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是最主要的亚型。虽然内分泌治疗(ET)长期以来是该亚型的基础治疗,但早期ER阳性乳腺癌患者即便经过标准治疗,仍可能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复发;而对于转移性乳腺癌,耐药几乎不可避免。
近年来,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在
SABCS 2024的教育专场环节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德尼·基默尔综合癌症中心的
Cesar Santa-Maria教授
全面回顾了免疫治疗在ER阳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资讯】特别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德尼·基默尔综合癌症中心,
肿瘤学助理教授
塞萨尔·圣玛丽亚博士是一位专注于乳腺癌诊疗的临床专家,同时致力于乳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前沿研究。他特别关注通过免疫治疗开发新型治疗方案,以及研究与免疫治疗相关的生物学变化,这些研究旨在识别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并改进治疗策略。
研究方向:
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疗与研究
免疫治疗新方法的开发
与免疫治疗相关的生物学变化分析及治疗应答者识别
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多种同行评审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并因卓越的研究工作多次获奖,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颁发的奖项,以及其他基础和机构性研究基金支持的荣誉。
ER阳性乳腺癌通常表现为“免疫冷”肿瘤,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HER2阳性乳腺癌相比,ER阳性乳腺癌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和肿瘤突变负荷(TMB)较低。此外,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水平也较低。
在新辅助化疗中,高TIL水平与ER阳性乳腺癌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增加密切相关。然而,这种反应未能转化为长期生存获益,提示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异质性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Luminal A亚型乳腺癌通常表现为高ER/PR表达、低Ki-67指数以及低PD-L1表达水平,是典型的“免疫冷”肿瘤;而Luminal B亚型则具有更高的免疫炎症特征,与TNBC更为相似。
CDK4/6抑制剂是ER阳性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细胞周期调控增强内分泌治疗效果。然而,研究表明,其还可通过以下机制调节免疫微环境:
首先,CDK4/6抑制剂能够增强抗原呈递能力,增加MHC I和II类分子的表达以及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激活。其次,其能够促进T细胞的募集和激活,增强免疫记忆和效应。此外,临床前研究显示,CDK4/6抑制剂与PD-1/PD-L1抑制剂联合使用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在NeoMONARCH研究中,CDK4/6抑制剂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新辅助治疗显著上调了干扰素信号和抗原加工相关基因。在Immuno-ADAPT研究中,CDK4/6抑制剂与阿维鲁单抗的联合使用在影像学和病理学反应率方面表现出显著改善,且毒副作用可控。
在Luminal B乳腺癌中,免疫治疗显示出更大的潜力。ISPY-2研究发现,免疫治疗与标准化疗的联合显著提高了Luminal B亚型的pCR率,接近于TNBC患者。
CheckMate 7FL研究表明,对于ER阳性、PD-L1高表达的患者,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提升了pCR率,尤其是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效果更为突出。
此外,Keynote 756研究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改善了淋巴结阳性患者的pCR率和事件无病生存期(EFS),且PD-L1表达水平被认为是疗效的潜在预测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