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涨停 涨停 涨停 ......跌停 地天板 ... ·  3 天前  
第一财经  ·  刚刚,三部门重磅发布!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倒挂”!有没有风险?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平安:寿险未来可释放利润近4千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2-09 21:36

正文


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执行官 姚波

12月9日,中国平安在福建厦门举行策略日活动,首度对平安寿险的价值,及平安集团个人业务商业模式及经营成果进行了详细阐述。

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执行官姚波、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披露了多组核心数据,分别对平安寿险的业务组成和价值结构、以及对平安集团个人业务价值和个人客户经营成果予以全面剖析。

在姚波看来,平安寿险在产品策略上聚焦长期保障型险种,对利率下行有充分的准备,即使利率继续下行,未来平安仍有近4千亿的利润释放空间。

“目前,平安长期保障型产品在新业务价值中占比7成,此类产品的利差占比仅为21%。也就是说,平安寿险的新业务对收益率的敏感性较低,低利率环境对平安寿险未来盈利能力的冲击较同业低。”姚波直言。


首披个人业务经济模型与价值

2016年,在核心金融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平安积极布局互联网业务,设立了“1-2-2-N”的战略目标:1个目标—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2个聚焦—大金融资产、大医疗健康;2个模式—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与非金融;N个支柱—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以及金融服务、房产金融、医疗健康、汽车服务等多个生态圈。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平安为逾1.22亿金融客户和逾2.98亿互联网服务用户提供服务。其中,金融客户中,高净值客户人均持有9.98个金融产品,全量客户人均持有2.16个金融产品。

李源祥表示,通过采取“一个账户、两个超市和一扇门”的商业模式,平安的个人业务在利润、服务的个人总数、金融客户的价值贡献和互联网用户的活跃度上均实现了稳健增长,带动个人业务价值持续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平安集团首度对其个人业务价值予以了数据披露:平安金融客户人均利润为195元; 2016年上半年,平安个人业务净利润为238.5亿元。

据李源祥介绍,金融客户在各产品线之间已高度交叉渗透,互联网用户也大量购买金融产品,如截至2016年6月30日,金融客户中已有29%的信用卡客户、23%的互联网金融客户和18%的银行存款客户购买了平安的人寿保险;

互联网用户方面,2016年上半年,金融一账通用户中有34.0万人购买了车险、21.8万人购买了人寿保险、19.3万人开通了银行账户。随着购买金融产品与使用服务的增加,金融客户的留存与满意度不断提升。

有关集团个人业务的价值,李源祥解释道,根据平安现行的业务结构,个人业务价值的量化可用核心金融业务价值加上互联网用户价值。其中,核心金融个人业务价值来自于核心金融客户数量和人均利润的增长,互联网用户价值主要来自于活跃用户数量和户均产品服务价值贡献的增长。

他进一步指出,目前平安的核心金融已有成熟的业务模式,整体盈利持续提升;同时互联网用户价值也正逐渐显现,随着平安互联网端交易规模和服务范围迅速扩大,互联网相关业务正成为平安价值增长的新动力。

截至2016年6月30日,平安集团个人业务内含价值已从2014年的3053亿元升至2016年6月末的4169亿元,金融产品资产管理规模稳健增长至3.46万亿元,贷款余额逾5000亿元。


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 李源祥


聚焦长期保障险种

近两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受国内利率持续下行和资本市场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金融、保险业的盈利能力成为投资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平安寿险业务内含价值及新业务价值增速是否可持续,在中国经济下行期中,平安的业绩是否能保证稳定增长,并维持充足稳定的偿付能力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针对前述种种疑惑,姚波解释道,目前平安寿险业务新业务价值中,代理人渠道占比超9成,其中长期保障型产品在整体新业务价值中占比高达7成。2011-2015年,长期保障业务在代理人渠道中首年规模保费占比从42%增长至51%。

在姚波介绍,长期保障型产品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远低于短交储蓄型保险产品。截止2016年年中,平安寿险的整体新业务价值为471.3亿元,其中,长期保障型产品的基准新业务价值为329.7亿元。

“即使我们的保险资金投资回报率下降50个基点,长期保障型产品的新业务价值仅下跌5.7%。平安长期保障型业务的新业务价值中利差占比为21%,远较短交储蓄型业务近八成的利差占比低。”姚波进一步称。

目前国内多数寿险公司尤其是中小寿险公司高度依赖利差实现收益,在费差、死差上则处于亏损状态,利润结构相对失衡。

但反观近年来,平安寿险业务的产品结构一直处于优化过程。据姚波介绍,2011年到2015年,平安长期保障型业务在代理人渠道中的首年规模保费占比从2011年的42%持续上升至51%。

由于此类产品的利差占比较低,平安寿险未来利润的主要构成是与保险保障密切相关的死差和经营成本相关的费差等。

“最能体现寿险公司未分配利润的是负债端的剩余边际,平安寿险此项指标高达3863亿。这就意味着现在平安寿险有近4千亿的未来税前利润释放空间。”姚波直言。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