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斑马消费  ·  中顺洁柔卷不动了? ·  2 天前  
商业洞察  ·  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了 ·  4 天前  
商业洞察  ·  3400亿!神秘的华人家族,藏不住了 ·  4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  新的一年,如何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李彦宏“畅谈”隐私,中国用户给你的权利?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3-27 14:10

正文


在3月26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谈及用户隐私问题时表示,中国也一直在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当然,中国人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

“如果说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这么做的,企业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

当然,李彦宏表示,百度会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如果用这个数据会让所用者收益,也愿意,百度就会去做,这是百度的基本做法。

百度的一贯作风?

作为中国互联网商业的领袖之一,BAT的百度是从搜索起家,对于用户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可以说是身经百战。

不夸张的说,中国大数据的诞生历史,其中都不可或缺的有百度的身影。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李彦宏的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客观的说,李彦宏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知,一定是来自于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


但存在不一定意味着合理,更不意味着,中国用户隐私泄露严重,就能够倒推得到中国用户愿意用隐私换便利。可以很明确的说,中国的用户,没有一个是愿意讲自己的隐私泄露出去的。正如没有一个人愿意赤裸裸的在大街上奔跑。

同样也是不夸张的说,中国互联网大数据的泄露史,李彦宏和百度同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最简单的案例,当下只要你随便打开一个国内网页,旁边的弹窗广告的内容,往往就是你最近百度搜索的相关产品。你搜过香奈儿,它会给你推荐圣罗兰;你搜过咳嗽,它还能给你推荐相应的药品。每当看到这样的推荐,相信许多人都会心生恐惧:在互联网应用商面前,我们几乎是赤裸相见的。

美国是怎么看待隐私泄露的?

就在几天前,Facebook的数据泄露门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直接影响到美国的大选。而仅仅一天的时间,Facebook的市值就蒸发364亿美元,反被阿里超越。

针对此事件,沉默近一周的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首度发文回应称,“我们有责任保护你的数据,如果我们不能,我们不应该为你们服务。”

因此,愤怒的美国民众强行删除Facebook,包括美国天后雪儿(Cher)在内也将其删除。


此外,此次泄密事件,也会对Facebook的广告业务产生影响。Facebook的广告运作模式一直是通过从用户处获取的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利用模型,对用户进行精准投放,然后允许第三方使用这些数据支持他们的业务,从中获取部分利益。


但是这次事件之后,恐怕Facebook的公信力面临摧毁性的损伤,一时半刻恐难以治愈。


事实上,Facebook在此之前就遭遇过类似的数据泄露事件。


早在去年秋天,美国国会就俄罗斯借助Facebook干涉美国大选事件举行听证会时,扎克伯格并未亲自出席。


2010年,一家RapLeaf的网络追踪公司就曾利用Facebook数据组建自己的数据库。


对于Facebook的泄露门,美国民众是不依不饶且坚定不移的抗议的。目前,Facebook已面临两起美国用户发动的集体诉讼。

中国又是什么现状?

反馈到中国市场,互联网数据泄露所引发的关注度,显然要小的多。这也是支撑李彦宏立论的基础。换句话说,在李彦宏看来,只要能获得方便,中国用户往往愿意以隐私来进行交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