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行圈
投行圈是您身边垂手可得的互联网投资银行!助您创业、展业、传业;助您创富、聚富、传富!【温馨提示】本系统展示的信息并不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心禅道  ·  投资#768 ... ·  1 周前  
心禅道  ·  投资#768 ... ·  1 周前  
波元霸  ·  友情提示:非必要勿购买 ·  1 周前  
波元霸  ·  友情提示:非必要勿购买 ·  1 周前  
EarlETF  ·  A股数据复盘 1月10日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行圈

聊一聊创业路上的那些坑

投行圈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4-20 16:21

正文

网上流行的段子调侃说放高利贷的改叫P2P,乞讨改叫众筹,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忽悠改叫互联网思维,做耳机的叫穿戴设备,看场子收保护费的叫平台战略,搅局的叫颠覆性创新,借钱给靠谱的朋友叫天使投资,借给不靠谱的人叫风险投资 ......

 

“创业”这个词听着挺高大上,实际执行起来异常困难,毕竟创业是少数人干的事情,创业的时候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的创客空间,还要一个友好靠谱的投资人等。

这两年,一旦有人说自己“创业了”,好像就自带光环,靓丽不少。可是,这些年的创业坑,不知牺牲了多少有志青年,这背后可都是血泪。

在开启分享之前,我想对大家说:一个真正的创业者是反传统和反经验主义的,偏执和自我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是必须的,所以我并不指望让大家能学到什么,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在日后遇到相似或者相同的问题时,会想起我,让你觉得这趟旅途其实并不孤单,我就很满足了。

1、任何不赚钱的创业都是“耍流氓”                              

有很多创业者为了追求高大上的概念,作为融资的噱头,不惜把自己一些很赚钱的项目砍掉,虽然融到了大笔的钱,却失去了自身的造血能力,终究难逃因烧钱而死。

创业根本的目的是让项目盈利,而不是制造数据让创业者虚胖,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总讲数据,就是因为他没有利润,那就只能用数据来表示他很成功。

真正好的创业者应该是把市场做好、利润做好,毕竟不赚钱的商业模式都难以持久。

2、不是所有的“空间”都能让你成长                              

在如今这个创业孵化器、创客空间遍地开花的时代,创业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不是每一个创业空间都能让你成长。

孵化器划分方法有很多种,如果按照运营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政府主导型孵化器、事业企业型孵化器和企业型孵化器。

虽然很多创业孵化器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关注方向,但随着数量不断增多,孵化器模式也逐渐趋同,创业者也成为孵化器激烈竞争的对象,有媒体调侃道:孵化器太多,创业者不够用了!

3、创业要找到不作恶的“善钱”                                  

有一些投资人就着“资本寒冬”玩起洗钱的黑金游戏,当然也有个别投资人和“聪明”的创始人合谋起来洗钱分赃。某些心怀叵测的投资人利用“资本寒冬”逼创业者签下种种苛刻的不平等条款,实际上花钱的话语权归投资人,他们来决定怎么花钱,把创始人当成摆在台面上的傀儡。

所以对于一个成熟清醒的创业者,你要清楚哪个投资人的钱对你有钱以外的附加价值,这很重要,不是所有的钱都是“不作恶的善钱”,要找适合自己的VC融资,争取得到除了钱以外的资源支持(投行圈或许就是您的选择,哈哈),而且这种资源必须是你需要的,如果不是你需要的却强塞给你,可能成为累赘甚至反受其害。

4、与合伙人对撕,才是创业人最大的悲哀!                        

创业是九死一生的概率,挫折与失败几乎难以避免,而在低谷期只能依靠你的团队,只有相信你的团队永远是最可靠的。许多创业者所面临的两难抉择:是功成身退享受生活,还是和团队一起再去冒险实现使命?残酷的现实是,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会为利益不顾道义与尊严,公开对撕。

不少创业者的朋友圈都曾经多次被合伙人间的对撕大战刷屏,某娱乐自媒体由于运营团队内部出现股权重大纠纷,导致公司走入解散程序,微信公众平台暂停更新。某自媒体两位创始人在巨额融资即将成功的时刻,居然为了争夺股权利益毫无尊严地在办公室地板上挥拳相向打成一团,这样的团队即使融资成功,也很难让人相信他们会有长远的发展。

5、创业需要找准方向                                           

创业,做一些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解决用户痛点。创业者应该人尽其用,做一些对社会、对未来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老弄一些如送水果的创业,从东边送到西边,一帮科学人才围绕怎么送快递去创业,从内心来说,我是反感这种创业的。

一个科学家去研究快递,这个方向就是错的,我不认为这种模式就是好的,表面上看是在提高效率,但是过度的提高效率是无效的。

有的时候,我们创业是因为情怀、因为理想;有的时候,我们的创业项目本身就需要那么一点儿情怀,所以,我们要思考痛点跟什么结合才更值钱?

6、创业者们,其实并没有风口!                                  

“风口”是一种充满投机的思维方式,如果大家都想找捷径而不是脚踏实地,每个人都是这种思维方式,那是很危险的。

所以,当创业者问我下一个“风口”是什么的时候,我只能告诉他们我不知道下一个“风口”是什么,也许“风口”根本就不曾存在。

创业者要思考如何搭上技术创新的顺风车?创业者不仅要做风口上的猪,还要做风口上的鸟:起风时,飞得更高;风停时,依然能飞得更远。

7、所谓找到了“痛点”,不过只是“自嗨”                        

什么叫痛点?我觉得可以持续的有价值的东西才叫痛点,而不是掐你一下胳膊让你疼了的地方,那叫疼点。现在很多创业项目做的就是掐你胳膊的事情,让你疼了,就以为抓住用户痛点了。

现在很多创投圈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言必称“痛点”、“一招捅破天”等潮流名词,几乎每一个投资人在见创业者时,都会问一句话:“你目标用户的痛点是什么?”好像不问这句话就显得自己不够专业一样,其实很多人都对“痛点”一知半解。

与痛点相比,现在很多创业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只是一些锦上添花的东西。可悲的是,这些创业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认为这也是人们的刚需。

8、成了创业者,已经不会“说人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数据、“互联网+”、O2O,这些时髦的名词风靡全社会,充斥创投圈。随便走进一个咖啡厅,总能听到这些关键词,创业项目里面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大数据,你都不好意思跟投资人开头。

网上流行的段子调侃说放高利贷的改叫P2P,乞讨改叫众筹,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忽悠改叫互联网思维,做耳机的叫穿戴设备,看场子收保护费的叫平台战略,搅局的叫颠覆性创新,借钱给靠谱的朋友叫天使投资,借给不靠谱的人叫风险投资。

创业者要懂得说“人话”,很多人弄出一堆模式,套用一堆术语,想单纯依靠这些打动投资人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大部分勤奋的投资人天天跟创业者打交道,自然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很容易分辨究竟是实干还是忽悠。

9、一谈创业就想改变世界                                        

任何一种科技的进步都会带来数不清的创业机会,比如互联网。创业者需要对技术创新保持警觉,看看这种技术创新是不是可以用在自己的创业方向上。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几乎每一个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技术创新的结果,新技术推动了产业的变更或产品的替代,既满足了用户需求,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

但创业者不能把问题想得太大,每天想着怎么去改变世界,而应该静下心来,找到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先满足小范围用户的真正需求,专注于解决眼前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试图解决一个困扰全人类的难题。

对社会来说,少一个创业项目没有什么问题,而创业者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所以创业者不能把问题想得太大,不要把目标定得太宏伟,毕竟另一个叫“马克”的年轻人创立Facebook的初衷也不是想造福全人类。

10、一路演,就想把自己项目说得十全十美                         

一个项目,有缺点是不怕的,怕的是你弄不清楚定位,怕的是你说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谁都知道你的项目会有问题,因为模式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商业模式需要不断调整。

你的项目要是没有问题,你为什么找投资人呢?你的项目要是没有问题,投资人也不会投你。投资人投你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看到你有一个好的点能赚钱,看到你有九个点还没做到,有缺点,投资人才投你,投资人通过投你这一个点的钱,来赚取剩下九个点的钱。

如果你一上来十个点都做得很好了,那你也不需要投资人了。一是你项目估值也高了,二是投资人从你的项目看不到未来,没有提升空间了,为什么要投你!

总之,创业者在选择创业机会的时候,要时时刻刻考虑,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事情里面,将来十年八年、三四年、两三年能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整个市场上、大环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创业者要成为能抓住这个变数的人,不是针对目前的市场来做产品、做服务、做开发,而是为了两年后、五年后、十年后的市场做项目。

创业者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的产业经验和创造性,构建良好的社会交际网络,增强趋势的警觉性与敏感性;另一方面,精明的创业者没有时间和资源去了解有关新兴趋势的每个方面,他们会利用专业调查公司提供的服务,来观察趋势与变化,并从中洞察创业的先机。

点评:听过再多的成功经验,也未必会成功,但创业路上的坑,有一些知道了也就绕过去了。这是最好的创业时代,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新公司诞生,但与此同时,死亡名单中的数字更加触目惊心,在“创业热”的时候,必须有人泼出“冷水”和说出实话——创业不是想当然的事情,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本文为马海祥博客原创文章,如想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摘自于http://www.mahaixiang.cn/bkwb/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