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住曾是个微信号
,
是怎么一步步做出一个
app
的
?
」
「为什么好好住能汇聚这么多好家
,
你们是如何找到他们的
?
」
「住友是一群怎样的人
?
该如何评价他们
?
」
这些都是近三年来被无数人反复问过的问题
,
对此
,
「好好住」几乎从来没有回答过。
2017
年
9
月
23
日
,
在「好好住」首届住友大会上
,
「好好住」创始人冯驌用了
32
分钟
,
给到场的住友们讲了关于好好住的由来
,
以及「好好住」创办三年间发生的故事。
如果要讲一个关于「好好住」的故事,应该从这个问句开始:
「外国
人的家那么美,中国人能借鉴么?」
。
很多住友都知道,2017 年的 9 月,是「好好住」的第三年。但其
实,从2011 年 9 月开始,这个问题就已经诞生了。那时候我做了
一个微博,叫「总有可取处-实用家居」,专门分享适合中国人的外
国家居图片,当时我还是腾讯新闻的一名新闻编辑,一个家居微博对
我而言是爱好、也是一种放松。后来,微博的粉丝越来越多,
我发现,除了挑选美图,对人们更有帮助的,是去解读图片背后的设
计思路,说直白一些,就是可取之处。也是那个微博,
让我越来越坚定地开始迷恋家居,直到最后从事这个行业。
▲
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外国家居大片,确实也有不少值得借鉴可取之处。
后来,不仅仅是微博,我又陆续做了豆瓣、微信、知乎,直到 201
4 年 9 月,我做了一个并不艰难的决定,离开当时所工作的公司,
开始专注做一家公司,
给人们解读美好的家居
。当时,
我对这件事的定位,是一个家居媒体。爱一件事,
和爱一个人是一样的,就是你希望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我希望我的全部精力与生活,都被家居这个美好的事而填充。
所以,2014 年的 9 月,我正式成立了一家公司,一家很小的只有
三个员工的公司,我们的主营业务,是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叫「
总有可取处-实用家居」。很多事都是你开始专心做后就会发现蹊跷
,比如我们当时发现,对于一个普通人的家而言,美,
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适用性、实用性,
是能贴合每个人不同的生活习惯
。正是这点发现,
奠定了后来好好住最大的特点:我们把家居的实用价值,
永远排在首位。
在 2014 年的 12 月,我们分析了一次微信后台的用户留言,有了
一个新的发现,我们发现很多用户给我们发一些家居场景的图片,这
些图片审美都挺好,但又不像是国外家居大片,他们很日常很平实,
而且很多人会说,这是看了我们内容后,他们布置出的自己的家。
这真的是一个让我们震惊的发现,你每天都在看图、选图、解读,
但是说实话,我们从没想到过我们做的这些事,
会如此真实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我记得第二天,我们做了一件事,
我们没有发微信文章,而是发了一句话:
给我们发一张你家床头的照片看看。当时的预期是,
只要能收到 10 张图,我们就满足了。而事实上,在那句话发出的 3
个小时内,我们收到了 629 张照片。而且这 629 张照片中,
有超过一半的质量都很好,这是第一次,我们意识到:
原来中国人的家,也很美
。
▲
2014年12月,「好好住」第一次面向用户征集家居图片时
收到的部分图片,1年后,他们多数成为了好好住app用户。
这个发现对好好住而言,是一个划时代的分水岭。当天晚上,我做了
一个决定:做一个新的微信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全部用真实用户的
真实家庭图片。上线时间就定在 2 个月后,也就是 2015 年 2 月,
我们也借这个机会,启用了现在大家熟知的这个名字「好好住」。
在那年的大年初一,我们的新微信号,
也就是现在好好住的官方微信号,上线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图片征集
:你的年夜饭。有来自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超过 100 位住友分享了
100 多桌年夜饭。当你目睹那么多真实的人、生活和家的时候,
那种感动和震撼,让人非常难以平静。
过完春节,也是 2015 年的三四月,我发现我们的新微信号的各
方面数据的增速,已经远远超过了老号。这反映出的,
是人们对真实家居图片的需求和喜爱。当时的感觉就是四个字:
势如破竹
。我们马上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决定:
要
做一个独立的APP
,让更多人能来自由分享他们的家和生活。
而要做一个APP,可以说是一件耗资巨大的事,
需要一个完整团队来完成,我也开始面临融资问题。
关于融资的故事和过程,可能难到可以写一本书,
但这里我就一笔带过:我非常幸运地在最最艰难的时刻,
2015年7月,遇到了我们的天使投资人,更幸运的是,
在我们的用户、团队的支持下,
我们之后又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两轮融资,才得以让好好住一直能为大
家创造更多的可能。
有了资金,我们很快启动了APP项目。只用了四五个月,也就是2
015年12月,好好住APP就开始上线内测,并且
在2015年
12月31日,突然正式上线
。后来的事,在座的住友们就相对比较
了解了,这个APP、这个社区完成了一个我们从来没想过的事情:
让中国人的家,成为中国人居住灵感的来源
。
在这整个过程中,有一个角色是最最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我们的用户
:住友。就是在座的大家,以及数百万APP屏幕前的住友。
在好好住APP上线的一年间,我们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
住友的概念,远远比一般人的预想更广阔。住友不仅是屋主,
还有设计师,有各种从事家居、室内设计行业的专业人士,还有各种
各样的家居品牌。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好好住,住友们分享的,完全不仅仅是单纯的
装修,还有租房、家务、各种酒店、各种设计(包括室内设计、
产品设计)。是住友们,颠覆了许多中国人对家居的理解,
家居不再仅仅等于装修。而在我看来,
住友们更是具有非常巨大的社会意义,可以说,住友这个群体出现后
,中国年轻人开始变得乐于分享自己的家、自己对家居设计的观察和
理解,我给这个现象有个形容:
Home Pride
,家居骄傲。任何事,只有当身边的人也开始纷纷行动,
才可能像星星之火一样燎原。是住友们,温暖而充满自豪感的站出来
,把对家、对家居的热爱,拍了下来、讲了出来。
很多人都问过我一个问题:住友是一群怎样的人?我想有四个词可以
概括:
友善,分享,热爱生活和先锋
。
你们是友善的
,
互联网是个黑白共存的世界,只有带着友善的心态,才能传播与创造
美好。
你们热爱并乐于分享
,你的家什么样、你买到了什么好东西、
你看到了什么好设计,是这些分享让更多人看到了家居的可爱之处。
你们热爱生活
,好好住上最有闪光点的是那些来源于真实生活的灵感
和居住技巧,没有对生活真实的热爱,就没有这样的生活。最后,
你们是先锋
,正因为你们敢于尝试、敢于突破传统,才有了我们现在
看到的让人大开眼界的人家和生活方式。我们看过太多远在天边的美
好,但真正能给千百万普通人带来改变的动力的,来自于身边。
因为有了住友,好好住不再只是一个媒体或者社区,而
成为了一个平
台
。在这个平台上,家居不再是高深莫测、拒人千里的专业,
它以最温暖的方式,呈现出了最真实的样子。好好住像一个巨大的发
酵器,不断产生着让人意想不到的新鲜。
对每一名热爱生活的人而言,这都是一场创造美好居住的接力跑。没
有住友,就没有这么美好的居住。最后,我想说一句最朴素的话:
希
望好好住可以和每一位住友一起,长久地一起走下去,让我们陪伴你
每天在一起,好好住
。
谢谢大家!
戳关键字,看更多内容
水磨石
|
小开间
|
收纳好物
|
厨卫改造
请回答1988
|
IKEA秋季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