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曹将
《PPT炼成记》作者,关注职场成长和知识管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秋叶PPT  ·  下班后花10分钟学会PS,工作到底有多爽? ·  20 小时前  
跟我学个P  ·  之后我可能很久都不会再讲PPT配色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曹将

本以为是一本烂书,结果写了3000字的笔记

曹将  · 公众号  · PPT  · 2018-10-10 22:48

正文


公司的桌面上一直有本书,也不知是谁送的,没拆封,就躺在那。


主要原因是书名,有点一言难尽: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教人说话的书,标题取成这样……

但是,前段时间突然在微信读书里,竟然看到有朋友分享里面的笔记。

似乎……还不错……

当时是凌晨,冲动下,直接买了电子书开始阅读。

——没想到,就停不下来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系列表达的技巧,有些适用于和朋友之间,有些适用于起标题。


说实话:真的很实用!

整理如下。


/ 01 /

表达,重要的是投其所好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 以我为中心 」,他人听完以后,第一反应是「 关我屁事 」。比如找一个朋友写书评:

原句:写个书评怎么样?

修改: 这里有个机会,写一个书评,书大概能卖 1 万册,你也可以曝光 1 万次以上。我觉得机会不错,推荐给你。

前者很容易让人抵触,后者则与他人利益相关。哪个更好,一目了然。

那么,具体有哪些「 投其所好 」的方法?



1.情绪逆转


原句:抱歉,这种衬衫只剩一件了。

修改: 这种衬衫卖得特别快,这是最后一件了。


前者是负面情绪,但正如祸福相依,积极的一面也如影随形。找到另一面,并表达出来,带给他人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样。


原句:杯里的水只剩一半了。

修改: 杯里的水还有一半!


具体操作路径是: ①当表达负面情绪时,②想想它的另一面。 实操案例:


负面情绪:明天就要交稿了,大家加紧啊!

情绪逆转: 大家加油,我们还有一天时间!




2.投其所恶


原句:请勿触碰。

修改: 有电,触碰危险。


原句看似严肃,但他人很难产生重视感,反而会触发「 逆反心理 」:我偏要碰。一旦转为利益相关的「有电」,那么自然会引起注意。


具体操作路径: ①先想想希望对方做的;②再根据对方的厌恶点进行调整。


原句:为了避免打扰其他客人,请大家让孩子坐在座位上。

修改: 刚做好的菜很烫,为了避免给孩子造成严重烫伤,可否让孩子坐在座位上。


另外,如果我们从「害怕」或「讨厌」的角度来表达一些事情,也更容易收获他人的注意。比如:

你的同龄人正在超越你。

这就比「你要努力」更直击人心,毕竟涉及到了「 攀比心理 」。一般来说,害怕的类型包括:

  • 生理: 这家餐厅千万不要去吃!

  • 安全: 滴滴事件后,我都不敢打车了。

  • 归属: 为什么你总是找不到女朋友?

  • 尊重: 那些穿得好的为什么就会被人尊重?

  • 成功: 为什么你的简历总是石沉大海?



3.用选择题


原句:女士买这个吧。

修改: 女士您是想买红色的鞋,还是蓝色的鞋呢?


让对方做选择题,而非判断题 会加快对方的决策,并且在可选方案里选择。


具体操作路径: ①先给出一个方案;②并加入另一个(陪跑)的方案。


原句:领导,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

修改: 领导,我们做了两个方案,你更喜欢哪一个方案?




4.感觉被认可


原句:帮我改一下PPT好吗?

修改: 感觉只有你才能改好!


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一旦有意识地让对方感受到这种情绪,那做事的欲望就大了。


具体操作路径: ①想让对方做某件事,②思考为什么是他。


原句:之前游泳时,一个小姑娘一直在捣蛋,不听劝。

修改: 感觉你比我会游哎,可不可以教我一下?




5.我们一起


原句:你以后要注意。

修改: 我们以后要注意。

在和他人沟通时,我们经常会不自觉使用到「你」。这很可怕,因为会马上跳出一道城墙,两人相隔对立。

而将「你」改成「我们」,感觉就不同了:大家是朋友,是战友,那自然同甘共苦。

原句:你也来一起策划吧!

修改: 我们一起策划吧!



/ 02 /

让人产生欲望的标题

在注意力经济的背景下,标题就类似商店橱窗,如果不够吸引人,自然没人进门。要让大家进来,必须让题目超过他人注意力的「阈值」(即下限)。

如何实现呢?


1.惊奇感


原句:这鱼好吃。

修改: 对啊,这鱼好吃!


惊奇带来了情绪,情绪可以传染。加上一些相关的感叹,可以带来奇妙的感受。

经常使用到的包括:


再来一例:


原句:半小时学会骑车。

修改: 难以置信,半小时就能学会骑车!



2.制造反差


原句:恋爱困难点也挺好。

修改: 比起轻松的恋爱,困难重重的恋爱更刺激。


只要有对比,就会有差异感。反差如此。


再比如:


原句:人是不讲道理的,会做自私的事。

修改: 人是不讲道理的,会做自私的事。即便如此,也请原谅。



3.赤裸裸


原句:我喜欢你。

修改: 我喜欢你,到忘了自己。


要使用赤裸裸的表达,必须跟自己的身体器官进行联系。可以考虑:


  • 脸: 一看见你我就脸红。

  • 嘴唇: 一看见你我就会偷偷看一下自己是否涂了口红。

  • 呼吸: 你还没靠近,我的呼吸就开始紧促。

  • 眼睛: 只要你出现,你就是我眼里的聚焦点。

  • 大脑: 只要你跟我说话,我的大脑瞬间就一片空白。

  • 手心: 看见你,我手心就会出汗。

  • 心跳: 一想起你,我的心跳就会加速。



4.用数字


原句:半年写了很多文章。

修改: 四年半时间里,写了730篇文章。


数字很容易吸引他人的目光。因为足够具体,也更容易让人理解。


而在使用时,奇数(如13579)会带来更大的刺激感。因为它们天生带有「棱角感」,不像偶数(24678)那么圆润。再来一例:


原句:原来写作是有技巧的。

修改: 原来写作是有三个通用公式的。




5.八卦感


原句:三个提升效率的方法。

修改: 请向竞争对手保密,这里有三个提升效率的方法。


人天生爱八卦,比如一个朋友突然跟你说:有一件事,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 赶紧说啊 !!!


这就是八卦感的妙处,它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下文。那么如何引导这种情绪产生呢?有一些常用表达方式:


  • 请保密。

  • 工作三年后肯定会遇到。

  • 明天删除。

  • 我只告诉你。

  • 关键有两点。

  • 这篇文章并不希望大家转发。


当然,还有一类是内容层面的主题,比如我们一旦看到这些,也很容易产生阅读欲望:


- 微信  优惠券 朋友圈   降价 -


它们要么与生活息息相关,要么触及了我们对金钱的渴望。


这个方法也适用于演讲或分享,比如在介绍一个工具前,说出这么一句:

其实大家可以把之前的内容抛开,只用记录下面这一句……


看手机的朋友马上抬头,两眼放光。



6.重复


原句:记得复盘。

修改: 记得复盘,记得复盘,记得复盘!


一旦一句话重复多遍,便可以让他人感受到两类情绪:重要性,或感染力。


这在平时培训时经常用到。比如在介绍完 PPT 的「对齐」效果后,进行总结,我会说:


对齐,对齐,对齐!


大家先是大笑,然后会对这个概念深刻记录。



7.类比法


原句:他唱歌很好听。

修改: 他就是琶洲张学友。


用熟悉的概念解释陌生的内容,带来一种更新的感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