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志红
武志红,中国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厦门等地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胡慎之  ·  8组图,测一测你的隐藏人格 ·  昨天  
新东方家庭教育  ·  妈妈给女儿买房,却被记恨5年:父母对儿女最好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志红

孩子有没有抑郁倾向,从“周日晚上”就能看出来……

武志红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2-23 12: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关于如何应对孩子不想上学现象的文章。家长需关注孩子的真实感受,帮助孩子建立心理弹性,通过重视孩子的细微感受,建立与孩子的信任关系。同时,唤醒孩子的自主性,通过支持孩子的做法培养其自我效能感。最后,重建孩子与学习的关系,关注多维评价,给孩子更多自我表达的空间。文章还提到家长需要平衡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孩子不想上学背后的原因及心理弹性概念

孩子可能因教育内卷、压力等产生崩塌感,出现不想上学的行为冲动。心理弹性指个体在经历压力困境时仍能保持功能良好。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心理弹性,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关键观点2: 重视孩子的感受与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

家长应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共情孩子的冲动背后的状态。不要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鼓励其具体化想法,看到其背后的真实需求。

关键观点3: 培养孩子在高压环境下的自我效能感

家长可以在小范围内支持孩子的做法,培养其自我效能感。通过鼓励孩子参与乐队等小事,释放压抑,感受激情,唤醒孩子的自主性。

关键观点4: 重建孩子与学习的关系,关注多维评价

家长应转移对成绩的过度关注,用更多维的评价去看见孩子。鼓励孩子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其对学习的内在动力。

关键观点5: 家长需平衡自身心态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需要关照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只有平衡的家长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正文

 ⬇️预约今晚直播,无回放⬇️

作者 | 蘑菇
编辑 | 飞鱼
责编 | 陈轻轻



最近,好友阿玫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


他孩子刚上高一,每到周日晚上就说自己不想返校,阿玫和老公费九牛二虎之力给孩子做心理建设。


上个周末,孩子明确提出,我要自己在家里学习,不想再去学校了。


阿玫很是担心,与孩子长谈一次,问他:如果不学习,以后要干什么?


孩子说:不知道,但现在最想做的事不是去学校学习,而是想和朋友组个乐队。

“这可怎么办?”


阿玫一声叹息来求助于我。


“听了太多抑郁不上学的案例,这孩子发展下去不会也走上那条路吧?”


“但真的让他组乐队?好像又不行……”



「周日晚上」现象背后

是孩子在求助



阿玫碰到的烦恼,在家长群体当中不算少数。


有人把这种越来越普遍的情况,称作「周日晚上」现象,是指:


平常看起来正常的孩子,一到周末,特别是周日晚上,就会出现情绪上的反常。


他们基本都是在抗拒第二天要去学校这件事。


但很多父母听到孩子说不想去上学,第一反应是“危险”。


就像阿玫一样,脑子里马上浮现出无数个“怎么办?”,怎么把孩子“押”回学校上课。


很少有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感受到:孩子正在「深度求助」。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我们代入一下孩子的视角,就知道TA们的处境有多不容易。


现在孩子正身处一个“教育内卷”的环境里,分数和排名至上、课余放松时间被大大压缩、楼道和窗边装上铁窗……



如果说教育的压力有十级,孩子们就相当于在台风里“裸奔”。


越来越高频出现的「不想上学」,就是长期高压、疲劳下产生的崩塌感。


类似一下家长们上班的场景,「不想上学」就跟职场倦怠、裸辞很像。


所以,当孩子跟家长说“我不想去学校”时,TA算是发出了明显的求助信号。


在外部教育环境没有改变(也很难被个体改变)的情况下,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呢?


这里我先聊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做「心理弹性」


它是指一个人经历了严重的压力困境却依然成长为功能良好、没有出现心理疾患和行为问题的个体。


面对同样的压力环境中,有些人会陷入悲伤、感到痛苦,不能健康生活;


而有些人却不但能够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因为承担了压力感到自己很强大。


内卷压力越大,帮助孩子建立心理弹性就越重要。


心理弹性,能帮助他们在高压环境里先站稳脚,不至于被压垮。


但心理弹性无法凭空产生,它非常需要从家庭教育中“借力”……



当好孩子的“感受器”



我给阿玫的第一个建议是:“请非常认真地倾听和对待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说不想去学校、想去组乐队时,这是一个「行为冲动」,表达的是——这就是我解决问题的方式。


但每个行为冲动还有另一层更深的表达:TA的真实感受。


孩子是通过这个解决方案在告诉你:我现在很压抑,急需释放。



这里,我们要把“感受”和“行为”分开来看。


一个人可以说,“我现在要去大吃一顿!”


「大吃一顿」代表TA当时“饿”的程度。


但最后,TA可能吃半碗饭就觉得饱了,根本没有大吃一顿。


所以,一个人说自己想做什么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话背后的感受才最重要。


也就是说,TA此时此刻的“饿”需要被看见。


所以,作为家长,最好不要直接否定孩子想做什么的冲动,而是要先去共情孩子冲动背后的感受。


家长可以不带任何评价地先跟孩子聊,他具体想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怎么组乐队。


让“在家学习”和“组乐队”这两个想法,在聊天中无限具体化。


比如:

“在家学习的话,你想选什么样的教材或者网课呢?”


“如果你遇到了不会的,预备怎么解决呢?”


……


比如:

“你想组一个什么样的乐队呢?


你想找什么样的队友?


你们会去演出吗?你们希望在什么样的舞台演出呢?”


……


心理学家认为“感觉”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孩子的“感觉”。


孩子是真挚的,并且理性还在发育中,他所有身体和情感的“感觉”,就约等于他自己。


如果家长常年“评价”孩子想得不对,而不是去“同频感知”他自己的状态,孩子就会养成一种情绪模式——


“我自己的感受都是不对的,掩盖自己的感受去做对的事才最重要”。


渐渐的,孩子在每件事中都在找怎样做是对的,而失去对自己生命的鲜活感受,进而杀死了真实的自我表达,这就是抑郁的来源。


而学校和外在的教育评价体系,大部分时候是忽略孩子感受、只看成绩结果的逻辑;


在家庭里,家长为孩子唯一可以做的事,就是反着来——


无比去在乎孩子的细微感受,这也只有家庭能做到。



在家里,我们要尽可能让他有自由可以做一个流淌在自己真实感受里的孩子。


当家庭成为一个“感受放大器”,就能完成帮孩子建立心理弹性的第一步:


把消极情绪看成一个信号,通过识别和接纳它,从而不沉浸其中,而是积极面对。



从「被动」到主动



当孩子的感受被承接住了,那么培养心理弹性的下一步就是:


在小范围支持孩子的任何做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


健康的生命,它是一股流动、总需要拼命做功的能量。


人产生了一个感受,继而有了一个想法,他必然要为自己做点什么,让自己产生成就感、满足感。


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就产生了。


“我梦想、我行为、我得到”,于是下一次我更加信任自己的力量,我知道“我还可以再梦、还可以再得到”……


如此循环,生命能量会越用越多,越用越强。



所以,既然孩子提出来想“组乐队”,前期你和孩子也聊得更具体,那你应该已经把握到孩子大致要什么了。


那么,家长就要和他一起为这个“梦想”做点事。


拿「组乐队」这件事来说,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想组乐队,释放压抑、感受音乐里的激情都非常重要。


这些小事包括但不限于:


用业余时间去听演唱会;


带他去城市音乐工作室学一些乐器知识;


鼓励他交一些这方面的乐队朋友;


聊著名音乐人和乐队的音乐和传记……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是找到渠道让孩子的压抑被释放出来。


很多时候,家长不可能真正帮孩子一步到位,去实现组乐队的想法。


但事情不是“全或无”这么简单,重要的是,家长进一步帮助他做到一小步,真的去实现一点点的改变。


这是一个唤醒孩子「自主性」的动作。


因为在做这些事时,孩子是被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他不再是「被动接受」的那一个,而是“有感受力、有创造力”的人。



孩子就能感受到:


即使在再逼仄的生活里,人也有改变自己发展条件的空间。


大环境改不了,但我仍然能把自己的想法,用一些小方式去实现。


这种乐观而灵活的智慧,同样也能用到学习中加入更多自主性上:


比如你们可以一起讨论:


“现在学校的进度对你来说快还是慢?你更喜欢什么样的节奏?”


“你想象中在家学习的一天具体如何安排?”


孩子会提出来很多对现在学习的“不满”,比如学校的作业太多了,做完老师的作业我就不能进行自己的学习安排了。


那父母适当从他提出来的不满里,具体听出如何解决孩子的“不满。”


当孩子感到家长是真心站在自己这一边在想办法,并且也有方式能帮自己缓解现状时,他就会更有掌控感,更不容易被这些压力压垮。



 重建孩子跟学习的关系



前面强调的「注重感受」和「唤醒自主性」,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厌学危机。


但普通孩子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活中,情绪生病的概率很有可能不只一次。


很多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面对的不只是记住多少知识、刷够多少试卷的问题,而是很多的负面情绪。


比方说,家长用孩子的学习成绩跟其他人比较,用成绩好坏来宣判他是不是一个好孩子。


于是孩子就会:


用成绩差,表达跟父母的对抗——“你们要我好好学习,我就不好好学习”


用拒绝返校,表达不被看见的自我放弃——“我就这样了,看你们拿我怎么办”


……


当他的精力都花在面对“我够不够好”“是否值得被爱”“是否要被放弃了”时,他跟学习的关系就一定不会好。


所以我给好友的第三个建议是:


长期来看,要转移对成绩的关注,用更多维的评价去真正看见孩子。


我身边有位妈妈,他的孩子喜欢写作,每次都写的天马行空。


当作业本上有意思的造句被老师指出是语法错误时,这位妈妈索性给孩子买了另一个本子。


在这个本子里,允许孩子写下任何自己想写的文字和句子。



而且只要晚上有空,这位妈妈就会跟孩子用在本子上写下的故事来做故事接龙。


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还顺带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


前不久,她鼓励孩子的投稿还收到了编辑老师的鼓励和称赞。


这位妈妈给孩子创造的空间在告诉他:


在写作这件事上,还有很多套不同的评价标准,妈妈重视和喜欢你的文字;而且这个世界上总会有认可你的其他人。


于是,在学校里,孩子反而不再时刻与老师的标准做抵抗;


反而会去思考自己可以去摸索考试的规则,但也有空间来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他现在也能拿到七十分的水平,这位妈妈觉得足够了。



其实,一个高自尊的孩子,是不会让自己的成绩太差的。


给孩子的爱、看见,会化作孩子对自己的自尊自信,最终会变成他努力探索学习的动力。


不过,这个过程其实不仅需要家长本身有更大的心理空间,也需要家长深度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


在孩子碰到具体困难时,能跟他一起去面对和解决这些困难。


这个需要时间,也需要一些专业帮助,所以是个长期计划,得一步步来。



 写在最后 



养育一个孩子是不容易的。


当孩子出现「不想上学」这样的信号时,家庭应该是和孩子一起站在天平的一端,共同去平衡那些压力。


这样才能让孩子顺利渡过压力最大的中学学习时光和青春期发育时光……


但与此同时,也想跟所有父母分享一句:


当父母也是相当不容易的,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你要先能照顾好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不会让孩子无意当中沦为来自父母焦虑、担心、恐惧等情绪的承载。


在和孩子成长这条路上,慢点走、遇到问题也别过于着急,才有可能通过一道道难关。


作者简介:Miss蘑菇姑姑,国家二级咨询师,前大型婚恋网站主编,多家媒体心理专栏签约作者,情景式女性写作疗愈推广人,公号“Miss蘑菇姑姑”(housewife-online)。本文原创发布于武志红(ID:wzhxlx)。


🌟本周直播 改时间啦!!

(今晚8点 准时开播)


 ⬇️预约今晚直播,无回放⬇️

✅主题:怎么做,都不对?

双重束缚的心理机制,如何让人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