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君
清华人的视角,剖析人间万象,我是水木君。关注免费领取14天VIP读书俱乐部会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物学霸  ·  大家都用 Deepseek ... ·  10 小时前  
生物制品圈  ·  线上活动 | ... ·  3 天前  
生物探索  ·  Nature Biotechnology ... ·  昨天  
BioArt  ·  ​Genome Biol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君

清华女神放弃百万年薪:这个女人的前半生,值得14亿人警醒

水木君  · 公众号  ·  · 2020-10-11 21:45

正文

我是水木君。


冷清半年的电影院,终于在国庆升温,程度堪比春节档。


《姜子牙》、《夺冠》、《我和我的家乡》等斩获了39亿元票房,其中湖北省以一己之力贡献了1.58亿元票房,“势必要把过去的年补上”。



在一众鲜花团簇的热闹里,水木君关注到一个电影在节前开了发布会,热搜上却静悄悄的。


电影《731》。




有人说,这部电影的意义跟《三十二》一样,弥补了抗日战争那段历史里的又一痛点。



如果说《三十二》让我们看到慰安妇的挣扎现状,那么《731》则会给我们展示生化武器的残酷。


曾经的中国,因为没有很好的生化防御力量,在抗日战争里饱尝屈辱。


如今,面对新冠疫情这场堪比生化危机的战争里,中国却领跑全球,率先拿出有效疫苗,给出满分答卷。



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中国女人的推动。


她,就是陈薇。



相信很多人和水木君一样,并不理解陈薇院士“首席生化武器防御专家”的身 份,到底意义何在。


一支疫苗当真如此重要吗?


她直接用29年,让中国拥有了让全世界都害怕的“秘密武器”。



生化战场的硝烟,从未消散


很多人并不知道,在现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生化武器的面积效应是最大的。

什么意思?


据测算,1架战略轰炸机使用不同武器对人群进行袭击,其杀伤面积是:


100万吨当量核武器为300平方公里;


10吨生物战剂可达10万平方公里。


核武器在生化武器面前,简直连个弟弟都算不上。


731,这个在东北臭名昭著的日本部队,我们并不陌生。




明面上打着医学实验的幌子,暗地里做着丧心病狂的事情。


不打麻醉剂直接摘取器官; 把人赶到冰天雪地里冻伤,再拿热水一点一点浇灌皮肤……


他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还让生化武器在中国人身上发挥威力,罄竹难书。


他们曾在中国投放生化鼠疫弹,导致数万百姓感染鼠疫,成百上千的人直接死亡。


还对水源等易于传播的地方投放伤寒病毒,导致病毒在中国军队和百姓间快速传播,伤亡惨重。


但因为是实验阶段,生化战争在中国并没有大规模开展,但仅仅是不到百字的历史——


哪怕是70年过去,我们依然无法坦荡地直视那份伤害。


或许你会好奇他们的结局,可惜,报应和正义一直迟到至今。


他们得以逃脱制裁,甚至摇身一变,成为日本的精英阶层。 原因就是,他们把生化实验第一手资料,统统转让给了美国。


原来战争还可以有这种打法?


美国大概是如获至宝,就立马给世界展示了自己是怎么“偷师学艺”的。


1952年1月,正值朝鲜战争,抗美援朝的 中国军队率先发现不对劲。


每次美军飞机嗡嗡飞过去,地上总会留下一些苍蝇、跳骚,或者别的什么奇怪的虫子。


这种数九寒天的地方,不应该有这么多这么密集的活跃小虫子。


已经被生物武器羞辱过的我们,很快意识到,这些很可能是细菌弹。



随着这些细菌弹的落地,朝鲜历史上早已绝迹的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又发生了;天花、伤寒也开始流行。


1952年2月底,美国将细菌战的范围扩大到中国东北地区。


那个时候,我们并不清楚,生化战争是什么,要怎么去打。只知道这种弹药无差别攻击,一个人感染了,很多人都要遭殃。


面对这种武器,我们采取的防御措施是杀虫和打疫苗,一番苦功夫费下来,才把细菌挡在国门之外。


那是我们离生化战争最近的一次,却不是全世界生化战争”为人称道“的一次。


如果说,朝鲜战争,美国还在模仿日本的731实验。


那么越南战争,美国就是精进了手艺,让全世界都见证了生化战争,到底可以有多可怕。


美国在越南投掷了叫做橙剂的生化炸弹。



据说,这是一种高效除草剂,可以让植物片叶不生,快速凋零。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喷洒橙剂高达7600万升,仗着这种高效的落叶剂,美军很快就清除了那些遮天蔽日的森林,找到了 潜伏其中的越南军队


在战场上,这本无可厚非,但美国却把这种橙剂撒到了越南的 粮食产区。




越南3000多个村落遭到侵害,同时,近400万人的健康受到影响。


橙剂不仅是除草剂,作为一种生化武器,它对于人体有着极大的危害。


如果是喷洒在自然环境中,需要将近18年的时间才能够自然消减;


当它进入人体以后,人想要将这种毒素自然排出,则需要14年的时间。


至今,越南胡志明市的图杜医院,有100多位身患“橙剂后遗症”的孩子。



这些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伴随着肢体畸形、智力障碍等多种难以治愈的疾病。


这样的孩子,在越南有50万,代表着至少有50万的家庭都还在生化武器的余威里翻不了身。


每一分钟的痛苦,都会提醒你,这场战争没有过去。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会告诉你的国人,你们一败涂地,无法追回。


生化战场上,站着的全是杀人诛心的刽子手。


或许是越南战争的惨烈,1972年《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生效,它禁止研发、生产和贮存生物毒素武器。


可一纸协约的威力有多大?我们不得而知。


你手中无剑就要任人宰割,你手中无盾就连国民都保护不了。


越南的昨日,难道不会是任何国家的明日?


庆幸的是,现在,有的人已经替国家“另谋出路”了。



她,正在赢回14亿人的脸面


很难想象,能让病毒俯首称臣的人, 居然是 这个每天深夜下了班,都和丈夫温柔携手的女人。



可就是这个言笑晏晏的女人,筑起了我国生化防御的一道围墙。


陈薇,是最早凝视生化深渊的人,也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人。


她深知生化防御对于国家未来的意义。


作为清华的天之娇女,一毕业,她就选择了 担负着我国防御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等的特殊使命 的军事医学科学院。



与其他毕业进入大公司就业的同门相比,陈薇的年薪实在少得可怜。


可陈薇想的是,怎么提高国家的生化防御能力,战争时不必遭受生物武器侵扰,和平时又能抵抗细菌病毒变异。



疫苗,是生化防御的最优解。


破解不了诡谲的人心险恶,但可以战胜突如其来的病毒。


这样的价值,远超百万年薪,甚至是个惠及70亿人的功业。


2003年,非典的魔爪伸往中国。


大家都在未知的恐惧里惶惶,全世界都在看这个古老的国家能不能渡过一次生死考验。


陈薇耗在实验室里超负荷运作,仅仅50天就拿出了有效的成绩。




“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让1万4千名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


在当时,大家都感叹这是个了不起的女英雄,可她无心沉醉鲜花与掌声,只想下一次,跑在病毒前面。


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肆虐,致死率高达90%以上。




经俄罗斯专家研究发现,在实验室条件下,埃博拉病毒可在空气中传播。


埃博拉病毒作为喷雾武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成为生化武器目录中的成员之一。


更惊悚的是,一旦它被制作成生化武器,全人类无解。


如果一个病毒可以被疫苗打败,那么他将失去作为武器的意义。


陈薇不仅意识到这个病毒与中国可能只隔着一个航班的距离,或许,更想到了一些复杂且遥远的东西。



为了让埃博拉彻底地远离中国,她甘心”舍身“成为了离埃博拉最近的人。


她带领团队深入到非洲一线去。


面对感染和死亡威胁,她说,我的一生就是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


不久,第一支抗击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研发成功。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


钟南山逆行刷屏的同时,陈薇也不声不响地冲进了前线。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无异于一场生化挑战,而这个战场,她责无旁贷。


3月16日,中国疫苗全球第一个进入人体实验,陈薇接种了第一针;

4月12日,二期临床实验启动;

5月21日,陈薇发布全球首个疫苗人体实验数据,安全有效;

7月20日,二期临床试验数据公布,99.5%受试者产生抗体。


8月11日,疫苗获国家专利,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获得专利权的新冠疫苗。


全世界都在见证着中国速度,也在见证着一个女人如何将14亿人的耻辱岁月洗涤荡清。



曾经我们饱尝的屈辱,她用一支最快的疫苗扭转了。


中国的生化防御不再是空白一片,而是铁板一块。


时至今日,我们或许更能理解,她做的一切,都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只是当时,道寻常而已。



生化防御这条路上,从来荆棘密布,任重道远。


但陈薇却对我们说: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前几天,陈薇院士落泪的视频,被疯狂转发。


她说,原创是我们的,专利是我们的,我们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了。



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让无数人红了眼。



是啊,曾几何时,我们饱尝了种种耻辱和血泪。


就像是731部队的横行一样,每个中国人提起来就咬牙切齿。


任何时候,任何领域,我们不能落后。


我们只要落后一点,就会被虎视眈眈,然后被按在地上挨打。


手中没有剑,和手中有剑不用,是两回事。


若没有过硬的本事,就会被人轻贱。

有太多人,看清了这一点,就像陈薇一样,在不同的时空里,他们都选择了向前。

一头扎进比深夜还要黑的深渊里。

比如,氢弹之父,于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