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分析了多晶硅的供需现状、成本维度、电力供需及未来预期。文章指出多晶硅现实端供需弱势但正在改善,成本维度弱势,远端产业自律减产效果初期明显但中期存在变数。同时,电力供需弱现实预期中性,多晶硅库存高位,上下游都在减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多晶硅供需现状
文章指出多晶硅现实端供需弱势,但正在改善。上游预期持续减产,下游也在同时减产,库存高位。
关键观点2: 成本维度分析
文章分析了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电力成本占比及其对价格的影响。电力供需弱现实预期中性,对多晶硅价格产生影响。
关键观点3: 未来预期
文章预测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多晶硅的供需情况、电力需求及产能情况。指出全球新增装机对应的多晶硅需求仍然宽松,同时提到了主流生产工艺的开停成本问题。
正文
多晶硅现实端供需弱势但边际改善,成本维度弱势,宏观稳定。远端产业自律减产预期初期效果较为明显,但中期可能存在变数,成本弱势,宏观预期改善。综上多晶硅从宏观成本供需三个维度综合评价弱现实弱预期,对价格走势偏弱评估。
广州期货交易所已发布多晶硅上市合约及价格,笔者基于品种基本面思考如下:
宏观维度研究框架庞大、脉络复杂,所以笔者使用股票价格指数作为产业的同步指标。蓝色K线为上证指数走势,12月之后光伏产业指数走势弱于大盘走势,说明光伏产业弱于平均水平。
股票不需要交割拟合期现价格,所以预期维度的时间价值本身高于商品,更能体现资金对于产业远期的观点。
工业硅与光伏产业板块过去1年价格走势拟合度较高,多晶硅又是工业硅的直接下游,所以可使用期股价格相互参照。通过对比光伏产业指数与大盘走势,笔者认为光伏产业偏弱。
成本维度多晶硅生产过程中耗电很高,工业硅及多晶硅电力成本占比30-50%左右,而产品也是电力,本质上是延长单位电力的供给时间同时增加单位电力的实际效用,多晶硅价格可以部分理解为以电增电的加工费,所以电力的供需结构及价格对多晶硅价格影响重大。
电力需求端短期驱动主要取决于取暖季民用需求,即气温的同比情况。目前基于目前即未来短期的气温变化观察,取暖季电力需求同比中性偏低。
电力需求中远期取决于经济增速,2025年电力需求增速预期持平。
电力供给端火电是压舱石,而资本开支角度火电增速较高,预期电力供给端维持一定增速。近端煤炭高供给,需求中性,下游电厂库存中性偏高。所以成本维度评估电力供需弱现实预期中性。
供需维度目前多晶硅库存高位,上游预期持续减产,但下游也在同时减产。供需维度的核心问题在于我们已经集中了全球85%以上的产业链环节产能,研发与成本均遥遥领先,2024年预计年产量175万吨左右,产能335万吨。根据调研了解,目前单GW装机消耗多晶硅为0.2-0.3吨之间,取中间值0.25。根据新闻汇总,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630GW左右,我国新增装机260GW左右,对应的多晶硅需求分别为157.5万吨和65万吨,即便维持目前5成左右的负荷供给依然宽松,同时多晶硅生产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目前主流的两种生产工艺均存在一定的开停成本,停车依然提高运营成本。清洁能源无疑是更好的能源选择而产业下游需要更长时间容纳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