%,制造业、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于2009年3月、4月开始回升。

制造业PMI于2009年3月升至荣枯线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于2009年2月转正。GDP同比增速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于2019Q2开始回升。

整体来看,财政政策着力投向基建领域,而后逐步传导至制造业、地产及消费端。财政发力到实体经济传导大约在3个月左右时间见到明显效果。

2008年3月,国内航线客运量降至个位数(7%),在6月及8月出现了-2%和-11%两次下滑(8月或存在奥运会因素),9月仍然仅3%的低增速, 10-12月很快回到两位数增长,在09Q1更是达到约18%的增速, 随着经济回升,国内航线需求在2009年二季度开始迅速反弹,5-8月均保持20%以上增速。

2008年国内航线客运量同比增长4.7%,2009、2010年国内航线客运量同比增长22.2%、14.8%;其中,政策刺激对公商务出行需求拉动作用明显,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召开导致因私出行旺盛。但是全球经济仍然低迷,国际航线恢复节奏较慢,客运量同比增速于2009年7月转正。

2、需求端->盈利端:传导顺畅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飞机引进相比此前趋缓,同比增长11.0%(2007年为13.6%),2009、2010年恢复至12.5%和12.7%。 需求端强劲反弹,供给端增速放缓,导致供需剪刀差迅速拉大。 2009年是供需结构由负转正的一年,2010年开始供需差持续显现, 行业客座率中枢抬升至80%+,国内票价中枢较2009年增长13.5%。

成本端: 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008年7月高点大幅下降之后,2009、2010年保持相对低位,年均值分别为62.7、80.3美元/桶,较2008年分别下降36.4%、18.5%。

汇率看: 2008年9月-2010年6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汇率改革重启后,2010年6月至2011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7%。

2009年迎来业绩拐点,2010年业绩新高。

2008年航空公司录得大幅亏损, 2009Q1三大航即已实现扭亏 ,国航9.8亿,南航2.2亿,东航0.4亿;随着政策效益逐步体现,航空需求修复,在Q2传统相对淡季,国航、东航仍然实现盈利,南航小幅亏损1.8亿元,国航扣非依旧盈利。

2010年,受益于行业供需缺口持续显现,票价水平大幅提升,叠加油价处于相对低位、汇兑收益贡献额外助力,2010年三大航迎来业绩新高;

其中10Q1国航、东航、南航实现归母净利21.7、7.7、14.2亿元,同比增长121%、1820%、539%;

10Q3 国航、东航、南航实现归母净利51.7、31.6、30.4亿元, 为此前历史最高单季盈利水平 ;全年来看,2010年国航、东航、南航实现归母净利122、54、58亿元。

3、股价表现:两段式超额最显著

2008年11月~2010年10月,申万航空运输指数累计涨幅达319%,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约为110%,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其中,国航、东航、南航涨幅分别为396%、249%、359%。申万航空运输指数PE-TTM自2008年11月约13倍启动,最高达到约40倍(2010年8月)。

我们将航空运输指数涨跌幅/沪深300涨跌幅,观察其倍数,基本均在1以上,意味着自启动开始,绝大部分时间跑赢沪深300。

特别在08年11月-09年4月,平均倍数约1.6倍, 体现出航空股早周期属性

以及在10年1月中旬到10年10月,平均倍数约2.4倍, 体现出伴随航空公司业绩创新高,股价的强弹性。

由此可以看到,航空的两段式超额收益集中体现在财政发力早期,航空数据及业绩的灵敏反应推动行情表现的阶段,以及中后期各行业回升,航空释放业绩强弹性的阶段。
而在基本面已经基本确定要加速上行的阶段,如 2009 11 月底至 2010 10 月初,申万航空运输指数收益率在所有三级行业中最高排名第 8 位,绝对收益率为 85% ,相对沪深 300 收益率为 89%

(二)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航空作为经典内需顺周期品种,一旦需求启动,在供给缓慢增长背景下,供需缺口将驱动强价格弹性。 拐点期预期弹性巨大,可类似于2009~2010年行情的演绎。

1、华夏航空:化债预计受益标的,我们看好双重逻辑下,华夏航空迎来可持续经营拐点

1)化债预计受益标的:

公司作为支线航空代表性企业,在商业模式中存在有限额与无限额模式,即包括了来自政府端或机构端的采购,会产生一定的应收账款与账期。

2022-2023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1.5、-0.9亿,主要为报告期内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信用减值+0.41亿,应收账款回款能力增加。一方面体现出支线航空对地方空中交通通达性的重要意义,地方资金周转好转时,会优先考虑对支线航空的支付;另一方面,在当前化债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此前市场担忧的坏账有望陆续收回,同时有利于新航线的继续开发投放,增厚收入。

2)民航局支线补贴政 策调整,公司或将持续受益。 此前在跟踪报告中,我们分析:

单小时补贴金额或有明显提升。 我们对新旧标准下单小时补贴金额进行了模拟测算:取旧政策下三档客座率的最高值,按照华夏航空主力支线机CRJ900(89座),分别计算上限旅客量;同时取一二三类补贴航线的最高单人补贴60、120和180元,对应三档客座率,最高单小时补贴均值为0.41万/小时。如果按一二三类补贴航线平均单人补贴40、80和120元,计算平均三档单小时补贴为0.27万元/小时。 测算结果明显低于新办法下的小时补贴金额(0.5/1万与0.6/1.2万组合)。

新办法补贴航线范围更加聚焦。公司补贴显著受益于补贴单价提升。 2020-2021年期间,公司全年的其他收益均维持在6亿附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其他收益8.1亿元,同比+191%,显著受益于补贴单价提升。

3)经营端:航班量持续恢复。

随着自身利用率的持续修复,公司迎来经营拐点。2024年前三季度日均航班量328班,同比+36.5%,较19年+7.1%。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3.1亿,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4%;Q3归母净利2.8亿,同比+412%,较19年+24%。

我们认为公司长期拐点已至,支线补贴政策调整,公司作为支线龙头预期核心受益,有望重回成长逻辑。 强调“强推”评级。

2、吉祥航空:国际航线领先恢复,宽体机高效运营有望助力吉祥航空弹性释放

公司国际线领先恢复,1~9月累计,国际航线:

ASK较19年恢复: 吉祥(169.8%)>东航(94.5%)>国航(82.1%)>南航(81.2%)>春秋(73.3%);

RPK较19年恢复: 吉祥(158.8%)>东航(93.2%)>南航(80.8%)>国航(79.3%)>春秋(73.0%)。

2024年来,公司新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