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松医药集团
我们对客户,产品使用者,员工及其家人,合作伙伴承诺:奉献安全高效的产品,维护生命的健康,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完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sight数据库  ·  爆款收割机,阿斯利康不藏了 ·  昨天  
药物临床试验网  ·  春节后“回血”指南:CRA 快速回归高效工作状态 ·  1 周前  
药渡  ·  管线还有希望,但公司已经倒闭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松医药集团

医院药企联手,处方外流遭严打

青松医药集团  · 公众号  · 药品  · 2018-10-20 09:35

正文

点击并关注“青松华药”,或搜索微信号 “GP_Pharma” 直接关注,每日与您分享及时、有用的医药信息; 沟通&合作: 15760719011。


处方外流被举报、查封!

医院住院部开药店,被举报查封

日前,据《南昌日报》报道,在南昌某医院看完病,医生会让患者到一家药店取药,现金购买、不报销。而这家药店居然开在医院病房的住院部。

药店里的药,外面的药房根本没有。必须持有医院的处方或者医生开的单子,才能买到药。据了解,这家药店在4月份被查封过,重新开张,医院对此的解释是,医院的药品数量不够,引进私人药店,是为了服务患者。

为什么在公立医院开设私营药房能获批,并且医生还指定患者来此购买?医生开单,是否涉嫌回扣?媒体将这问题,捅到了卫计部门。

实际上,这家开在医院住院部的药店,在今年4月份就被患者怀疑存在利益输送,遭到举报后被责令关停。当时,主管的卫计部门对这种行为的解释是“探索医药分离模式”。

“外挂药店”涉嫌贿赂,应该重点整治

打着“医药分家”幌子,假借“处方外流”政策,把患者引导进院外药房,将带金销售转移阵地的事,层出不穷。

最近两个月,《人民日报》、《新京报》、《经济日报》、等媒体都对此做了密集报道。

《经济日报》表示,医生收取提成指定患者到“外挂药店”买药的行为,既违背了医德,败坏了医风,还涉嫌商业贿赂。卫生行政部门以及有关监督部门应该加强监管,予以重点整治规范。

医院和药企联手,处方外流变味

“外挂药店”,是困惑中的医院在药企“引诱”下,一拍即合的产物。

医保控费、严查大处方、打击回扣、药占比等政策,让医院和医生很不适应。诊疗习惯被迫调整,客观上也造成了患者用药的不便——有些药医院的确没有、受制药占比,有些处方只能外流。另一方面,的确也影响力一些医生的“财路”。

正当医院和医生困惑时,药企带着一整套方案出现了。

处方开到指定的药房(不指定也没关系,其他药房没有货),替医院节省了医保费用、替医生解决了药占比,说不定还能解决更多的问题。甚至这个方案看上去,完全符合国家鼓励处方外流的政策。

这的确是个天衣无缝的商业模式,以至于不少上市公司都发公告,表示要开发“院边店”、进军处方外流的业务——趋之若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