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RTV辽宁之声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10 小时前  
LRTV辽宁之声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10 小时前  
包头新闻网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20 小时前  
包头新闻网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20 小时前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2 天前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如果你有女儿,千万别让她太懂事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19-08-09 19:35

正文

多少家长拿“懂事”当孩子的标配?

要知道,过于懂事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它会束缚住孩子的手脚,让孩子负重前行。

——鹿妈

文 | 卓尔平凡

来源 | 蜂虻(ID: fengmeng2019)

中考那天,我陪表姐送小文去学校。

这个休学一年多的孩子,终于愿意重返校园;表姐也终于完成了一场“自我救赎”,重获希望。

当小文在校园里跟妈妈微笑挥手的那一刻,表姐忍不住泪流成河。

我一边帮她擦去眼泪,一边听她哽咽:

“以前我只知道她懂事,却不知道她微笑的背后,有那么多我看不懂的悲伤......”

说完,表姐用坚定的语气跟我说: 记住,千万别让你的女儿太懂事。

0 1

太懂事的孩子

都“戒掉”了自己

三年前,表姐决定送小文出国,朋友们都对表姐的“虎妈教育”津津乐道。

女儿的乖巧懂事,表姐一度引以为豪。

大家都说,表姐那句“我倒数三个数,你立刻......”颇具魔力。

曾经在游乐场,小文克制自己的意犹未尽,立刻随妈妈离开;跟小朋友争抢玩具时,小文不顾自己的不舍,顺从地松手送人;周末假期,小伙伴们出去玩,只要妈妈不允许,就乖乖在家学习......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懂事的小文出国两年后,却因抑郁症被迫休学。

表姐带着小文四处求医,医生告诉表姐:“这是隐匿型抑郁症,发病与性格特征、成长背景和学习压力有关。患者总是以取悦别人为重,忽视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

原来,是妈妈的“高压政策”,最终压倒了女儿。

表姐从此停薪留职,全身心陪伴小文接受心理治疗和亲子关系调整。

运动、膳食、睡眠、阅读、聊天、社会交往……陪伴,渗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

5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小文终于渐渐敞开心扉,表姐终于等到了女儿走出阴霾的这一天。

表姐反思:懂事听话,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那部让人细思极恐的电影《狗十三》,透彻地揭示了“懂事式”成长的扎心真相。

故事开始,父亲以“英语有利于拿到直通高中名额”为由,强行把女儿喜欢的物理兴趣小组,改成了英语小组。

为安慰被强制打压的女儿,父亲带回一条小狗。李玩为小狗取名“爱因斯坦”。

就在李玩越来越依恋“爱因斯坦”的时候,狗却被爷爷弄丢了。

李玩固执寻狗的过程中,爷爷受伤、奶奶走失。父亲,则用拳头摆平了女儿最后的挣扎。

从此,李玩用无数妥协,换来了大人眼里“懂事”和长大:

违心地接纳了继母“一番好意”找来的替代小狗。

宴会上,面对父亲领导端到面前的狗肉,淡然说声“谢谢”,夹起狗肉吃下去。

在街上和表姐遇到自己走丢的小狗,却失去了相认的勇气,只说一句“好害怕它认出我”。

李玩在“你要懂事”的畸形教育中,“戒掉”了兴趣爱好,“戒掉”了天真任性,最终“戒掉”了她自己......

真的,孩子的天真被过早剥夺,是一种遗憾。每一个懂事孩子的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太懂事的孩子,用别人的期待约束自己,把体面给了别人,把委屈留给自己!

太懂事的孩子,外在看似活成一支军队,内心其实只是一座孤岛,早已弄丢了自己。

0 2

“不懂事”才能活出“真自我”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过“真假自我”概念:

“真自我”,以自己感受为中心;“假自我”,以他人感受为中心。

《少年说》里那个16岁女孩,正是一场“假自我”下的负重前行。

当她孤独地站在高台上,当众喊出内心压抑,全场惊呆:

“因为懂事,我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因为懂事,把自己的小情绪小任性都藏了起来。”

台下的妈妈,终于泪崩回话: 你不用取悦所有人,坚持做你自己。

蒋方舟也曾在《奇葩大会》自爆成长经历:

在讨好型人格之下,从来不敢与任何人起冲突,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情感,不论对错都只会恭维。

直到28岁,首次开骂某位老师后,才得以走出“懂事”的漩涡,勇敢活出真实自己。

蒋方舟对此总结: 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没错!如此才能活出真自我。

米歇尔·奥巴马自传《成为》里,就有很多 “任性式”成长的精彩故事。

在早餐问题上,米歇尔质疑妈妈:为什么早餐一定要吃鸡蛋?

全家人为此展开补充蛋白质的讨论,最后女儿胜利。在以后9年里,米歇尔的早餐都可以不吃鸡蛋,而是吃自己喜欢的面包花生酱。

米歇尔称这是第一次“苏格拉底式的胜利”。

在学习上,米歇尔抱怨老师把孩子们“发配”到阴冷昏暗的房间。正是源于米歇尔对妈妈宣泄真实情感,才有妈妈后来几次的出面协调。终于让米歇尔以考试方式,插班到光线充足的班级。

米歇尔说:“这件事改变了我的一生”。

《无声告白》中说: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的确如此。

那些太过乖顺懂事的孩子,压抑自我,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只有真实表达自己的孩子,人生路才能越走越宽,活出真自我。

“不懂事”,才能画出独立自由、幸福美好的人生图鉴。

0 3

有主见比懂事重要10000倍

《奇葩说》第四季总冠军肖骁,曾慷慨陈词:

你们别觉得懂事是一个褒义词!

这话,狠敲了多少把懂事当标配的家长。

在心胸眼界面前,懂事真的上不了台面!

Papi酱是网友眼里的“神奇女子”,她用距离“懂事”十万八千里的潇洒生活,诠释了“有主见”的人生有多爽。

在《我家那闺女》里给出自己的人生角色排序: 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在《拜托了冰箱》中谈婆媳观:婆婆要把儿媳当成女儿,女孩儿要把婆婆当成婆婆。

这些观点,乍看惊掉下巴,细听藏满道理。

无论对引发争议的人生排序,还是对看似刁钻的婆媳位置,都见解分明,精辟入理。

那些自己做主的快意人生,都来源于高度的思想独立和心胸见解。

究其根本,思想决定行为,主见决定方向。

《你好,有主见的姑娘》这本书里,那篇“二十几岁,你也可以改变世界”的故事,印象深刻。

主人公多依纳,高中毕业旅行去了印度东北部,尼泊尔的贫穷与落后在她内心埋下爱心种子,开始思考怎样帮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

于是,在大多数女孩子忙着打扮和娱乐的时候,她致力于做好一名难民营志愿者。

从19岁到28岁,多依纳凭着自己的智慧和主见,从宣讲和筹集善款入手,到身体力行办学。

最终,成全了别人,坚持了自己。

多依纳活成了一道光,而她骨子里的主见,就是人生的光源。

有主见的姑娘,“走过了繁华,看遍了世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

有主见的姑娘,用勇气质疑自己不喜欢的,用底气坚持自己喜欢的,精彩而无憾。

李开复曾说:“做我的女儿,不必乖,但要积极,要有独立思考、勇敢尝试的能力。”

深以为然!

对于一个女孩子,思想有光芒,行动有力量,远比“懂事”更重要。

愿我们的女儿,不被“懂事”所限,生活充满阳光,不带一丝忧伤!

愿我们的女儿,有能力穿越眼前的苟且,有底气到达远方向往的田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