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在2024年的裁员情况,涉及多家大型药企和初创生物技术公司的裁员计划和影响。文章提到了不同药企裁员的原因和背景,包括市场环境变化、成本压力、专利到期等因素。同时,也提到了部分药企在裁员的同时也在积极招聘和扩张,展示了医药市场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药企需要灵活调整战略以应对市场挑战。
2024年全球生物制药行业遭遇市场考验,多家大型药企和初创生物技术公司纷纷宣布裁员计划。这些裁员计划涉及员工数量庞大,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药企裁员的原因包括市场环境的变化、成本压力的增加、专利到期的冲击等。此外,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市场竞争加剧、政策收紧等因素也对药企的裁员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裁员潮持续不断,但并非所有药企都在缩减规模。一些具有强劲增长潜力和创新能力的药企仍在积极招聘和扩张。这表明在医药市场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药企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战略以应对市场挑战。
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的洗牌已经开始,未来发展趋势将受到广泛关注。对于药企而言,保持创新能力的同时,注重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将是关键。而对于员工来说,面对裁员潮也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积极寻找新的职业机会和发展方向。
今年年初以来,全球生物制药行业遭遇市场考验,各大药企纷纷宣布大规模裁员计划,从跨国制药巨头到生物技术初创公司,无一幸免。
根据BioSpace统计,仅2024年前9个月,生物制药行业裁员人数已超过14000个职位,这一数字较2023年同期的10000个职位有了显著增长。毫无疑问,这是企业在全新形势下对成本控制的迫切需求、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研发管线调整的必然结果。
裁员浪潮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随着多款重磅药物的专利到期,仿制药的冲击使得传统制药企业的营收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生物科技初创公司虽然吸引了大量投资,但在临床前资产投资放缓、药品定价监管变化等压力下,也不得不通过裁员来集中力量于最有前景的药物候选项目。此外,公司特有的挑战,如管理效率低下、产品线调整等,也是导致裁员的重要因素。
在此背景下,各大药企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一方面,企业通过裁员来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另一方面,企业也加强了内部管理、提升了运营效率,以应对未来的挑战。此外,一些企业还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来拓展业务领域、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企业渡过当前的难关,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裁员给生物制药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随着行业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以及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未来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不断创新和进取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者。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将更加关注和支持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4年一季度,全球生物制药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裁员风潮。据统计,共有58家大型制药公司相继宣布了裁员计划,涉及员工数量庞大,裁员范围广泛,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场裁员风潮不仅凸显了药企在应对市场变化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压力,更预示着整个生物制药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挑战与转型。
数据来源:Fierce Biotech等
3月27日,拜耳在其新泽西州惠帕尼的美国总部透露,根据WARN通知,将于6月19日裁减90名员工。这一举措是在拜耳宣布1月份进行重大组织改革后的结果,该改革导致了几位顶级高管的离职。
此前,拜耳已将其管理团队从 14 人削减至 8 人,裁撤人员包括全球营销主管 Anne-Grethe Mortensen;Gerd Krüger以及该公司消费者健康部门总裁 Heiko Schipper。首席营销官 Michael Devoy 将保留其职位,但不再是领导团队的成员。
去年10月,全球医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以48亿美元的高价成功收购癌症药物制造商Mirati Therapeutics。此次收购为Mirati的股东带来了每股58美元的现金收益,并附加了一份总价值10亿美元的不可交易或有价值权(CVR)。
然而,在收购完成后仅两个月,BMS便开始了对Mirati的整合与调整。3月26日,BMS依据《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法》(WARN)的相关规定,通知将裁去Mirati在加利福尼亚州的252名员工,裁员计划于4月22日正式生效。值得注意的是,加利福尼亚州是Mirati被收购前的总部所在地,原本拥有约3545名员工。
除了在西海岸的裁员行动,BMS还在新泽西州进行了人员缩减,裁减了75名员工。新泽西州是BMS运营研发和商业设施的重要基地。
对于此次裁员,BMS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很高兴完成了对Mirati的收购。作为整合过程的一部分,我们正在对资源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支持我们的运营模式和投资组合发展。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员工将不得不受到影响。”
此次裁员行动凸显了医药行业在并购后所面临的整合挑战,同时也提醒了行业内外关注并购后员工的权益保障问题。
同样的故事也在葛兰素史克(GSK)和Bellus Health之间上演。GSK在收购Bellus后,也宣布了裁员计划,以确保业务的成功整合。Bellus的前首席执行官在LinkedIn上透露,大多数Bellus员工将在完成过渡活动后离开公司。
2023年4月18日,葛兰素史克(GSK)以每股14.75美元的普通股现金成功收购了Bellus Health,这是一家专注于改善持续咳嗽患者生活的后期生物制药公司,总股本价值约20亿美元。然而,收购完成后,GSK宣布了裁员计划,以确保业务的成功整合。
据Bellus的前首席执行官Roberto Bellini在3月21日的LinkedIn帖子中透露,大多数Bellus员工在完成与GSK收购相关的过渡活动后,将于3月31日结束与公司的合作。这一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此次裁员计划,GSK发言人在3月22日的一份邮件中进一步解释说,公司在收购完成后,将会确定被收购投资组合的最佳前进道路。在此期间,为了确保业务的成功整合,裁员是不可避免的。
此次GSK与Bellus的整合行动,再次凸显了医药行业在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尽管收购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但如何有效整合双方资源、确保业务平稳过渡,仍是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此外,武田制药、辉瑞和强生等药企也加入了裁员的行列。3月13日,武田制药正在关闭奥地利多瑙河畔奥尔特的一家工厂的研发和制造业务,并裁员 190 人。据悉,武田寻求出售该资产,约 140 人将留在现场进行质量控制,该资产是武田在2019 年收购 Shire时获得的。
3月1日,辉瑞宣布将裁员 120 人,作为决定结束在华盛顿州埃弗里特建设计划耗资 3.5 亿美元、占地 27 万平方英尺的制造工厂的一部分。据悉,辉瑞去年以 430 亿美元收购了 Seagen,据报道,辉瑞将把西雅图地区工厂的大部分生产转移到北卡罗来纳州桑福德的现有工厂。1月29日,辉瑞其宣布在南旧金山一家工厂裁员52名。
2月28日,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将在开业不到18个月后,关闭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布里斯班、占地近20万平方英尺的研发基地。
据悉,强生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在向Fierce Biotech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证实了这一关闭决定。该发言人表示,强生“将继续通过其制药和医疗技术部门在加利福尼亚州保持重要的业务布局”,并将建立“新的加利福尼亚创新中心”。
根据2月23日提交的加利福尼亚州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WARN),与该关闭决定一同实施的还有55名员工的永久性裁员,这些裁员将于4月26日生效。强生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证实了裁员与研发基地关闭有关,但拒绝提供更多关于受影响职位类型的信息。
关闭旧金山湾校区(SFBC)的决定已于周四传达给员工。该校区最近于2月15日举办了强生公司的基因治疗峰会。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作为全球最大、最多元化的医疗保健产品公司,我们不断评估我们的运营情况,以便为未来投资,并为患者带来最大的影响。”
SFBC于2022年9月在一片热烈欢迎中盛大开业,当时使公司在湾区的研发业务规模扩大了一倍多,并计划招聘多达400名员工。该校区的重点是新兴基因和基于RNA的疗法,以及视网膜疾病和传染病的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CDMO巨头龙沙(Lonza)也在这场裁员风潮中受到了影响。龙沙宣布将关闭位于中国广州的大分子工厂,并逐步裁员。同时,龙沙还计划关闭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海沃德的一家生产厂,并裁员218人。龙沙发言人表示,这是因为CDMO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临床与商业相结合的综合产品上,而相关基地提供的发展机会有限。
在二季度期间,多家大型制药公司纷纷宣布了大规模的裁员计划,导致行业内裁员人数急剧上升。
其中,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以裁员2200人成为裁员人数最多的企业,紧随其后的是拜耳公司,于5月裁减了1500个工作岗位,这一举措是其首席执行官Bill Anderson简化组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渤健公司在3月宣布裁员1000人,而从强生公司分拆出来的消费者健康公司Kenvue也在5月裁减了920名员工,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4%。
数据来源:Fierce Biotech等
具体来看,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于4月25日宣布,将在重组过程中裁员6%,以在明年年底前实现15亿美元的成本节约。此次裁员将波及约2200名员工,同时,公司还将削减临床药物管线,整合办公室和实验室,并减少第三方支出。其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r Boerner在重组声明中强调,公司的重点仍然是加强长期增长能力。面对其两大最畅销药物——与辉瑞合作销售的血液稀释剂Eliquis和癌症免疫疗法Opdivo的专利到期,以及第三大畅销产品Revlimid面临的仿制药竞争,百时美施贵宝正积极应对。值得一提的是,Eliquis还是美国政府《通货膨胀削减法》(IRA)进行价格谈判的首批10种药物之一。
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百时美施贵宝在过去六个月里通过收购建立了自己的增量业务,先后收购了Karuna Therapeutics、RayzeBio和Mirati Therapeutics,这些交易为公司带来了精神分裂症、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肺癌治疗的新前景。其CEO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尽管IRA会对未来十年中期产生影响,但公司对创新产品组合和管线的信心十足,相信它们将带来年轻且有吸引力的增长。
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百时美施贵宝计划将节省下来的15亿美元再投资于最有潜力的产品。预计三分之二的节余将来自研发支出,而公司已经终止了12个项目,包括免疫疗法Yervoy的后续临床试验,并将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继续审查其产品线。
与此同时,拜耳公司在5月14日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的同时,也公布了裁员1500个工作岗位的消息。首席执行官Bill Anderson在媒体电话会议上透露,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裁员岗位为管理职位。他指出,拜耳高层领导圈已经大幅缩减,并强调裁员将有助于公司实现在2024年持续节约5亿欧元(5.4亿美元)成本和在2026年节约20亿欧元(21.6亿美元)成本的目标
自2023年6月执掌拜耳以来,Anderson一直试图扭转公司2016年对农业巨头孟山都(Monsanto)命运多舛收购导致的灾难性局面。当时收购价为630亿美元,但收购消息一出,拜耳估值损失300亿美元。
此外,基因疗法开发和市场化的先驱BioMarin的大规模裁员也对整个行业和相关从业者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该公司在2023年6月29日推出了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血友病A的基因疗法Roctavian,标志着基因治疗在罕见病领域的重要进展,但早在Roctavian获批之前,BioMarin就已裁减了170个职位,并削减了四个管线项目。公司表示,未来将重点关注其他三个项目,如针对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中期药物。
基因疗法作为解决罕见疾病的有吸引力的方法,仍面临诸多商业化挑战。在大约7000种罕见疾病中,约80%由基因引起,其中80%与单基因突变有关。然而,迄今为止,只有诺华的Zolgensma基因疗法实现了重磅药物的地位。总体来看,基因疗法商业化仍是一个高门槛的领域。
2024年三季度,全球医药市场再度遭遇裁员潮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本季度内共有53家药企宣布了裁员计划,波及范围广泛,涉及员工数量庞大。这一波裁员潮不仅影响了大型跨国药企,也波及了初创生物技术公司。
数据来源:Fierce Biotech等
大型跨国药企中,拜耳、辉瑞、诺华、武田等纷纷加入了裁员的行列。拜耳作为此次裁员潮的“重灾区”,正在实施“动态共享所有权”DSO新运营模式,以减少内部冗余的管理层级。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拜耳已裁员数千人,其中大部分为管理层职位。公司表示,这是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优化结构、提高运营效率。
辉瑞同样在本季度继续推进其裁员计划。作为新冠疫苗和药物的主要供应商,辉瑞在疫情红利褪去后,面临着营收下滑和重磅药物专利到期的双重压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辉瑞宣布了多轮裁员计划,涉及多个部门。7月29日,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落基山的制造工厂已经进行了一轮裁员,60名员工受到影响。同时,在基因疗法研发遭遇重大挫折后,辉瑞又计划解雇位于桑福德工厂的150名员工。尽管如此,辉瑞发言人证实,这两个工厂将继续保持开放。
此外,默克公司也在7月24日对其早期研究部门进行了裁员,约75至80人受到影响,涉及多个集团。据贸易组织BIO的数据,今年大型制药公司已经取消了9,000多个职位。默克方面表示,此次裁员并非出于财务动机,而是对公司结构和资源的例行重新评估。
诺华和武田也未能幸免于难。7月11日,诺华已解雇圣地亚哥的29名员工,并将在关闭开发基地时再裁减约100个工作岗位。诺华发言人透露,将在未来2到3年内实施一系列变革、增减职位。今年4月,路透社报道称,诺华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数百个开发工作岗位,其中包括美国的240个工作职位。
7月2日,武田将在马萨诸塞州再裁员220人,除2023年裁员外,武田已宣布在2024年裁员1,300多人。武田发言人表示,公司的优先事项是“提高组织敏捷性、提高采购节约,以及加强我们在武田利用数据、数字和技术的方式……随着我们继续努力实现这些计划,我们也将需要做出艰难的选择,一些员工将因此受到影响。”
此外,BioMarin在三季度又宣布再次大规模裁员,动用3000万美元的遣散费裁减225名全球员工。自去年基因疗法Roctavian获批以来,销量一直不尽如人意。第二季度仅有五名患者接受了这项290万美元的A型血友病治疗,总收入为700万美元。公司已重新调整其商业化战略,目前仅覆盖三个国家,首席执行官暗示该疗法最终有可能会被剥离出BioMarin的产品组合。
除了大型跨国药企外,初创生物技术公司也受到了裁员潮的冲击。许多初创公司在面临融资困难、临床试验失败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裁员来降低运营成本。例如,Tome Biosciences在获得巨额融资后不久,就宣布了大规模裁员计划,裁员人数超过公司员工总数的绝大多数。
从裁员的原因来看,临床前资产投资放缓、专利到期、药品定价监管变化以及公司特有的挑战是主要原因。此外,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市场竞争加剧、政策收紧等因素也对药企的裁员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裁员潮持续不断,但并非所有药企都在缩减规模。一些具有强劲增长潜力和创新能力的药企仍在积极招聘和扩张。这表明,在医药市场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药企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战略,以应对市场挑战。
总体来看,2024年三季度的全球药企裁员潮再次凸显了医药市场的竞争激烈和不确定性。对于药企而言,在保持创新能力的同时,注重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至关重要。而对于员工来说,面对裁员潮也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积极寻找新的职业机会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