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牌几何
品牌几何是具有全球视野的营销知库,深受各大公司CMO和营销总监的喜爱。编辑团队每天为15万订户精选营销文章、案例、故事、知识。秉承“好奇、转化、赋能”的宗旨,与学术机构、商学院和顶尖业界公司鼎力合作,我们为了营销智慧一路践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他化自在天  ·  【亚神殿光荣榜回顾】之@铁匠铺小学徒 篇 ·  2 天前  
销售与市场  ·  湿厕纸黑马,德佑何以突出重围? ·  1 周前  
廣告狂人  ·  国庆节借势文案海报,帮你盘好了! ·  6 天前  
他化自在天  ·  《换色的三种程度》(营销艺术入门之1/Las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牌几何

从卡尔森到布兰森:如何造就卓越航空品牌?

品牌几何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4-20 14:59

正文

从香港航空到美联航事件,最近航空品牌的新闻似乎都偏向负面,在一片舆论浪潮中,我们似乎都快忘了,就在我们现在所声讨的这片天空中,亦出现过有着传奇色彩的营销天才与卓越的航空品牌,比如这位。

维珍CEO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亲自服侍乘客,与#美联航#事件形成强烈对比


既没借势黑对手,又无形中强调了自家超越客户期望的价值观。相比狂撒一腔正义感针砭时弊的评论者而言,这位营销天才的做法更令人醍醐灌顶,把人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航空品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航空品牌史上的两大烙印,

殊途同归的两位大亨


维珍(Virgin)品牌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叛逆、大胆、高调是他的标签,甚至被称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嬉皮士资本家”,不仅一手创建了维珍帝国,使其品牌认知度在英国本土达到了骇人听闻的96%,并且历久弥新。其趣味荒诞的个人特质更是毫无保留地延续到了维珍的文化中,受到年轻一代的狂热追随。


维珍创始人布兰森,他可以一言不合就坐热气球横跨大西洋;他可以因为一个输了的赌局穿上制服去反串空姐;他甚至可以在两天之内就决定从娱乐业进军航空业......似乎对于布兰森来说,任何事情都没有局限。


与其同时期相对应的另一个营销天才是前北欧航空公司CEO詹·卡尔森,与布兰森的老顽童秉性相比,他的职业生涯更像是开了挂。不仅在北欧航空的三个联营企业都呆过,而且都是在亏损严重时就任,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将其全部扭亏为盈。不到4个月,就使北欧航空成为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仅仅一年,便使其成为全球利润最高的航空公司之一。




卓越航空品牌的共性


反观当下市场的混乱局面,这两位营销天才的成绩令人拜服,成功很难模仿,但或许可以借鉴。仔细探究一下他们手下所打造出的卓越航空品牌的想通之处,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或许能够带来更为深刻的意义。


1
发现关键时刻

从文首的送饮料案例中,能感受到维珍对消费者需求的敏感度。布兰森曾形象的将维珍比喻为“跟在大企业后面抢东西吃的狗”,意即维珍是市场查漏补缺者。这一理论与卡尔森的观点如出一辙。


卡尔森发现,在乘坐航班时,每位乘客平均接触北欧航空公司5名员工。尽管每名员工每次服务旅客的时间或长或短,但至少有15秒钟是“关键时刻”,决定了公司未来的成败,即“15秒钟理论”。


2
打破传统,挑战腐朽的权威

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谈到创新与传统,或许更像是一种出位与娱乐化的精神,也出现过不少优秀Campaign如新西兰航空上魔戒的安全教育视频、时尚业+航空的养眼跨界等,但卡尔森与布兰森要说的,并不是此类阶段性的“强心剂”。


挑战传统,并不是指传播上的博眼球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卡尔森与布兰森的创新更偏向于战略上的输出,北欧航空采取的是微创新变革模式。维珍采取的是“黑马”商业模式——通过创新模式来击败业内现有的传统领先者。即从执行层的反馈来看:

维珍澳大利亚航空首创了飞机上不提供餐饮、但实行低廉票价的服务举措;

北欧航空的逆袭在于一些改变航空微小的创新,比如,让飞机准时起飞;增设服务经理,确保所有的问题就地解决,绝不带给机组人员,这也促使北欧航空成为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 


廉价、准点,这些看似非相关性的战略,都有一个贯穿着的核心——坚持客户中心,这与当下的互联网企业是相通的。品牌关注点更多的是放在经营上,而不是社会关系或权力本身。

北欧航空公司(Scandinavian Airlines Systems,SSA)

 

扁平化才是属于人文社会的生态

在外行看来,只是一个小改变,但对业内人士来说,这背后却有不少障碍,需要一个个突破,而这之中最关键的便是人的作用。从卡尔森到布兰森,他们都尤为重视一线员工的力量。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便是:

一次,一位北欧航空经济舱的乘客好奇地溜进头等舱。乘务长发现后,立即邀请他进来参观,还在驾驶舱里请他喝了一杯酒。 
这名乘客问:“你最近在这里工作有什么感想?”乘务长回答:“棒极了!就像在一家完全不同的公司一样。”乘客问:“能不能说得具体点?”乘务长说:“就像我现在带你四处参观,请你喝酒,都不用请示上级,事后也不必写报告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酒为什么少了一杯。” 


布兰森也告诉维珍总部的170名员工,他们想休多长的年假就休多长的年假——只要不影响工作。这一灵感来自美国视频流服务商Netflix,Netflix报告称,自实行这项政策以来,员工士气、创造力和生产率全面提升。


“以前,我们驾驭飞机;现在,要学会驾驭乘客。”

任何时候,当一名顾客和一项商业活动的任何一个层面发生联系,无论多么微小,都是一个形成印象的机会。换言之,品牌定义更像是一种与用户的终身关系,围绕“关系”而非“产品”创造品牌。无论是维珍颇具戏剧性的企业文化,亦或是北欧航空的微创新管理,关键都在于策划者必须有能力在你的品牌与用户之间,建立情感联系,权衡天平的两端,而非填鸭式的品牌凌霸,这或许才是当下我们需要打破的传统与创新。


布兰森在打赌输后,做了一回“空姐”


3
Social的世界里,卓越并不代表永恒

攻城容易守城难,维持长久的平衡并非易事,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随着权力的下移流动,不可控因素也随之上升。去年初,一中国女孩在维珍航空上被白人乘客骂“中国猪”后被空乘威胁她要把她赶下飞机,维珍航空深陷种族歧视的舆论之中,


Richard Branson(维珍集团CEO)在推特上,针对中国女孩说自己在维珍航空上被白人乘客骂“中国猪”后被空乘威胁她要把她赶下飞机一事发表了道歉


而北欧航空,这个曾北欧地区最大的航空公司,2012 年却濒临破产,极力挽回局面的同时也深陷数字营销与年轻化的泥沼。


北欧航空年轻化VI体系

 

尽管维珍是粉丝经济的杰出代表,北欧航空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可靠的形象,他们都曾建立起了客户的忠诚。然而,Social打破了壁垒,在万物皆可视的环境下,也令这些一度叱嚓风云的品牌们脱下了传奇的外衣。如何创造二者的平衡,或许是属于我们这个黄金时代的命题。



寻找造就卓越航空品牌的意义

从卡尔森到布兰森,他们都将品牌定义为与用户的终身关系,其实也就定义了自己与用户的终身关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自我营销,形成认知。正如布兰森成为了维珍的代名词,“布兰森永远在变化”;“布兰森就是维珍,维珍就是布兰森”,这两点认知牢牢地成为了大众心中的烙印。而卡尔森也成为了北欧航空一个辉煌的印记。


或许这一点,与当下的市场环境也是共通的。营销即是要“出人意料、超越预期”,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形象的认知。它从不属于任何以往的既定程式,过去有效的,将来未必奏效,需要不断变化、突破常规、它属于颠覆、属于创新、从本质上属于“未来”与“未知”。反观当下的局面,从自媒体到自商业再到全民Social,我们需要永远在路上 。用布兰森的一句话概括便是:


The brave may not live forever, but the cautious do not live at all. 

(勇敢者可能无法永生,但懦弱的人却无法苟活)


 文 ✎  MM酱 

 来源 ✎  品牌几何 

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否则一律视为侵权

Ref:

《企业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个模型告诉你!品牌几何Mia

《关键时刻·MOT》詹·卡尔森

《一家航空公司的微创新》

《维珍品牌为何能多元延伸而不死,还保持人格化活力?》宇见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