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友发
来源
丨新商业情报NBT
新商业情报NBT
(ID:newbusinesstrend)
近日发现,抖音正在内测连线功能,点击连线,就能够随机匹配一位其他用户进行实时的视频聊天。此外抖音也在低栏增加了熟人板块,来提高好友页面的权重。
1V1的随机视频连线和熟人关系的积极延伸,将会是字节跳动新一轮社交实验的两条并行轨道。连线是其中的重头戏,它不同于字节跳动过去以多闪为代表的短视频社交思路,也可以和移动互联网曾经发生的实时视频和声音社交创业潮形成对话。
连线:用户建立社交的前站
连线功能目前只对部分用户每日限时开放。连线的入口在抖音内容发布页右下角,原本“开直播”功能的位置。在用户授予摄像头权限的情况下,点击后会开启前置摄像头进行视频连线。
使用连线功能前需进行实名认证,包括真实姓名、手机号码和面部特征信息。
抖音利用芝麻信用的服务进行实名校验,自身并不收集用户面部信息。抖音也不会根据实名认证信息来进行连线匹配。
官方信息显示,连线匹配的根据是用户个人主页填写的公开资料、抖音的使用日志信息以及所在城市。
抖音强调不会未经用户授权而获取、使用这些信息。
对于在个人主页填写的公开资料,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调整,平台还指出,未成年人不得参与连线活动。
连线目前来看是用户建立社交关系的前站。
连线过程中,信息栏只展示用户的头像、主页公开资料和所在城市,而不会展示最关键的昵称。连线结束后,如果连线用户希望做进一步了解,可以在连线助手中发出申请,双方都点击想继续了解之后,可以在消息列表中找到对方。
连线内测不久,一部分抖音用户首页底部的同城变为熟人,同城则被挪到页面顶部。
熟人页面中将显示抖音互关好友或可能认识的人发布的短视频。点击页面左上角的添加好友符号,能够进入原本个人主页中的“+好友”页,分为熟人列表和发现熟人两部分,熟人列表显示互相关注的好友,发现熟人则通过关注自己的人、通讯录和共同好友来进行好友推荐。
两项改变共同构成抖音沉淀平台内社交关系的新尝试。
连线瞄准的是陌生人社交,模式类似于曾流行一时的实时视频软件。实时视频社交在2016年下半年逐渐进入主流视野,并诞生了Tiki、Monkey、HOLLA等产品,陌陌2017年也上线了一对一视频聊天功能「快聊 」。这类产品主打随机匹配的1对1视频聊天服务,通过算法用标签快速匹配用户。
实时视频的难点在于精准匹配,
HOLLA的经验是通过更深度的兴趣标签而不仅是颜值进行匹配,并归纳了“LGBT”“权利的游戏”“达人秀”“TEEN(13-19岁)”等四大标签范畴。对沉淀了大量用户数据,并有字节跳动算法积累的抖音来说,形成标签并不困难,从什么维度来匹配用户将会是关键。
作为独立产品的实时视频社交风口在国内没有吹起来,一对一视频匹配带来的尴尬感很难消除,即便增加了游戏、面具、限时等功能,也难以支撑起开发者的社交野心。但实时视频仍在陌陌、比心等社区作为刺激用户活跃度的重要功能存在。
对抖音来说,随机的视频连线匹配类似于微信早期的摇一摇和附近的人,
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社交场景,建立陌生人社交的可能,并有助于在用户中建立抖音的社交心智。联系熟人页面权重的提高,延续了多闪的冷启动方式,通过通讯录和共同好友来进行社交网络的积极延伸。二者共同搭建了抖音生态中的基础社交层。
连线在社交上有更多可能性
连线的推出体现了抖音社交思路的改变。
流量玩法出身的抖音一直希望填补社交短板,用户使用抖音以刷为主,信息流的呈现模式弱化了评论区的交流
。用户之间更多呈现为短视频或者直播的看与被看,这既不利于社区流量的沉淀,也阻碍了C端付费的展开。
2018年推出的多闪是字节跳动第一波社交尝试,这时公司希望依托短视频和抖音的用户沉淀建立亲密关系,用户交互的形式是拍摄、观看和发送短视频。这项实验并不顺利,多闪一度与旗下的相机软件「Faceu激萌」合并,试图增强可玩性。2019年出现不少“短视频+社交”的视频社交的产品,但都没有泛起太大水花。
抖音并没有就此放弃社交。之前第三方开发的“即刻投票”小程序的火爆证明了用户的社交潜力。很多用户通过投票在游戏、明星和网文等兴趣圈展开讨论。据鞭牛士3月22日报道,多闪的独立app近日被重新定位为「抖音好友视频朋友圈」,并且新增“好友在看”(短视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