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arlETF
做趋势的仆人,财富的主人。掌握99%不知道的投资知识,成为1%的投资赢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生资本论  ·  国家下决心出重手,千万别跟时代对着干 ·  昨天  
兴证资产管理  ·  兴证资管 | 每周市场观点 ·  昨天  
心禅道  ·  投资#789 ... ·  2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89 ... ·  2 天前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2月22-23日,企业出海防骗指南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arlETF

千亿 “耐心资本”护航,首支可月月分红的低费率红利ETF或成“新宠”

EarlETF  · 公众号  · 投资  · 2025-02-10 07:30

主要观点总结

一系列旨在吸引长期资金入市的新政策密集落地,对A股市场意义重大。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是红利板块,除了A股红利,港股市场的“高股息板块”也会感受到政策的外溢效应。东吴证券测算显示,许多长期资金的权益投资比率提高,能为市场带来大量增量资金。此外,非银行金融和TMT等高弹性板块也会受益。港股红利低波ETF作为一种创新型产品主打稳定性,吸引了众多关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政密集落地对A股市场意义重大。

长期资金入市带来稳定因子,推动市场变局。

关键观点2: 红利板块是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权益投资比率提高,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关键观点3: 港股红利板块受益于政策外溢效应。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与传统港股红利指数相比表现优异。

关键观点4: 红利风格走强助推市场分化格局形成。

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推动红利风格走强,被动化进程助推市场大小盘分化格局的形成。

关键观点5: 港股红利低波ETF成为市场新宠。

该ETF主打稳定性,具备低费率、极致低估值、高股息等特点,成为食息族的新选择。


正文

节前,一系列旨在吸引长期资金入市的新政策密集落地。这一“组合拳”对以散户为主的A股无疑意义深远。长期以来,A股市场的大起大落,很大程度上与缺乏稳定的长期资金支持有关。此番政策调整,为市场注入了更多的长期稳定因子。

不过,这些资金虽是“及时雨”,但并非雨露均沾。具体来说,红利板块是政策的直接受益者。然而,除了A股红利,港股市场的“高股息板块”也会感受到政策的外溢效应。

险资入市,红利受益

“长钱”开闸,市场迎来变局!

本次推动长期资本入市的组合拳中,最受市场关注的,莫过于入市规模上的“硬约束”,《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

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资金要加大权益投资比例:1) 保险资金,要求每年新增保费的 30%用于投资 A 股,这有望每年为 A 股市场带来千亿规模的增量资金。2)养老金,提出要加大委托基金投资规模;3)社保基金,要求提升股票类资产的投资比例;4)公募基金,发布会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 股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 10%。

这个硬约束,力度不可谓不猛。

要知道,从东吴证券此前的统计来看,险资的权益投资比率,长期是低于 15%的。此次新增资金要提升至 30%,显然是大踏步前进。

image-20250125175158145

东吴证券也测算了,许多长期资金的权益投资比率提高 1 个百分点,就能为市场带来 4400 亿元的增量资金。

image-20250125175311357

当然,这笔资金,对 A股整体显然不会是雨露均沾。基于会计准则等原因,红利板块必然是受益者。下文是东吴证券的相关分析:

助推大盘 / 红利风格走强。 1 )从长期趋势来看,被动化进程助推了市场大小盘分化格局的形成。本质在于:大盘股一方面受益于龙头竞争优势,相关 ETF 吸引力更强;另一方面也更容易纳入多个指数中被“多重叠加配置”;而小盘股由于被较少指数所涵盖,容易被被动资金忽略。 2 )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将推动红利风格走强。在地产景气回落、地方财政转型的背景下,地方债、城投债等高票息资产供给减少;“手工补息”叫停以及自律机制的构建疏通了存款利率下行的堵点;权益市场上景气资产缺位,获取超额回报的难度加大。国债收益率回落导致稳定收益难以覆盖机构负债端的成本,而具备稳定分红能力、能作为债券“替代品”的红利资产展现出吸引力,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后将抬升红利资产的估值中枢。

对于红利板块的受益,中信建投的研报也有类似的观点: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式落地,每年有望为A 股增加超千亿增量资金,从长期看,大规模险资入市利好银行等高股息板块估值提升。从短期看,资本市场活跃利好非银行金融和TMT 等高弹性板块。关注行业:非银金融、银行、电子、通信、有色、建筑、食品等。

A股受益,港股红利板块也不甘落后

虽然本次的政策,直接指向 A股。

但考虑到许多重要的上市公司,尤其是红利股往往是 AH股,在 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所以比价效应会成为一道联通 A股和 H股价格的通道。

而度量这一通道的直观指标,自然是恒生AH股溢价指数,这一指数代表 A股相对 H股整体的溢价水平,140 点代表溢价 40%。从下图可以看到,过去数年,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一般稳定在 135 点到 150 点之间,A股和 H股之间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

img

这意味着,若未来 A股红利股上涨,那么水涨船高之下,港股中的高股息板块也会受益,水涨船高。事实上,在推动长期资金入市的消息出现后,恒生AH股溢价指数是向下的,H股的表现更积极。

港股红利低波ETF:食息族的新选择

“高息指数,再低波一点会怎样?”

聊起港股红利投资,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指数和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指数是传统代表。近期,关注已久的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SH) 也终于上市交易,这一创新型产品主打稳定性,吸引了众多“食息族”的关注。

下表是笔者对这三个指数编制规则的对比,一定程度上,港股红利低波 ETF(520550.SH)跟踪的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可以视为较早诞生的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的“低波优化版”,比如增加了日均成交大于 2000 万元的要求,比如增加了权重上限 5%的约束,当然最重要的是按照股息率选出 75 只备选股,然后在基于波动率选出最低的 50 只。所以本质上是先红利后低波的两段式筛选规则。

image-20250208232525954

这种不同的编制规则,会为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带来一点差异化。

下图是任一指数权重超过 5%的行业对比,可以看到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在银行和非银金融和食品饮料上有比较高的权重暴露,这点与另外两个还是有比较显著的差别。

image-20250208232702128

同时从市值分布来看,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也相对更下沉一些,尤其是在 100 至 500 亿元和 100 亿元以下的区域,所以其筛选规则中对于日均成交额要加上超过 2000 万元的约束,应该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

image-20250208232712647

异质性很重要

“异质性不是坏事,它是红利配置的锦上添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