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心理
壹心理官微 | 关注心理公开课,每周听心理大咖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云说说  ·  青云早学习12/26,什么叫牛人?100%内 ... ·  20 小时前  
青云说说  ·  青云早学习12/26,什么叫牛人?100%内 ... ·  20 小时前  
叔本华哲学智慧  ·  人与人之间是没办法相互改变,而只能是相互选择的 ·  昨天  
叔本华哲学智慧  ·  人与人之间是没办法相互改变,而只能是相互选择的 ·  昨天  
简单心理  ·  淡人vs癫人vs卷人:2024年谁过得更好? ·  昨天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观察婴儿:成年人的身上,从来没有新鲜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壹心理

废掉一个人最隐秘的方式:陷于红灯思维

壹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2-25 10:56

正文

知识管理研究者成甲,有位亲戚,一直信奉“读书天赋论”。

他觉得他儿子成绩不好,是因为没有学习天赋。

成甲向他解释,一个人的读书成绩取决于方法,而不是基因。

亲戚立刻反驳,综艺节目《最强大脑》里的选手,都具有过目不忘的天赋,而像他这样的普通人连看个电视剧,都记不住情节。

即便成甲继续解释,学习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他也听不进去。

成甲亲这种认知僵化、习惯性排斥新观念的思维方式,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红灯思维”

生活中,你也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

看到有人创业成功,他们会说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普通人千万别跟风;

听到健康饮食的理念,他们不以为然,还反驳说,一切都是商家的营销噱头,专家还不是照旧吃垃圾食品。

他们的思维里似乎安装了一个“红灯装置”,一旦触及认知范围外的观念和事物,就会立刻亮起“红灯”,直接屏蔽大脑接收信息的讯号,甚至产生严重的抵抗情绪,直至在僵化思维的陷阱里越陷越深。

要知道,让一个人困于人生险滩的,不是能力和境遇的束缚,而是我们拒绝输入,顽固不化的“红灯思维”。

“红灯思维”,正在拖垮你的人生

作家李尚龙分享过他父亲朋友的一段经历。

二十多年前,父亲的朋友是银行会计,打得一手好算盘,人送外号“算盘王”。

后来计算器普及,为了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会计们纷纷使用计算器。

但父亲的朋友坚持认为计算器的计算结果不靠谱,依然固执地抱着算盘上下班。

没多久,他就因为工作效率过低,严重影响整体进度,被公司勒令提前退休。

走出银行大门的那天,他懊恼万分。

如果当初自己能放下偏执,改用计算器,就不会落到被“扫地出门”的境地了。

很赞同美国石油大王 约翰·D·洛克菲勒的一句话: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走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一个人能否成事,不再取决于过往的经验累积,而在于他是否拥有破旧立新的勇气。

倘若一开始就对新事物设下 “不可行”的屏障,成功就只能像海市蜃楼那样遥不可及。

认知的边界,往往就是成功的边界。

当年,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诺基亚,在向智能手机转型的过程中,曾收到过谷歌的合作邀约:希望诺基亚的智能手机里,能安装安卓系统。

但诺基亚的CEO约玛·奥利拉认为诺基亚独领风骚,没有必要自降身价给新起步的安卓系统抬轿子,坚持沿用塞班系统,拒绝合作。

想不到几年后,和安卓系统合作的各大智能手机品牌,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和持续的技术创新,颠覆了手机市场。

而固守塞班系统的诺基亚,却因为不够流畅的用户体验和过时的操作页面,被市场淘汰,落下了时代的帷幕。

叔本华说过:“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

人永远不要做思维的囚徒。

否则一旦陷入禁锢思维的囚牢,即使你勤奋如旋转不停的陀螺,也无法等到命运的垂青,更可能吞下被时代淘汰的苦果。

只有跳出僵化思维的框架,及时更新观念和认知,人生才能挺立潮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985年,美国营销大师西尼·弗兰克,从德国引进了一批“野格酒”。

当时,这款酒知名度没有打开,销量惨淡。

雪上加霜的是,《巴吞鲁日倡导报》公开抨击了这款酒水的口感,形容野格酒是违禁药物和石油的混合液,不适合饮用,只适合祭祀。

为了挽回名声、提升酒水销量,弗兰克本打算按惯例,高价回收这批报纸。

工作人员却建议他“反向营销”,把报纸张贴到高校附近的酒吧。

因为大学生正处于叛逆年纪,拥有旺盛好奇心,什么东西越是被禁,他们就越是对此蠢蠢欲动。

弗兰克觉得这个办法虽然冒险,却值得一试。于是复印几百份报纸,张贴到各大高校酒吧里。

果然,大学生蜂拥而至,纷纷抢购这款酒。

“野格酒”的名声很快传开了,所有人都想知道酒里到底有什么成分,争先恐后下单抢购。

弗兰克赚得盆满钵满。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候的同一思维水平,来解决问题。”
你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有时候,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死胡同,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思维困于僵化的牢笼,不愿把视角触及未知的边界。

真正能成事的人,不一定拥有出众的智力,但他们在和世界交手过程中,拥有迭代思维方式的能力。

在知乎上看过一句话:“成功迟迟不来,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的思维方式需要更新。”
机遇就像流星,转瞬即逝。

与其在禁锢思维的束缚中一次次错失良机,不如积极挣脱思维的枷锁,让人生的旅途充满花开。

1、建立“绿灯思维”

一个人要想破除思维定式,走出“红灯思维”的深渊,关键在于更新“绿灯思维”。

“绿灯思维”顾名思义,当我们遇到新观念或不同建议时,首先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而不是立即否定。

美国前总统林肯在职时,曾被作战部长爱德华·史丹顿指责是“一个笨蛋”。

林肯不仅没生气,还主动向史丹顿了解情况。

得知自己签发了一项错误命令后,赶紧收回成命,避免了一场工作事故。 

乔布斯说过:

“我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不是因为聪明人没有尊严,而是聪明人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执着于证明‘我没错’”。

要想不被“红灯思维”绊住脚步,不妨在面对不同问题和观念意见时,打开“绿灯思维”的开关,给新思想腾出空间,让人生拥有新的可能。 

2、主动向他人寻求反馈

美国社会学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和哈林顿·英格拉姆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约哈里窗户理论”

他们把我们每个人知道的信息区,和其他人知道的信息区比作一块窗户。

这块窗户分为公开区、隐秘区、盲人区和未知区四块区域。

公开区指的是,我们身上直观无误的信息,比如名字,说话风格等;隐秘区指的是,我们不愿对外公开,只有自己知道的隐私。

未知区指的是,我们自己没有发觉,别人也看不到的地方;盲人区指的却是,我们难以自察,但别人很容易就发现的视角盲区。
这个理论意在提醒我们,当无法察觉自身问题时,别人的反馈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帮我们找到“灯下黑”的盲区。

只要不断向外界寻求反馈,我们就有可能在思维的碰撞中,更清晰地了解自身思维的局限性,避开思维僵化的陷阱,打通面向外界的新思路。

3、给自己“试错”的机会

雷军曾说过: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其实试错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雷军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开始尝试创业了。

当时他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硅谷之火》的书,立下 “创办一家伟大公司”的宏愿。

为此,他在大三暑假那年尝试了人生第一次创业,却因为没有经验,公司没开多久,就以失败告终。

但也正是因为这次失败的教训,让雷军在之后的很多年里,刻意积攒大量的商业知识和经验,最终实现自己的商业愿景。

虽然试错需要承担相应的代价,但是也更容易让我们抵达人生之巅。

因为只有试错,才能触摸到想象的边界,在修饰完善中,拥有把美好照进现实的可能。

固守僵化思维,故步自封看似安全,却永远领略不到波澜壮阔的风景。

当我们敢于试错,即使在迷雾笼罩的夜晚,也能找到指引方向的那盏灯,带领我们走向破晓时分。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过:

“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决定着一切。”

生活中没有事情是固定不变的,唯一且永恒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当一个人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新事物,也不听取别人的建议,最后只会把自己困在“信息茧房”里,把人生一步步推向险境。

只有打破思维的禁锢,重塑新的思维认知,才能在云遮雾绕的人生中,牢牢把握方向盘,做自己命运的摆渡人。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远离“红灯思维”的障碍,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惧风雨,无畏前行。

来源:富书(ID:kolfrc)

作者:脆梨(富书作者)

图源:unsplash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情商,不是智商,而是思维方式。”
如果你也渴望打破思维的桎梏,重塑认知,把握自己的命运,不妨加入壹心理【心理学交流群】。
在这里,你可以免费学习心理学知识、观看大咖直播课、参与免费抽书,改变固有思维认知,从而改变行为模式;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避免“思维僵化”;还可以免费领取【1V1心理职业规划】,0基础入行心理行业,开拓副业提升收入,提升对人生的掌控感!
立即点击海报,免费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