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ard无意之中走入了情绪预测研究领域。
十年前,她发现通过手环跟踪人体皮肤的电导,可以监测到癫痫的发作,有时能够在身体发生痉挛前几分钟发现
。2013年,她与人共同创办了Empatica公司,这是一家销售传感器的公司,其中包括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智能手表,用于监控癫痫发作的迹象并向护理人员发出警报。
Picard看到了这项技术更广阔的应用潜力。她与当时和她一起工作的博士生Akane Sano
(现在在德州休斯顿莱斯大学工作)
提出了一种假设,将手腕传感器和手机的数据结合起来,监测压力、睡眠、活动及社交互动,以此预测人的整体心理健康和身心状态。
Sano 和Picard与哈佛药学院的一个团队合作设计了一项研究,每日跟踪学生的数据。该团队自2013年以来,
通过让学生佩戴一种类似手表的设备,共研究了300名学生
——每学期50名,每次研究30天。该设备测量学生的活动量,记录其接受的光照量、体温和皮肤电导。
Sano和Picard还开发了一种软件,把它安装在受试学生的手机上,记录其电话、短信、位置、上网、屏幕使用时间及社交互动。团队还记录了他们大部分的电子邮件使用情况。学生两天填写一次关于学习、课外活动及体育运动的调查问卷,并描述睡眠质量、情绪、健康、压力水平、社交互动及摄取的咖啡因和酒精的量。他们还报告了考试成绩,并在30天研究的开始和结束时填写了广泛的调查。
2017年,该团队表示正在训练一种算法,以研究调查结果并权衡其中数百种指标的重要性,该系统可以提前一天准确预测学生的幸福感、心境和健康水平。在这项实验中,个体需要被监测7天以达到80%左右的预测准确性。
Picard的分析显示,手环和手机不能预测轻微的情绪变化,但当身心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时,预测结果则可靠得多。其中一些信号十分直观,例如,在床边徘徊可能意味着焦虑不安,但其中的细节却不总是能够被理解。比如,社交互动可能影响压力水平,压力水平可以从皮肤电导中反映出来,然而人们却不清楚一天出现许多皮肤电导峰值是好是坏,因为不论人们在破解难题还是身负压力,电导值都会上升。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Louis-Philippe Morency说,利用这些信号解读一个人的情绪真的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心理健康评估提供帮助。但
对于用人工智能预测情绪,他的态度很谨慎,
“因为明天的情绪通常和今天相似,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明确分离这两种现象。很有可能目前的预测技术主要是在预测今天情绪在第二天的影响。”
Picard认为很快就会有改善,“我们最先提出这项技术是的确有可能的,并且正在给出数据来支持这一论断。随着数据不断增加,可靠性会越来越高。”她已将算法开源,以便其他接触这一技术的人能够重复她的工作。
“Picard的研究很对路,她透明的监测记录以及她的算法、模型和数据集让我对此更加有信心。如果不是对自己的结果非常确信,人们不会让别人那么容易就去重复自己的工作。”南加州大学创意技术研究所心理学家Jonathan Gratch说。
Nock关于自杀想法的试验源自和Picard的合作。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监测了192个人,主要使用手环,并通过手机APP或采访询问受试者的感觉。现在,他已在用整个受试人群而非某个人的数据来调试设备,他表示已经识别出几个可以预测自杀想法的可量化征兆,准确率达75%。
其中几个最重要的因素包括夜间的明显活动——可能意味着夜里坐立不安或躁动,加上皮肤电导的突然升高和心率加快。但他拒绝透露更多的细节,因为其论文正在接受一本期刊的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