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化有腔调
文化高地,文艺之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元宵:愿蓦然回首,总有良辰可逢 ·  16 小时前  
当代  ·  王安忆:儿女风云录|新刊预览 ·  昨天  
为你读诗  ·  平生不读《道德经》,读书万卷也枉然 ·  3 天前  
为你读诗  ·  愿挚爱白月光,终为朱砂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化有腔调

林夕:纠太久,结自然解 | 品读

文化有腔调  · 公众号  · 文学  · 2016-12-20 16:52

正文

你可能从最初就喜欢纠结,那么能纠则纠,想纠则纠,纠得太久,求安乐多于求激烈时,结就自然解了。


文丨林夕


本文引自新书《任你行》


纠太久,结自然解


“我做了第三者,最近,极度纠结。”

最近每隔一阵子就收到某人这短讯。无细节亦无前因后果,如无头公案,想敷衍也无从着手。为显诚意,也只能短讯来,长篇大论地回了。

第三者有三种:缠上已婚的;情侣三人行的;在二人行中暧昧地穿插的。原来是已婚之人,那非常难搞,不如不搞。

撇开道德不道德的问题,若最终爱这一场,想有善终,图个光明正大的头衔,仅仅在手续上已折磨到不能签个名以外,人家还有孩子家当杂物要分拆妥当;搞完了,爱也再不能如当初单纯。有家之人,日后吵起架来,论起理来,就多了个杀伤力强大的武器:我连婚都为你离了,你还想怎么样?

以后双方即使都是净身出户,谈情说爱之余,恐怕还是要互相比拼谁付出得更多,而那些付出都不是一斤斤的爱,斤斤计较起来,只是谁为此惹上的麻烦多。你挨了多久的偷偷摸摸,良心不安,行事不方便,遭人非议之类;可有家之人都一样有,他的包袱比你的更重更大,随口抛一个下来就可以把你压扁了。

有一种听来很曼妙的说法:拆散别人的家?别太看重你自己了。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堡垒从内部攻破溃败,若非他们两人关系首先出了问题,你就是硬挤进去也不过是个多余的人。

只有第一二三千日做人的,才把这安慰剂奉为必然真理吧。逻辑说得通,但感情不讲逻辑。许多情愫在第一期扩散时,其实很容易扑杀于爆发阶段,彼此抬抬手咬咬牙就过去了。而且,谁说关系必然要出了问题,事主心里那杯半满的水,才有了空位,容得下外面的诱惑?正餐与甜点据说还分两个胃消化。你不过是在别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之下当了一道甜点;最厉害也只是压在行将崩塌的房子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草芥一条,有什么好炫耀?多等一会儿,让房子先塌了,你就从破坏者变救灾英雄了,从“不被世俗理解体谅”的第三者变二三手用户,伟大的环保分子了。

更何况,你也不能小看人的承受力、忍耐力,以至被习惯束缚久了培养出来的惰性。你不主动送上门去敲敲扣扣,说不定那房子还可以撑到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它还未烂。什么?他这样会很痛苦?你看着这样的他比他更痛苦?

当初你若没有把好感力推成爱,又再把爱变成苦,他人的痛苦与你何干,什么时候博爱成这样了?到如今,非君不行那套就少来了。本来百货中百客,你可以挑少人光顾但落得方便的那家店买货,或者专挑门外长年有人龙的慢慢排队或者插队,你却选择了要在东主有喜暂不营业恕不招待的店门守候、撬门、钻缝,也拿你没法。

你可能从最初就喜欢纠结,那么能纠则纠,想纠则纠,纠得太久,求安乐多于求激烈时,结就自然解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