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北京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对部分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北京市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基础上,平谷区成功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北京在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专业物流服务能力、加强互联互通等方面持续发力,强化枢纽功能,发展枢纽经济。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京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取得新成效。
北京在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专业物流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包括顺义片区和大兴片区的建设进展,以及平谷区成功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情况。
关键观点2: 北京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总体规划面积及关键项目进展。
北京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总体规划面积约10.3平方公里,包括顺义片区和大兴片区。目前,多个项目已经建成投运,例如顺义片区国内货站作业面积已达一定规模,未来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观点3: 北京专业物流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北京已经形成了以邮政快递物流、冷链物流等专业物流为主的业态集群,并不断提升专业物流服务能力。例如,顺义片区已经满足了冰鲜食品、药品试剂等分类存储的需求,并获得了进口商品口岸的资质。
关键观点4: 北京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北京围绕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建立了国际航空直达中转、国际空铁联运等干线运输服务。同时,通过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不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正文
国家物流枢纽是重要的物流资源配置中心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是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在集聚整合各类物流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按照“结合实际、动态调整、有进有退”原则,对部分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北京市在2020年成功入选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基础上,平谷区成功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
今日
发改君将带大家盘一盘
北京推进国家物流枢纽的
总体情况和建设进展
↓↓↓
北京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总体规划面积
10.3平方公里
,包含以首都国际机场为核心的顺义片区和以大兴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大兴片区。
顺义片区
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涵盖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和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部分区域。
大兴片区
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包括口岸功能区、保税功能区以及非保税功能区等。
自2020年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以来,北京市在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专业物流服务能力、加强互联互通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强化枢纽功能,发展枢纽经济。
顺义片区国内、国际货站作业面积25.1万平方米,已建成仓储设施建筑面积超90万平方米,可提供口岸物流、保税物流、国内仓配等一站式服务。天竺综合保税区建成航空普货口岸、国际快件口岸、国家五类指定进口商品口岸、跨境电商直邮口岸。2024年,开工建设首都机场国内航空货运站,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年货物处理能力预计达50万吨,
有效提升货运周转效率。
大兴片区2024年实现国际货代库、京东智能产业园、顺丰华北智慧物流总部基地等多个项目建成投运
,已建成货运仓储设施约85万平方米。
顺利完成大兴机场综保区二期验收,实现全域封关、口岸功能区与保税功能区高效联动,有效提升保税研发、保税加工、保税贸易等业务综合承载力。
顺义片区已形成以邮政快递物流、冷链物流等专业物流为主的业态集群。首都国际机场已入驻联邦快递、DHL、顺丰、邮政速递等多家知名企业、近百家航空公司和货代物流企业,冷冻库、冷藏库及保鲜库10余个,可同时满足冰鲜食品、药品试剂、化工产品的分类存储。此外,已获批植物种苗、进口肉类与进口冰鲜等商品进口口岸的资质,为发展冷链物流提供了基础支撑。
大兴片区聚焦生物医药、跨境电商、冷链物流、航空器材等领域加快提升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引入盛世华人、中健云康等专业医药物流企业,加快建设符合GSP标准的药械仓储设施。首次开通跨境电商保税备货出口模式。成功获批食用水生动物、植物种苗、水果口岸。
围绕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北京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以欧洲、美洲、澳洲、亚洲、非洲等主要货运周转地为一级节点,依托二百余条国际航空货运干线通道,建立了国际航空直达中转、国际空铁联运等干线运输服务。
2025年1月份,北京两场航空货邮吞吐量为15.87万吨,同比增长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