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朝阳群众可靠情报,
在朝阳大悦城新开了一条
隐藏的美食街
,
求豆麻袋,商场里的美食街?
不就是一张饭卡吃百家饭的食堂么?
比如这样:
直到小编亲身探访,
才感觉自己too young too naive了,
因为这画风,和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
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风格,
弧旋漫坡的结构设计,
随着弥漫的仙气,还真挺富有诗情画意的。
错落分布的餐厅也都是百里挑一的大咖,
就
10
家,却都是
米其林
和
胡同里的老店
,
而人均却只有
150元
,吃到的都是硬货。
(待我随后一一道来)
这就是朝阳大悦城
6F&7F
的匠心慢食空间
拾间
,
可能是北京现在商场里逼格最高的食街,
据说无数美食店真是
挤破头
也进不来啊。
还记得北京唯一的和牛涮锅者火吗?
以烧肉的逻辑和部位切分来做的锅物,
从三里屯隐蔽的临街店一路火到商场里,
并定制了全新的专属店铺——
者火·善造
。
这里结合了
者火
与子品牌
肉入魂
的精髓,
依然围绕着高品质的和牛做成套餐形式,
肉类上臻选
优质黑毛牛
和
澳洲和牛
,
而“善造”在价格上则
更加亲民
。
从M3+的安格斯肩肉到M9的和牛上脑,
口感一级棒,或Q弹有力,或入口即化,
粘锅蛋液或秘制肉汁,好吃到想哭出来。
套餐的锅物包含各种菇子鱼丸和海物饼等,
所有的套餐野菜都可以
无限续!
汤底全部自己熬煮,除了涮涮锅和寿喜锅,
一定要试试只有这里才有的“
善造·一番
”,
以昆布柴鱼高汤融合了日式拉面的高汤,
即符合日式逻辑,又更适合华人口味。
要说河魨专门店,我只服这家,
在这吃到的河魨刺都会用专用机器剔掉,
做法上结合了所有你能想到的中日韩西的做法,
从里到外就没有不能吃的。
每条河魨
只有18%的部分
可以做成刺身,
晶莹透明的颜色和清澈的口感一般一口难忘,
裹上小葱段,蘸上日式柠檬醋,此生无憾了!
而其它部位,鱼皮拌沙拉、鱼骨用来炸、
鱼脊和肉还能做火锅,最后再煮成粥,
真是吃到连渣儿都不剩啊。
这里的河魨以等级最高的红鳍东方鲀为主,
总经理亲自参与编写了国家河魨养殖行业标准,
还出口日本,并占据着同类品种
60%
的市场,
这个可厉害了!
与整条徽派风食街最搭配的恐怕就是这里了,
“梦回徽州”是杨记兴为拾间定制的高端品牌,
走进餐厅好似巍峨黄山、西递美景萦绕在身边,
拥有超过三成不同于“杨记兴”老店的全新菜品。
传统红烧臭鳜鱼-徽菜最具代表的菜系,
曾两次登上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
当然也是这里必吃的一道硬菜。
采用活鱼腌制、可
不是用的臭豆腐
,
臭鳜鱼夏天最贵,也正是肥美的时候。
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安徽“肉夹馍”,
就喜欢这种简单粗暴中透着文雅的。
“梦回徽州”还根据时令定制菜品,
每一道时令菜品都从安徽空运到北京。
味道绝对靠谱儿!
觅十是一家主打
中西融合创意菜
的餐厅,
既有西餐的
低温慢煮
,也不乏中餐的
酸甜苦咸
,
小编最偏爱这种时常会带来惊喜的餐厅,
这里定期会邀请全世界的名厨来做主厨菜单,
无论是胡同口消失许久的肘子香气,
还是来自永远地中海的意大利美食,
都可能吃的到哦。
所以很多菜品也都是迷之画风,玩味十足,
起初我以为这是一块大肋排,一口咬下去,
居然是汁水饱满、肉质滑嫩的金枪鱼。
最后知道真相的我(好吃到)眼泪流下来。
这道椒麻上汤鲈鱼则是满满的米其林风,
用指天椒与多种蔬菜熬制麻辣上汤,
取代了传统由辣油提味的做法,
层次丰富,还有很棒的藤椒口感。
这家从胡同深处挖来的大咖,
居然只是一家朴素清新的家庭面档。
可是吃过后可以负责任地说,香疯了!
15㎡
的地方大家只能倚坐在吧台,
而这也让整个的制作过程一览无余,
每一碗面条都用小锅烹饪,劲道顺口,
只用新鲜蔬菜和最好的配料,没有半成品,
别看是一家小面档,却讲究着不时不食,
在老板手写的菜单上,有4款经典面食
此外还有一款每15天就更换的节气面,
每次来都可能不一样,还有点儿小期待呢。
吃完面,来上一碗杏仁豆腐,
正确地打开方式是要用舌头去顶,
杏仁香、豆香、奶香浓郁,丝丝入滑,
这么好吃,一看就不是正经卖面条的。
对于不太能吃辣的小编,湘菜真是又爱又恨,
好像每家湘菜馆都在用辣度跟川菜叫板。
直到我第一次走到这里,才明白了什么叫
“喜欢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在湘菜基础上多元融合、层次烹饪、适口调味,
保留了古法的做法,却没有那么的重口味。
太初对剁椒鱼头进行了改良,剁椒是
自家制作
,
制作工艺借鉴拆烩鲢鱼头,
对鱼骨进行了精细的剔骨加工。
太初排骨做法也是独树一帜,用上好的纯肋排,
从盘装改为小罐装,制作过程中不加任何配料,
烧足
两个半小时
,肉质细嫩鲜香。
吃辣了也别担心,店里还有特制甜品,
能非常好地中和辣度,简直太贴心了!
蟹逅是潮粥荟专门为“拾间”打造的定制版店铺,
以潮汕砂锅粥、特色潮州菜和特色小吃等为主,
听说团队每年都会飞去潮汕考察,寻找好味道。
起初朋友跟我说这是一个喝粥的地儿我还不信,
清新而有质感的南洋风,加上垂坠的满屋绿植,
我还在想一会儿是点摩卡还是拿铁呢。
膏蟹粥在潮汕砂锅粥里面是
最为经典的一款
。
选用东北肥仔米和当日采买的鲜活海鲜,
在红泥砂锅中搭配高汤,生米明火烹制,
全程不停搅拌,绵密柔滑的口感,鲜香四溢。
潮粥荟•蟹逅还为拾间
全新研发了20%的菜品
,
招牌黑叉烧、油泡咸带鱼、生啫系列菜品,
既是下酒菜,也是美味的佐粥神奇啊,
有很多当地特色菜在北京一般都吃不到哦。
鳗步一直以亲民的鳗鱼饭作为小编的日常店,
而作为第6家分店,在保持一贯的平民路线时,
则请来了米其林星级大师研发并设计菜品。
正宗关西制法的名古屋鳗鱼饭,
选用鲜活的河鳗现杀现烤,
一鱼三吃也只有在拾间店才有。
除了招牌的鳗鱼,
还有很多
平民化的怀石风格料理
,
以及创意十足的北美风卷物,同样亲民。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吃货,先来科普一下,
苏帮 ”意指苏帮菜,“袁 ”指清代袁枚。
苏帮袁菜品源起清代袁枚著作的《随园食单》。
色香味形自然充分体现了随园特色,
而摆盘和器皿上则有了几分现代的洋气。
每一个器皿的使用都不会超过3道菜。
菜品既有
官府菜之贵气
,也有集
淮阳菜之文气
,
早就听说这里对菜品的原料和出品非常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