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化浊
从文化浊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sight数据库  ·  今日,信达生物 PD-1 联合疗法申报上市 ·  昨天  
Insight数据库  ·  未来三年,这 7 款下一代减肥药有望获批上市 ·  3 天前  
药明康德  ·  首款!默沙东“first-in-class”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化浊

【漫谈】“智商”

化浊  · 简书  ·  · 2017-12-25 09:00

正文

“打~~~打~~~~打.....打劫”,

... ...

“IC、IP、IQ卡,通通告诉我密码”

... ...

“智商是什么东西,拿来”

以上台词是电影《天下无贼》中,由艺术家范伟先生生动演绎的笨强盗打劫IQ桥段。当我决定动笔写一篇有关于“IQ”的文章时,首先映入脑海中的便是范伟先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于是便将他的台词搜索了出来用作开场白。

打打打打劫!

IQ是什么,电影里的笨强盗不知道,现实中许多达人都明白这是 “智商” 一词的缩写。那么 “智商” 的全文是什么呢?

可能就不是所有朋友们都知道了,它的全称是 “Intelligence Quotient” ,翻译成中文的全文是 “智力商数” ,是一种用以测试人在某个年龄阶段认知能力的标准。

因为宣传的广泛,所以大家都知道IQ这档子事,久而久之人们也重视IQ,不时能在报端上见到某某地又出了个神通,智商远超140是个大天才等等之类。

然而就像是所有人类制定的标准一样,IQ也有其片面、不精准的地方。 这也是为何后来又有达人提出EQ(情商)作为IQ的补充,至于后来的各式各样的测试标准,诸如AQ、LQ、FQ等各种Q就越发繁复了。

经验告诉我们,越是正确的道理往往便越是简单而纯粹的,当一件事陷入纷繁之中,那么很大可能这件事背后的道理不够精髓。

嗯,先把要紧的丑话给说了,咱们再来继续研究研究IQ这档子事。

西方的文化总是有量化与精确的习惯,所以试图测量智力并将之量化的想法也是出自西方,是十九世纪的英国人高尔顿先生首先提出这个想法的。高尔顿先生的方法是借由测量人体的体能与感官灵敏程度来量化测量人的智力。

后来法国人比奈先生设计了一些测试,根据这些测试得出分数(即智商) ,他的测试将智商140以上评价为接近极高才能,120~140者为很高才能 、25以下者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为90~110。

比奈测试

就在刚才为了成文,我特意找了一些比奈测试看了看,初步感觉比奈先生的测试似乎是在考验人们 “举一反三” 的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