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营销作为事件营销的一类,它以不可替代的新闻价值和高关注度成为商家争相利用的焦点。
9年前,还是四川。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让人至今心有余悸。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很多企业有了灾难营销的意识。
每次灾难发生,总有企业举着印有自己品牌的捐款数字,走上舞台,以让人们记住它的名字。这当中,有些兑付了,成为品牌公益和社会责任的一个节点,但也有的企业只是空头承诺,利用灾难做免费广告。
尤其是这些年,社交网络崛起后借势营销成为品牌活动的习惯性动作。一些企业发现了成本更低的借灾难营销的路径,好一点的自己制作一个带有logo+灾难信息的图,发送到社交网络,有的甚至连这个最简单的创作都省了,直接拿别人做好的图P掉logo换成是自己的,就用了。
那么,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节省成本投入是我们企业的特色,有的企业直接来一句,“抗震救灾,我们准备好了”、“抗震救灾,我们随时待命”,连p图都省了。
以为这样就能展开一次轰轰烈烈、赚足眼球和爱心的品牌营销了?这不是太LOW的问题,而是无良的问题。
品牌营销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把品牌营销同已经造成一些人死亡、一个地区陷入悲伤的灾难联系起来,还有意借助这个热门标签到处吆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面对灾难,善意的提醒和缺乏良知底线的利用灾难赚钱,通常也只有一线之隔。
在广告营销手法上,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借用兴趣——指的就是品牌利用与自身毫无实质关系的公共事件或者明星来做营销。而这种品牌营销手段,一直是有争议,有人觉得短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人觉得不过是一种偷懒和耍小聪明。只是现在,一些企业的小聪明耍过了头,引起了人们的反感和厌恶。
所以说,有的是势能借,有的势不能借,至少不能肆无忌惮地借。
那么,到底能不能借势,如何借势?这里有个借势思维的参照标准。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建立起品牌与事件的关联性,而要建立关联,唯一的办法是提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服务或信息。
说到底,对人性本身需求的洞察,是一切营销行为的前提。当灾难发生后,如果不能了解人们的实际需求和情感需求,不能以提供帮助或者解决方案的姿态出现,那么宁可保持沉默,别出来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