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3i导读:
龙湾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有可能要转给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这个消息在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炸开了锅,医生们惊愕,周边群众不解,邵敏弟也无力回答大家的困惑……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法制晚报
“我们期盼了四年多的新院马上快建好了,这时通知我们说新院要转手给别人,真的很难接受。”邵敏弟一脸愁容地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邵敏弟是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分管新院建设的副院长,最近碰到的事,把他给难住了。
龙湾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有可能要转给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这个消息在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炸开了锅,医生们惊愕,周边群众不解,邵敏弟也无力回答大家的困惑……
记者获悉,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于2014年5月经龙湾区政府审批同意立项,于2016年8月顺利结顶。之后,工程全面进入室内安装与二次装修阶段,工程总投资5.8亿元。但据了解,该工程装修、设备采购与安装已停工近两个月。
这项工程被纳入2015年龙湾区十大民生项目之一,连续四年写入龙湾区政府工作报告,按工程计划,应于2018年年初正式投入使用,但为何说停就停?
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是创建于1951年的老牌综合性医院,坐落于永中街道中央汇路1号。
在一条狭长的巷子尽头,记者看到医院的几个大字,两幢居民楼中间的这条道路,一辆救护车驶过,就占据一半多的路面。
近年来,医院各项工作发展迅速,医院设有内、外、妇产、骨伤、手外、急诊、血透、ICU8个病区,有职工556人。2016年全年门急诊63万人次,出院病人1.1万人次,业务总收入与2012年相比增长19.56%,名列温州市同级医院之首。
与此同时,医院也面临了成长的烦恼:医院用地面积及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医院住院床位不足,医院里经常人满为患,造成群众看病难……
这幢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医院门急诊大楼,只有门口一个临时搭建的预检分诊处,没有候诊区。预检分诊处护士告诉记者,“病人只能在露天排队等候诊疗,冬天要被冷风吹,夏天就要被太阳晒,经常有抱怨的,条件有限,也没办法”。
不只是病人,医院医护人员也会吐槽硬件设施:没有电梯,患者的抢救治疗受到很大的影响;医院手术室、产房、供应室、腔镜室等特殊科室建设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病房没有配套的淋浴间、中央空调管道老化漏水、病房设施破旧,存在很大的医疗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
医院骨伤科为温州市重点专科,骨伤科医生李国所在的诊室,每月他都要接诊两三千名病人,他和诊室里的医生都迫切希望,能尽快搬到新院,硬件设施的改善将更有利于救治病人。
浙江是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省份,县级公立医院的标准化建设和发展是深化医疗改革的切实举措。
龙湾区委、区政府积极顺应群众对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迫切需求,经过专家科学全面的论证,区规划、土地、财政、卫生等部门多次的专题商讨研究,认为第一医院实行迁建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符合龙湾区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布局,有利于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2013年2月1日,龙湾区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同意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按三乙医院标准建设,新院床位500张,项目选址在龙湾区海滨片控规YB-bb01-010地块,具体为永中街道蓝浦路以东,瓯海大道以北。
作为民生服务工程,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龙湾区均把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的迁建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并经龙湾区人大代表表决通过。
在各方的重视和努力下,第一医院新院于2015年4月破土动工,现已结顶并进入装修阶段。
邵敏弟介绍说,“全体员工为之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各个科室、各个部门外出参观,对照规范要求对新院建设一遍遍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方案、流程设计等,对医院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医院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新院迁建的各项筹备工作”。
福建人老肖就在项目对面开一个小卖铺,这三年多,他一路见证着这个工程一点点从动土到结顶,之前工地上人来人往,现在出入的人稀稀拉拉。他也希望医院能尽快建好,这样医院开业,人流量大,他的生意能够尽快兴隆起来。
这项年年受到区政府关注、本应顺利推进的民生工程,最近却让第一医院的医生坐不住了。
有消息传来,迁建工程结顶已一年多,但最近突然说停工就停了,原因是工程转让给另外一家医院。
记者多方求证获悉,工程转让不是空穴来风,有关部门确实已有动议。
工程转让,对医院、医生与群众有何影响?
医生刘星球说,“新院是按照我们之前提出的意见设计的,周边老百姓都知道这个地方是为我们医院新建的,如果转手给别人,对我们影响很大,周边老百姓会误以为我们不是公立医院”。
护士张飞飞说,“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我们对新院的期待很高,新院交通便利、条件好,之前报纸也登过的呀,怎么说转就转给别人了呢”?
作为工程的业主方,龙湾区卫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日和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说,“工程事实上并没有停工,而是因种种工作原因,推进进度放缓了”。
按原工程计划要求,新院的建设工期已滞后10个月左右,根据施工方预算,工期滞后引起增加费用每月230万元左右。
项目工地的门卫姓汤,来自永嘉,自工程动工就开始入驻,每天工作到晚上九点关门,他也听说了项目转让的消息,“项目转让给谁我也管不了,但希望医院能快点建起来”。
新建医院,走完这些程序,真是要扒一层皮!
时至当下,社会办医大家叫得最响的一件事儿就是“非禁即入”,简化审批流程。
比如:由过去的“先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再办工商执照”,改为“先办工商执照、后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超前的地方,比如深圳市还取消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批中对医疗机构数量、距离的限制。广东省还提出,可以同时办理土地、规划、医疗机构许可程序,以减少流程上浪费的时间。
尽管如此,要想从无到有新建一个三级医院,全部完成土地、规划、环保、人防、消防、医保等审批,依然需要4~5年的持久战。
“已经快被折磨死了。走完这一遭,能把人扒层皮。”西南地区A医院的苏明(应对方要求化名)先生告诉我们。在新建医院的过程中,他全程参与了整个流程的申请,“我们2010年就开始走土地审批,到了2015年才开业。开业一段时间也没有医保。”
好戏在后头
No1土地
新建一家医院需要从得到土地开始。
目前,社会新建医院可以使用医疗用地或者商业用地。从成本和支出的角度,拿到医疗用地是最优的选择,可在土地价格、水、电费等方面节省一大批开支。
就医疗用地来说,医院取得土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划拨土地,一种是出让土地。公立医院大多数为政府划拨土地,民营医院大多数为出让土地。
医疗用地出让的程序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协议出让,办医方和上级土地局协商好后签订土地协议,不需要公开,但是需上一级批准,在上级批准过程中,协议出让的方式有可能会被否决。二是公开挂牌,任何机构和个人,包括公立医院都可竞争这块土地,国土交易中心需要公示一段时间,比如30天。
“挂牌就是公开竞争,任何公司都可以拿到用地。这意味着,有可能被别人抢走。单单是土地,从走流程开始到结束,就花了2年的时间。这还算流程比较快的,如果中间遇到竞争,或者不可控的情况,时间会更长。”苏明说。
假如医院有幸拿到了土地,还需要缴纳保证金。通常,保证金额和土地金额相当。比如,假如这块医疗用地需要5000万,那么办医者需要先交纳5000万的保证金,再缴纳5000万的土地款,之后对方再退回保证金。这意味着,办医者要至少准备出双份资金。
No2环评
在医院拿到土地后、取得规划之前,医院就可以做环评准备了,内容涉及到污水处理、放射等等。“大概需要6个月的时间,报告几乎是一本厚厚的书,相对比较顺利,给中介的评估费大概花了十几万。”苏明先生说。
No3规划和施工
同时,医院的规划方案可以在申请土地的时候,交给规划局过会。主要是看选址合不合适,比如建筑间距、建筑密度、限高、容积率等等(依据当地“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一般在法定时限内能完成,不算复杂。
办医者需要申请“项目选址意见书”(比如,法定时限是15~20个工作日),之后再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一般为7个工作日)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一般为7个工作日),如果办医者的资料准备足够充分,在法定时限内可以办理完手续。
施工图审批的单位是住建局,施工图可能会经过反复修改,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施工图过后,医院还要再请人做深化施工图,完成医院改造。
“这样做是为了省钱,施工图请外面的,深化施工图请省里的,否则这个成本要增加一倍。”苏明说。
嘛事儿?
No4人防和消防
这些程序里,最让人头疼的是人防工程。人防工程最大的问题是信息透明度的问题,主管单位为“人民防空办公室”(简称“人防办”),施工图需由指定的设计院来完成。
“人防,这是所有程序里最麻烦的一个了。对方承认我们委托的设计院有设计资质,但又说图纸保密,最后还是找了省人防设计院,只有这个单位有资格。反反复复,我们不仅多花了40多万,而且时间拖了很久,前前后后花了1年的时间。”苏明告诉我们。
接下来是消防。新医院做消防,不免要进行修改,大约花费6个月的时间。“消防不需要单独支付设计费,已经包含在医院整体设计里面了。”苏明说。
No5执业许可和工商
影响医院开业最关键的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我们了解到,从准备材料到资格证审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大约需2个月时间。
大多数地方,还是按照1994年颁发的《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进行审批的。一般是由卫生监督所负责检查,医政医管部门负责最后盖章审批,法定时限各地不同,一般为30天。
对医院来说,最痛苦的是不是30天左右的流程审批时间,而是前期改造。
“想办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必须按照三级医院的管理办法招聘人、进行科室设置、购买各类大大小小的设备。”苏明说。
查阅《医疗机构管理办法》,三级综合医院床位至少要500张以上,至少需要设置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麻醉科、康复科和预防保健科。
医技科室的话,必须设置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核医学科、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等等。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为了达标必须建这些科室、招聘人才。但是大家都明白,有些科室,并不符合我们院内的专科发展方向,为什么我样样都要配齐呢?”苏明说。
不过好的一点是,许多地方已经去掉了医疗机构执业审批资质时,城市医院数量和医院距离之间的限制。
工商注册目前比较简单,医疗机构审批已改为后置审批。工商注册完成之后,再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法定程序内一般能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