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销售与市场
《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关注中国市场发展趋势,致力为中国企业指引方向,提供最先进的营销理念与实务方法工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廣告狂人  ·  格力改名,市场部天塌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销售与市场

羡慕别人有气场?来,按照下面十条去做就行了!

销售与市场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1-24 21:59

正文

点击订阅



气场的修炼是过程训练。你不仅要知道“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朝那个方向努力”,身体力行。不要等成专家了才去做,直接去做,做着做着,就成专家了。





气场的修炼有技术和方法。以下是几个心得,抛砖引玉,分享给你。

1、一双好鞋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了。

看人先看鞋。一双好鞋可能胜过一套西装;而如果你穿着一双脏兮兮的篮球鞋去参加面试,很难谈什么气场了。

2、发型合适

我个人欣赏不来某些日韩明星的发型。太拖沓文艺,不仅打理费神,也不会带来任何面试的帮助。公司找的是能干活的员工,而不是潮流明星。

一个干练精神的发型,清清爽爽,即使一句话不讲,也能让人眼前一亮,留下一个好印象。

当然,这个建议仅适用于男性。姑娘可别误解了我的意思,去理了个圆寸。

3、语速控制

许多人有语速偏快的习惯,稍加训练和调整,就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语速适中有几个好处:一、能够帮助起范,显得从容不迫,且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二、有时间斟酌思考,能够“边想边说”,而不是一通机关枪乱扫;三、对方更容易理解。

4、更有逻辑

逻辑思维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但通过短期的针对性训练,使得“看上去更有逻辑”,还是有可能的。简单说两点:

一个是“先说结论,再说论据”。

用中学语文的话说,叫“总分式”。这样的好处是,对方能迅速抓到你的点,然后用论据填充丰满,避免“铺垫过长”和“偏离主题”的问题。

一个是“话题分解”。

你要表达一个意思,一整坨扔过去,对方觉得不知所云,“剪不断理还乱”。那你清理一下,把这一坨分成几条,每一条对应一个小论点或小主题,对方更容易抓住你的意思。此外,序号式的表述方式(即,一二三四),本身也更容易产生“娓娓道来、更有逻辑”的感觉。

推荐一本书,《金字塔原理》,讲的是思考、说话和写字的逻辑。并不是生动有趣的一本书,但绝对值得反复阅读。

5、言简意赅

有一个朋友说话,言简意赅,一针见血,“一口唾沫一颗钉”。跟他聊天是享受,如沐春风,很有味道。

审视你的表达,去掉其中的小词:“这个”、“然后”、“结果”、“啊”、“呃”……这些都叫“水词”:去掉不会影响理解,存在则会让表达显得拖沓,稀释气场。

郭德纲的表达是有功夫的,看他说话干净简练,起承转合从不拖泥带水;《奇葩说》里的黄执中,语言凝练,娓娓道来,几乎每个发言都可以翻出来作为学习材料(相比之下,范湉湉、艾力老师就……)。

有一个小的训练方法:对着微信说话,发给自己听,以此来训练。你会看到很多的提升空间。

6、淡定从容

你要明白,“有激情,有张力”和“咋咋呼呼”不是一件事。

在面试的时候:不要一惊一乍,不要疯疯癫癫,不要放肆大笑,不要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你可能觉得这样会有趣,但面试官在皱眉的同时,给你打上了“不靠谱”的标签。他不是来找朋友的,而是来找员工的,有了事情他可不敢托付给你。

淡定的第一印象,能给人“靠谱”的感觉,这于事情有益的。还记得《面试的气场》里,苗翠花砸碎的那几十个花瓶么?

7、自信心

看《非你莫属》,有一个求职者上来给张绍刚鞠了个深深的90度的躬。

不了解这位求职者的基本面,但这个不太自信的举动不会被张绍刚老师忽略。果然,他被张老师无情地蹂躏了。最后,紧张压力之下,表现惨不忍睹。

保持谦虚是对的,但过度谦卑会伤害到你——这会让对方轻视你,你会被理解成“怯懦”、“没见过世面”或“没有实力”。面试如此,工作、生意亦然。

不卑不亢永远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词汇,但它值得你去持续地修炼。它是良好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8、干净整洁

如果以上,都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那就争取做到一点:干净整洁。

不要满面油光、蓬头垢面;不要带着头皮屑去面试;穿着干净熨帖的衣服;修剪你的手指甲……

一个干净的形象,会令人舒服;而一个邋遢的形象,很难给人留下好印象,面试的结局也可想而知。

9、因人而异

“沉稳厚重、不动如山”是好气场;“聪明才辩、激情四射”是好气场;“和风细雨、掰开揉碎”也是好的气场。

天下武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运用好坏的区别。

可以吸收他人的技术,但不要照抄他人的体系。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形成自己的气场风格,才是聪明人所为。

10、身体力行

最后,我想说的是:气场的修炼是过程训练。

你不仅要知道“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朝那个方向努力”,身体力行。训练你的说话谈吐、举手投足,直至成为下意识的习惯。

不要等成专家了才去做,直接去做,做着做着,就成专家了。


来源:菜刀少爷(ID: MrCaiDao)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