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成长道路上,Uni(有你),有我。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专业的文章和靠谱的课程,还能找到资深的督导和颇益的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玩物志  ·  最便宜的 AI iPhone ...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美国足力健”,反向激起中国年轻人的购买欲 ·  2 天前  
架构师之路  ·  想要提升deepseek回复质量,会这一招就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Uni

学姐分享 | 30+跨行成为心理咨询师,我的心路历程是怎么样的?

简单心理Uni  · 公众号  ·  · 2024-06-14 19:10

正文


日前,简单心理Uni特别邀请了王晗与季晨两位培养计划的毕业学姐就 「30+跨行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心路历程究竟是怎么样的?」 这一主题开展了 一场精彩的直播分享。


王晗学姐目前是简单心理平台的实习咨询师,已经累计心理咨询的时长1000 +小时,同时她也是两年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18级的毕业学员,目前在简单心理做EAP的咨询,也担任简单心理的春雨助教。同时,她2022年基础心理学硕士毕业,2023年成为全职心理咨询师。

季晨学姐也试成功入驻了简单心理平台,在做实习咨询师,已累计了心理咨询时长700+,也是两年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18级的毕业学员。同时,她是复旦大学韩语系本科,中山大学心理学的硕士,也是简单心理平台的case manager,优势教练、实物学堂志愿者的老师。

以下是两位学姐的访谈精华。

学姐个人转行经验私享

为什么选择跨行成为心理咨询师?

王晗: 因为我喜欢自省,当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时,我会产生一种好奇。

这种好奇让我想要从事这个方向,深入探索其中。对我来说初衷至关重要,从事心理咨询会给我带来一种获得感。

例如,我经常听到的是"我想要帮助他人",但我认为在这里我需要进一步思考:

  • 这种帮助行为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 为什么它对你如此重要?
  • 你能从中获得什么?

因为这个问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追问你的内心,帮助你找到一种内外相合的答案,同时也能帮助你度过转行或入门时的艰难时刻。

虽然我的本科是新闻学,但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希望成为一名咨询师,所以我确定跨考考研,之后参加简心的长程培训项目。这一切都是我自己选择的职业方向。

季晨: 在我决定从事心理咨询之前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人生处于两种状态:

在我决定从事心理咨询之前,我随波逐流,找不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擅长,做不好。

转折发生在参加了一个活动之后, 我萌发了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想法,即:人生有无数种可能。以及也许 是擅长去做心理咨询的,因此我从韩语专业毕业后便考研学习心理学,就是为了 追求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

图/unsplash


为什么认为心理咨询师是独特的?

王晗: 因为心理咨询师像一种工具:需要将自己作为咨询的工具与来访者进行互动。但是,当我这个领域中有所经历之后, 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个“工具”实际上是指代整个真实的个人。

在咨询过程中,我需要展示真实的自己,并与来访者碰撞,这个过程并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轻松。

季晨: 因为我约了一位咨询师进行咨询,在这个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一种特殊的感受。

在我之前的生活里,这种体验非常罕见。之后我先后体验了八次咨询。接着我就报名了简心的项目。我觉得这八次咨询的体验给了我一种确认感,我意识到这就是我想要从事的事业,我相信我可以做到。

如何看待考研与培训之间的关系?

王晗: 其实我考研和培训几乎同时做出的决定。因为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被取消后,我意识到行业内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证标准。我当时考虑到提升在这个行业中的认可度,认为攻读研究生学位可能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不读研究生就无法成为咨询师。相反,即使你读了研究生,如果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很难在这一领域取得长远的发展。 因为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它们对我的帮助和作用也是不同的。

季晨: 我认为培训更重要,学历更多是面子上的象征。

很多学校的心理学专业与咨询实践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更多涉及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与心理咨询关系较远的领域。

因此,我认为取消了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之后,个人往往会因为对资质的焦虑而选择考研这条道路。 但从实际角度来看,我认为真正获得咨询能力,包括个人体验和督导等方面的能力,还要通过培训来获得。 所以,我个人认为实际能力更为重要,而学历只有在没有成为障碍之前才有一定的重要性。

因此,我对考研并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和准备,考不上就另作打算。所以,后来读研对我来说是相当困难和痛苦的。

王晗: 考研和培训归根结底是职业问题,即: 能否在行业立足,能否维持生计。

不是将这种焦虑转化为某种实体,就能解决问题。有时我们可能将认同一张证书,将其视为解决焦虑的方式。有时我们可能将其转化为其他事物。但我想说, 无论是什么证书,无论你参加过多少培训,接受过多少顶级老师的指导,参加过多少轮面试等等,都无法保证你能够在这个行业中取得成功。

图/unsplash

心理咨询师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或者是品质是什么?

季晨: 我觉得是直接、诚实地去面对自我的一种能力。

王晗: 坦白来说我觉得这个东西很个人化,不说咨询师怎么成长,应该是我个人怎么成长。个人缺失的部分是很关键的,所以你要我说一个最,我真的觉得好难,我只能用我最一开始的那个回答,就是对人的好奇,才能展开你和另外一个人的一切。

图/unsplash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学流派?

王晗: 我是人本学派及其相关理论,例如以人为中心的存在主义,也包括一些格式塔心理学。暂时我还没有深入了解其他流派,只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它们进行了简单了解。

当初我选择这些流派完全是受到了一位教授的个人风格的吸引,他散发出的轻松感、放松感和力量感让我觉得无法抗拒。 我下定决心要成为像他那样的人。

我还记得一个教师分享了一句话,他说当你无法坚持下去时该怎么办?当你觉得自己选择的方向不对时该怎么办?

他说,愿你记得你开始追求心理学道路时所激发的那团火花,它会激发你的想象力,触动你的内心。 希望你能够让那团火焰持续在你内心燃烧,并且记得与人初次坐在一起时那种荣幸的感觉。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因为人们经常给予我这种力量感,让我非常喜欢。

季晨: 我在选择心理学流派方面一直感到困惑。因为我在各个流派中都能找到一些自己喜欢的方面,但也意识到它们的局限性。

之后 可能受到我的咨询师的影响,ta是动力学流派的从业者。 我只能说我目前是一个从事心理动力学咨询的咨询师,之后也许会选择其他流派。

对于我来说,这个选择过程确实有困难,但即使有困难,我也可以一边带着困难一边继续前进。所以我认为每个人也可以感受一下自己的模式,基本上它与你的依恋风格、人际模式有些相似。

王晗: 这种我感觉,与其说去选择,不如说是被它吸引的感觉,这一点可能语言很难说清楚。

图/unsplash

分享关于培养计划的感受和收获


决定成为心理咨询师之初,最看重培训项目的哪个方面?

季晨: 市面上所有心理咨询师项目我基本都了解过,综合了我自身的条件和性格特点,再基于我在简单心理平台上做过心理咨询,所以比较信任简心。

而且我进行了课程表的比较,发现简心的老师具有丰富的海外背景。最重要的是, 他们提供了热线预咨询和实习机会,而且有机会进入平台实习,我觉得这种实践经验非常宝贵。

王晗: 我记得当时决定之后,我在百度上搜索了一次培训,简单心理平台就在前几个搜索结果中,所以我点击进去了解了他们的培训项目。

我记得非常清楚, 它的进阶路径非常清晰,一步一步地从热线到实习再到最终的入驻,没有太大的跳跃,给我一种我可以达到的安全感和踏实感。


作为非专业背景的学员,在正式进入项目后是否感到学习困难?

王晗: 坦率地说,我并没有感到困难,虽然我当时真的是一个小白。

简心的课程安排非常合理,从简单到难的过渡很自然。 初阶的课程都是非常通识和基础的知识,而且在这个阶段,你能够继续考察自己是否真的对这个领域有兴趣,是否真的想在这个方向上深耕。

季晨: 在学习方面上没有太大的困难,而且我是半工半读,对我来说,上课的过程反而是一种放松,因为我每天在工作中感到困扰和痛苦。


学习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瓶颈?如何解决TA的?

季晨: 最大困难是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差异。

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面前的人结合起来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刚开始时可能会感到非常混乱。

王晗: 我之前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咨询师必须在工作中带着自己当下的个人感受,而来访者也有自己的感受,所以这是两个不断流动的感受之间的合作。这是理论无法真正解释清楚的。 我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焦虑的部分。

对我来说最焦虑的阶段是刚开始接触各种流派时,会不知道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流派。

去解决这个问题,我用了 排除法,由于每位授课老师都讲得非常精彩,他们能够让我充分理解各个学派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他们的工作方式。每完成一门课程,我就排除一个选项或保留一个选项,最终形成了二选一的过程。

图/unsplash


什么时候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不同?

季晨: 我从热线咨询开始就感受到了,当接到第一个热线电话时的每一个时刻,你都会感觉 书上所学的内容与现实中自己的处境产生了冲突。

因为咨询是一种及时互动的反应,所以在脑海中思索的同时,你还要回应、倾听。它是当你面对一个人时,尽管你学了很多东西,但在那一刻你又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

季晨: 在我刚开始做个案的时候,我不太想干。 于是我的督导老师和我一起探讨发生了什么,并问我有什么感受。整个氛围让我非常感动。 在我的人生中,没有人对我如此温柔。ta问我,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不知道自己的感受并不傻。这个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在上课过程中 我体会到所谓流派本身的差异并不是那么大,更多的取决于咨询师的个人特质和差异。授课老师们的热情是真挚的,源自内心。

王晗:听季晨的话,我感觉到简心师资的储备真的很大。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老师的个人风格和特点,让我也想着成为那样的人。

图/unsplash

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平衡学习和工作?

王晗: 两年的课程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密集。课程的安排还是有一定的缓冲时间的。

另外,既然我们选择认真走这条路,选择接受简心的培训,那就代表我们真的想要认真对待这件事情。 这不是一个随便应付的证书,而是一个真正想要教授我们知识的培训。在这个过程中,付出和坚持是必要的。

我当时同时进行初阶课程和考研复习。那个阶段对我来说是真正的挑战,不在于难度,而在于你的耐心和毅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自我怀疑过:我是否选择正确?我是否应该坚持下去?

这时候,你需要回到最初的初衷,回想起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和方向?它对你有多重要?然后进入下一个阶段,就像同学提到的全职和兼职过渡阶段,这时对体力的考验开始了。你又面临了新的挑战,因为白天要上班,晚上才有时间进行咨询。

在这个过程中,行业的转变考验了我的经验、耐力和体力,我坚持了下来,一直到现在。

季晨: 对于我来说,在工作中,只要我不被开除,我就会尽量偷懒。而且我不喜欢我的工作,所以在公司也会看一些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或视频。

如果你担心工作繁忙而无法坚持课程,我认为你需要先验证一下你对心理学内容的兴趣和感受。 你可以阅读一些心理学教科书,咨询方面的书籍,观看一些相关视频。

对我来说,我觉得这些内容是一种放松和能量补充的方式,所以当你感受到这些内容给你带来能量时,就不会成为一项需要坚持的事情。

图/unsplash

学习课程后是否能立足或者从事心理行业?

王晗: 我认为现在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目前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时代先行并存在于这个阶段。而且现在并没有任何资质或门槛的要求,只是存在一个虚线。

季晨: 事实上我们目前处于一个不太顺利的时期。行业情况混杂,市场良莠不齐。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似乎有些倒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市场需求,包括我们的用户群体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描述。如果没有心理学相关专业,能成功转行吗?我有朋友成功转行了,但他是有一些个人特质的,成功和失败都有可能,这是现实情况。因为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来评判你是否有资格或能力,我们心理咨询师所面对的是市场,而你并不知道你的来访者或用户在哪里。

在学习途中,是否有足够的个案或者实习,如何选择视频或者面询?

王晗: 据我了解,目前简单心理的热线服务存在一个问题,即接线员数量不满足所有求助者的需求。我经常听说其他渠道也面临着来访量过大无法应对的问题,即热线资源相对匮乏,所以只要认真去做,在热线实习会接触到个案。至于视频咨询方面,目前,视频和面询都是可行的选择,取决于咨询师的开放程度和来访者的接受情况。

对于来访者来说,有些人喜欢面对面的咨询,而有些人则不方便进行面询,但又希望与特定咨询师进行会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商议采用视频方式进行咨询。简而言之,这部分主要取决于咨询师是否开放这两种形式,以及来访者是否接受这种咨询方式。因此,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过程。

图/u nsplash


上完训练营就只能入驻简心吗?去别的公司或者机构是否也有帮助?

王晗: 我个人了解是有帮助的, 这两年制长程的培训还是比较受到业内的认可的。

季晨: 我认为这种咨询过程对于个人成长具有显著的益处。实际上,咨询是一种深层次的思维和情感模式的训练。举个例子,就像画家在观察世界时,会以特定比例和美感结构来看待事物。

类似地,作为咨询师,我们拥有一种独特的视角,能够理解个体的思想、情感、身体和需求。这些是我们自然而然关注的方面。因此,咨询过程可以在短期或长期的人际交往工作中迁移和应用,成为一种基础的、灵活的能力。

对于外部因素,我无法确定其他公司是否会认可我,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发现咨询能力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并倾听他们的言语。与过去只是听而不深思熟虑的态度相比,我现在会有更加丰富的反应。我会关注对方的情绪状态、表达意图以及当前的需求。这种能力已经成为我自然而然的反应状态。

因此,在与他人的工作中,我相信这种底层能力会提供一定的帮助,尽管它可能是一种隐性的效应。

成为心理咨询师后的感受与经验分享

作为现任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的负能量你们感受如何?

王晗: 虽然来访者在咨询中会带着自己的情绪和问题寻求帮助,但他们来访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想要改变,而不仅仅是发泄情绪。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他们在与你讨论时并不是以发泄的态度出现,而是真正希望进行合作。

因此,这种合作的氛围并不让我感到一直在吸收负能量。

我的家人也会问我,每天从事这个工作,你不会感到情绪低落、烦躁或抑郁吗?实际上,我在工作中并未有这种感受。

季晨: 在咨询工作中,我认识到自己对痛苦和负能量有一种特殊的关注和探索。

因为我也会接受咨询并与咨询师一起探讨所谓的负能量,这个过程具有一种转化的力量。而且 我认为咨询是一个伴随着有趣元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纯粹的负能量。


心理咨询师一天大概的工作日程安排是怎样的?

王晗: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时间管理是我面临的主要挑战。 自由职业者似乎是最不自由的,我完全理解这种状态。

实际上,我每天早上醒来后首先了解当天的日程安排。 由于我还有孩子要照顾,以及其他琐事,我必须紧凑地安排一些日常事务。 而且,我经常为此感到苦恼,因为家庭聚会和朋友聚会都需要提前预约我,我觉得他们也对此感到烦恼。

此外,包括今天在内,我的时间都被划分成一块一块的,因为每个来访者的咨询时间都是不同的。 即使在中间有一个空档期,我可能也只能待在家里,因为接下来可能还有一小时的咨询,总之,我的时间被拆分并被各种事务填满,处于一种占据状态。

季晨: 由于我并非全职从事咨询师的工作,目前我的咨询时间安排在周三和周四。与在场的其他咨询师相比,我的个案数量并不多。

目前每周我大约有一天的时间用于心理咨询,长程咨询方面的个案并不多,但我会接受一些单次咨询,对于这些单次咨询的时间安排相对较为灵活。因此,我发现我个人可能不太能够忍受非常稳定的状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