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迪壹时事
您好,欢迎光临迪壹时事!我们将与您一起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分析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分享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防教育时代感;解读党的最新政策等!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能源观察  ·  新能源全面入市新政出炉 ·  昨天  
能源电力说  ·  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抽水蓄能重磅文件! ·  3 天前  
南方能源观察  ·  2024年广东新能源产业集群营收破万亿,达1 ... ·  4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up to no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迪壹时事

陈一舟:曾烧3亿美金收获两个教训,人人网已从2000员工裁至80人

迪壹时事  · 公众号  ·  · 2018-08-09 00:00

正文

陈一舟

8月5日,人人网CEO陈一舟在人人日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人人网的明天,由你定!》的文章,这篇文章中他回顾了人人网的前世今生,包括他自己的第一次创业ChinaRen,以及后来的5Q校园网,也提到了他在2006年前后收购王兴的校内网的情节,还有后来人人网在与新浪腾讯的PK中日渐没落的过程,可以说是很好的复盘了人人网的衰落历史。

陈一舟说人人网是“曾经纪录过上亿中国年轻人青春的地方”,不过后来“因为我们本身能力问题及很多不可控外部因素,我们没能抵抗住微信的压力”。

在2011年到2014年,陈一舟透露曾经花了3亿美金来与腾讯新浪等社交巨头PK,不过最终并没有获胜,而是收获了两个教训:

1. 即使继续烧钱,我们还是没有能力扭转人人网的下行趋势。

2.按这种烧钱速度,公司迟早要把所有钱烧完。

那是人人网上市后的三年,在资本层面应该不是很缺钱的时候,也可以说人人网曾经砸钱做社交吧。不过其后几年人人网就进行了战略转型,陈一舟也提出让人人网尽快营收与成本持平,后来人人网追了几个风口,做二手车、做直播,为了节约成本,还把员工规模也从鼎盛时期的2000人,裁员到如今的80人。不过人人网也在转型中,逐渐掉队了。流失了大批核心用户。

曾经在2011年上市时,人人网被称为中国的Facebook,股价也一度高达110美元。

人人网2011年上市时,曾经被称为中国的Facebook

陈一舟也提到了,在业务转型阶段,曾经遭遇了不少用户的骂声,看来他也是知道有用户在吐槽人人网的。

而如今陈一舟也明确表示,人人网已经不再是公司最大的业务。而他发这篇人人日志是想和用户讨论,人人网的未来。

关于人人网的未来,陈一舟也提出了两个问题:1、由谁来做?2、怎么做?

陈一舟承认自己已经不再适合做年轻人的社交产品了。而至于由谁来做、怎么做,陈一舟表示将在未来几个星期里,在人人网上与老用户、流失用户交流,并贴出沟通进展。

CEO来信君对陈一舟还是略有了解的,他其实更适合做股票投资和创业投资。他在2015年曾说:“人人网即便放在现在也是一款好产品, 但是离钱太远 ,所以现在我的投资理念投资都是离钱近的,首先得是‘好生意’”。

从人人网的发展历程来看,陈一舟也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社交产品经理,他们针对移动端所做的尝试几乎全军覆没,后来陈一舟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了投资和金融方面,他曾投过国外针对大学生贷款的项目,投资了国内的财经社区雪球等项目。

而人人网自从2011年上市,已经有7年,股票最高曾达到110美元,如今只有2美元左右,市值蒸发了99%。对于人人网的投资者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

到今天,陈一舟想给人人网寻找一位接盘侠和操盘手,CEO来信君很想知道如果是王兴当年坚持做校内网下来,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当然世间没有如果,王兴自从卖掉校内后,又做了饭否,至今他还几乎每天都活跃在饭否。而王兴创办的美团今年也要上市了,据说估值是600亿美金。

不知道王兴现在还有没有兴趣来接盘人人网,重温一下自己的社交梦?

校内网、美团网创始人 王兴

附陈一舟的人人日志:

各位人人网用户,好友:

今天被一篇文章刷屏了:《13年了!曾经记录青春的人人网,你还记得吗?》

首先,感动这么多用户对人人网的感情这么深。

人人网的未来,今天就这件事需要和大家讨论清楚。

首先让我明确一下定义:这里指的人人网是renren.com这个社交平台,它是曾经纪录过上亿中国年轻人青春的地方,也是人人公司经验它的实体公司旗下的一个重要业务。人人网是人人公司的一个业务之一,这里和大家讨论的,是关于人人网社交平台的一些想法,并不是人人公司全部业务的发展策略。

先讲讲人人网的前世今生吧。

我1999年和杨宁,周云帆一起创业ChinaRen,歪打正着做了一个全世界第二个的实名制社交网络(世界第一个实名制社交网站应该是湖南电信旗下的5460吧)。和后来流行的SNS产品相比,ChinaRen和它们最大的区别是:1.社交图谱不以个人为中心,而是以班级群为组成单位。2.当时没有大批量数码照片,更没有视频,用户沟通以文字为主。 QQ群出来以后,基于客户端的群沟通比页面产品更即时,校友录用户最后全部转战QQ群,这是后话了。

2002年我第二次创业的时候,当然还是情系社区。 2003年我们内部启动了一个社区,学韩国的爱玩它,和QQ秀类似,没有成功。后来看到猫扑,在2004年底收购,融资。2005年在资本推动下追求上市和流量,竟然突发奇想去做了新闻和资讯,因为完全没有竞争优势,最后在2006年铩羽而归,这是做社区学到的第一个教训。

2005年我们看到国外Myspace的成功,直觉能火,在猫扑上尝试做SNS,猫扑Hi推出。后来百度也搞了个Hi。2005年底又看到Facebook的崛起,马上联系到过去ChinaRen的经验,觉得实名制SNS需求在大学生人群的需要是非常旺盛的,于是马上立项,做了一个5Q校园网,通过发鸡腿等坚决和创新的执行,很快拿到校园SNS的半壁江山。另外一半的江山,牢牢的掌握在王兴和他的校内网的手里。

2006年十月假期,我在三亚长考好几天,做出不惜一切代价收购校内网的决定。 因为各种缘分,交易成功。后来人人公司得以上市,王兴重新创业做美团,两得其所。后生可畏,现在我们两人还经常一起读书,切磋,讨论各种事物。

2007-2010年,是和开心001,QQ旗下Qzone,同学网,朋友网,以及后来新浪微博的缠斗。 这里可圈可点的,是当时中国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创新。 我一直关注互动型互联网产品里,所以我眼中的中国互联网第一个重要创新是QQ群。 它比MSN群做的早,这个产品直接把校友录灭了。 2007/08年中国互联网最重要的一个创新,是上海五分钟社交游戏公司开发的开心农场,加入了世界首创,符合中国用户需求的偷菜功能。能偷菜的开心农场,是校内网,开心001,Qzone疯狂成长的动力。当时谁把这个生产力用的好,谁获得的市场份额越大。校内用的最早(开放平台接入),开心001用的最彻底(自主研发,只有一个农场游戏),QQ用的最极致(直接把五分钟的原代码收了,保证系统稳定)。 结果是,QQ基于其巨大用户群和社交图谱,成为社交游戏最大的得益者。校内靠社交游戏也确定了校园SNS的领导地位。 如果有遗憾,就是当时偷菜游戏应该只支持一个,因为如果偷菜游戏太多,好友会分布在不同的农场游戏,偷起菜来不方便。 我们当时没有想到农场游戏竟然是这么大的一个现象级社交应用,机械相信开放平台的威力,让过多的农场游戏接入,反而不如Qzone只支持一个农场游戏那么容易形成流行和用户粘着度。

公司千辛万苦于2011年上市之后,腾讯几乎同时推出微信。微信是个巨大创新,充满了移动的基因:用地址簿发展用户,这样SNS的实名制优势就没了。包括后来微信推出的抢红包,也是惊天动地的妙招,把微信支付从零推到了现在能和Alipay叫板的地步。

在先进生产力之前,老的生产力只能让步。 我们从2011年到2015年,做了大量尝试,因为我们本身能力问题及很多不可控外部因素,我们没能抵抗住微信的压力。我们的大学生用户时长从该用户大学毕业以后就开始逐步减少。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在生活圈子剧变的时候,往往会改变自己使用的主要社交网络。比如,在2006年,一个Qzone用户从中学升大学之后,可能转投校内网。同样,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可能多半会选择从人人网转到刚兴起的微信。 甚至在腾讯自己的两大社交产品QQ和微信之间,这些转移也很明显。 这两个产品都是好产品,但用户该转移的还得转移。

2011年到2014年及以后几年,人人公司因为支持人人网和腾讯新浪等社交巨头的酣战,烧掉了至少三亿美金的现金。 我们非常痛苦的认识到两件事情:1. 即使继续烧钱,我们还是没有 能力扭转人人网的下行趋势。 2.按这种烧钱速度,公司迟早要把所有钱烧完。

我们4年前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人人网要开源节流,尽快打平。 同时,公司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投资学习新的行业开始。

过去四年,我们作了一些投资,国内起了个还不错的二手车业务,在海外开展了SaaS业务。现在人人网已经不是公司最大的业务了,和人人网无关的业务,这里不浪费大家时间,顺便提一下便于下面关于人人网未来讨论的展开。

至于人人网,不得不说,过去几年年,我们在产品上没有什么创新,甚至维护工作都很勉强。站内信功能下线,一个很常规的决定,用户反对声很大。 为了节流,我们的团队由鼎盛时期的近两千人逐步减到现在只有八十人。三年前我们看到直播的机会,为了活命(广告已经卖不出去),硬着头皮直接在人人app上推出直播,用户更是骂声一片。 每当被骂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说,人人网赶快扭亏为盈,这样这个产品至少能坚持下去,大家的青葱记忆还有足够的钱买存储和带宽来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