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周国平
介绍信息 一、首发周国平的新作品或者其部分内容; 二、摘编周国平以前作品中的文字; 三、转载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上对周国平的评论; 四、周国平与网友们互动,对评论和留言予以回应; 五、报道周国平的社会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N+白菜  ·  春风十里,因你而暖。 ·  2 天前  
深夜书屋  ·  翻烂这本书,普通人的逆袭之路❗ ·  2 天前  
洞见  ·  世间最好的养生:能量内敛 ·  5 天前  
读书杂志  ·  中读年卡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周国平

读书这件小事

周国平  · 公众号  · 美文  · 2016-10-08 17:55

正文




说到读书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一本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艾德勒,曾任《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五版的总编辑。这本书里有一章叫“公正地评断一本书”,文中说:“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意思很简单,一本书你起码得看过,得懂它说什么,你才能够去判断我赞不赞成、同不同意、书写得好不好、是不是废话等等。


我们好辩,而好辩时往往是为了胜利、为了赢而辩,忽略了辩论的根本出发点。这本书引了亚里士多德《诗学》里提到的一段话:“其实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为了追求真理,要毁掉一些我们内心最亲近的事物,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哲学家或热爱智慧的人更是如此。因为纵使双方是挚友,我们对真理的虔诚却是超越友谊的。”这句话跟亚里士多德另一句名言呼应:“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给了我们一个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忠告,大家通常以为辩论是以赢为目标,却没想到辩论真正的目的是要学习真理。所以读书首先要有一种谦卑的态度,这个谦卑不是要放下自己,完全泯灭自己的意见,而是要重新想到什么叫读书,什么是学习。


这本书将读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你从阅读里面获得一些和原先熟知的事物相类似的新资讯,这并不困难。一个人如果对美国历史有所了解,他只要随便翻一些相关内容的书,对他来讲都很容易理解,只是增加了新的资料,那些资料并没有动摇原来理解事物的框架。


或许第二种阅读才是最重要的学习,以一开始不相等的理解程度为基础开始看书。“在对一本书的理解力上,作者一定要比读者来得‘高杆’,写书时一定要用可读的形式传达他有而读者所无的洞见。其次,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虽然不能说全盘了解,但总是要达到与作者相当的程度。”


我在香港教课的时候经常布置一些功课作业,我发现很多学生遇到一些看不懂的书或文章就会说作者太糟糕,很差劲,写的东西根本看不懂。他们从来不去怀疑到底是作者写得糟还是自己的理解程度不够。如果是自己理解能力的问题就不应该躲避,应该想办法看懂它。所谓学习就是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如果我们读书只是读我们已经知道和懂得的东西,那何为学习呢?


很多人都想知道读书怎样才能读得快一点儿。可最重要的事不是怎样读得快,而是要知道用什么样的速度去读什么样的书。换句话说,应该为不同种类的阅读选择恰当的速度。比如琼瑶的爱情小说,我们是像看一部电影一样迅速而轻松地把它看完还是像研究《红楼梦》那样透彻地读完?


两者所花的时间跟气力完全不同,就看你觉得值不值。不是说有的书就只能快快地读,有的书就应该细心阅读,这要取决于你的目的。假如你只是娱乐休闲,你很轻松地翻阅一下琼瑶的书是无所谓的;假如你是一个学者,现在要研究琼瑶的爱情小说,研究里面的主题,很可能你得像对待一本学术著作一样仔细阅读,要做笔记,要画线,要钻进去看。任何时候都要搞清楚,作为读者,我们是主动的,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目的,知道自己看书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有不同的目的就有不同的方法,进而有不同的阅读模式。同一本书可以很迅速很简略地读,也可以很认真很细致地读。这种把阅读层次区分出来的想法就是莫提默•艾德勒与查理•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最了不起的说法。当然,这样的说法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讲过,不足为奇。可这本书的好处是充满了细节,可以作为学习阅读方法的工具书。


很多人追求阅读的速度,这本书不会教你速读,它教你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掌握一本书的梗概。如果你的阅读层次只是想知道一本书大概说了些什么,不需要太深入,还是有方法的。书里把阅读分成四个层次,如何略读一本书其实并不困难。我们可以试试买回一本书之后先看书名,搞清楚这个书是关于什么的。再看作者的背景是什么样的,假如一个经济学家写经济学著作是很相称的,如果一个经济学家写小说,似乎也很特别,于是你脑子里有了一个预期。继续往下,看目录,为的是理解整本书的结构,请注意,永远都要主动。这时候你应该问自己,这本书的结构是怎样的?然后尝试在目录里面找出他的结构、大纲、梗概。接下来再看序言或是导论,也可能在书的最后面,如果是学术著作或非文学性著作,后面可能还会有索引,你看看里面的人名、书名,看看谈到什么问题,什么样的人,关涉哪些著作。然后选一两章最有兴趣的简略地看。这样看完一本书,翻过了,合起来,你再问自己,这是本什么样的书?作者想达到什么目的?他想干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东西?这种读法就是第二个层次的阅读:简式阅读。


如果你遇到一本很特别的书或重要的经典,或者你出事于特别的需要,要仔细阅读一本很普通的书,这时候就进入了阅读的第三层次:分析性阅读。分析性阅读是完全咀嚼消化一本书。还是要主动,你可以一边看一边做笔记一边画线,同样不断地问自己问题,比如你已经知道书的大纲了,在此层次上你要理解它的大纲是如何落实的,作者是否完成了他想达到的目的。如果是非文学性著作的话,作者写一本书总是有一个计划的,这个计划是什么?这个计划是朝向哪个目标的?而那个目标又是什么?他实践并写成了这本书,是否合理恰当地达到既定目标?倘若你常常带着这样的问题去看书,就会非常有效。你不要以为这样看书会很累很慢,没错,进入分析性阅读是会比较慢,但是你越主动,书就会读得越有效,我们不是要讲“快”,而是要讲“效”。


阅读的最后一个层次叫做主题阅读或者比较阅读。什么叫主题阅读呢?举个例子,我介绍书的时候有时会做一个专题,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这个专题的书来讲。比如说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的文化,都是围绕日本的,当然,这只是某种低层次的主题阅读。


所谓主题阅读就是你要想象自己是一个学者,甚至是博士生、研究生,你对某个问题很感兴趣,想发掘它。你对钓鱼很有兴趣,想研究一下钓鱼,那就要知道钓鱼的历史,钓鱼的方法,有没有钓鱼的名人。你要找很多不同的书或材料,不一定都是讲钓鱼的,但是一定有跟钓鱼的题材相关联的部分,你要将它们抽取出来阅读。如此一来,你的阅读量会很庞大,这种阅读被艾德勒和范多伦认为是高层次的阅读。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看书而看书,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阅读。你像一个学者一样,给自己设定了目标,在此目标下搜集相关或不同层面的书籍来阅读,包括上网、看报纸、看杂志,这时候你的学习阅读是最主动的,我们称之为主题阅读。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业余学者了。



摘自 《读书这件“小”事儿》


推荐阅读


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别和我谈恋爱,虚伪!有本事结婚

读书的目的在于摆脱俗气

解脱爱恋的两条途径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