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神共奋
每周两篇原创,包括但不限于:职场心理系列,读名著品职场系列,知识管理系列、国民新女性系列。欢迎关注,请相信一个不靠脸吃饭的人是最要脸的。
51好读  ›  专栏  ›  人神共奋

“女生学逻辑干嘛?”“让你少被男人骗啊!”

人神共奋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5-30 21:05

正文




哲学博士七天撩妹学,全靠神逻辑。

构思来源于以前看过的一本国外小说,大部分情节我都记不得了,所以只能把这个故事改成中国背景,作为“逻辑能力提升”系列的第五篇:神逻辑(也称逻辑谬误)。

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首发


1

一个研究逻辑的哲学博士,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漂亮的姑娘,立刻喜欢上了她。为了接近姑娘,他特意借一个星期的宝马,并告诉姑娘,自己可以教她“逻辑学”。


姑娘大惑不解,自己一女生过得好好的,哪儿来的神经病劝她学那么无聊的东西?


博士连连解释:“不不不,我要教你的,是逻辑学里最有趣的部分,叫逻辑谬误,又称‘神逻辑’。


姑娘半信半疑:“是吗?那学这个有用嘛?”


博士:“有用,有用,非常有用,学会了这个,男人花言巧语骗不了你,女人勾心斗角你落不了下风。”


姑娘心动了,本着“宁可坐宝马听无聊哲学,也不骑单车看浪漫夕阳”的原则,答应了。博士准备每天带姑娘兜个小风,同时教她一个“逻辑谬误”知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管齐下,力争七天时间,赢得美人芳心。


2

第一天的约会中,博士提出了一个问题:“昨天你是不是说‘一个女生,学那么理性的东西干嘛’这句话?”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博士开始了他的第一堂逻辑课。


“这句话如果正确,必须有一个前提:女生比男生缺乏理性思维的能力。但这个前提……可靠吗?”


姑娘轻易掉进了博士的话题里:“可是大家不都这么说吗?”


博士立刻提高了音调:“这就是我告诉你的第一个逻辑谬误:诉诸公众谬误,英文是appeal to popularity fallacy,它把‘大家认同的道理’等同于‘正确的道理’。这根本就不是逻辑,这是宣传洗脑。”


“可是,就连很多专家也这么说啊,我记得上心理学课时,老师说过……”


“既然今天逻辑课开张大吉,我就买一送一,告诉你第二个逻辑谬误:诉诸权威谬误。你也做过实验报告吧,所有论文的结论一定会有一连串的前提,如果不考虑前提,直接引用结论,那就是犯了‘诉诸权威谬误’。


最后博士用深情款款的语调对她说:“相信我,一个女生只有学会逻辑,才能保护自己,保卫爱情。“



3

第二天下班后,博士兴冲冲地来约姑娘出来吃饭,他还沉浸在昨天的旗开得胜中,却发现姑娘不大高兴,一问原因,原来是被老板骂了。


姑娘红着眼圈说:“今天真倒霉,老板让我拿盒饭,我一时憋屈,就跟别人说:我上了四年大学,可不是为了帮人拿外卖。结果就被她偷听到了,她就批评我说:‘要哭回去哭。老板的时间就应该是最值钱的,不应该拿来做杂事;所有的新人,就应该从杂事做起。’


姑娘最后问博士:“我是不是一个很差劲的员工?”


“是的,你很差劲”,博士一边躲开飞舞过来的小粉拳,一边解释说:


“说你差劲,不是不愿帮老板拿外卖,而是逻辑没学好,没看出老板利用了‘两难选择谬误’来误导你。你想,‘老板不做杂事,新人就得做杂事’,这句话想要成立,必须有一个前提:公司只有‘老板和新人’这两种人,这种公司你见过吗?”


姑娘恍然大悟:“明明是她舍不得请前台。”


博士心中暗喜,孺子可教,继续补充道:“教你一招,如果对方在说服你时,用了‘不是……,就是……’、‘你唯一的机会就是……’、‘因为不能……,你只有一个方法……’,这一类让你二选一的句子,很可能就在用‘两难选择谬误’来误导你。”


4

第三天,姑娘转给博士一篇文章,说:“说得太好了,太解气了,尤其是这一句:‘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反正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


博士又开始上课了:


“很明显,这段话用了‘稻草人谬误’来误导读者。在辩论中,先做一个虚拟形象丑化对方,然后攻击那个被丑化的稻草人,这就叫稻草人谬误。作者先把‘求助你的人’的最极端例子挑出来,影响你的判断,再推出‘拒绝别人没什么不好意思’这个结论。”


姑娘慢慢明白过来了:“我想起来了,这个人的文章里,几乎每一篇都要树几个稻草人。”


博士得意地补充说:“凡是擅长用稻草人谬误、树靶子立假想敌放狠话的人,都有做政客的潜质,没当上政治家去写文章,那是人民之福啊。



5

第四天,姑娘有课返校,博士送到教室门口,刚要走,忽然听到课堂里教授的咆哮:


“你是不是觉得迟到无所谓啊,因为你迟到,我要停下来,思路被打断了一分钟,全班 40 个人加起来就是一节课!”


回头见教室门口的姑娘被骂懵了,进不是,退也不是。


博士大喜,表现的时候到了,立刻闯进教室:


“老师,我向您请教一道小学一年级的奥数题:一个人吃一个包子需要一分钟,四十个人吃四十个包子需要几分钟?”


“!@#¥%……&*”


“没错,还是一分钟。问题在哪儿?你犯了一个错误。什么错误?逻辑上叫‘偷换概念谬误’,请记住它的英文名:equivocation fallacy。你把‘40个人的一分钟’跟‘一个人的40分钟’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偷换……。”


博士索性走上讲台:“告诉同学们一个终生受用的技巧,如果一个术语,在论证中不止一次出现,你就要警惕了,一定要看看,它前后的意思是否一致,有没有被偷换,……别找点名簿了,我不是你们班学生。”


6

第五天,博士陪姑娘看韩剧。


姑娘看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我问你啊,假如我得了绝症,你会离开我吗?”


因为“迟到神逻辑”,博士和姑娘的关系突飞猛进,博士越来越感觉到“逻辑撩妹法”的效果,不由脱口而出:


“不会啊,反正你也没几天活了,我离开你?我有病啊。这叫‘诉诸感情谬误’,编剧就爱搞这套,只要煽情煽到位,一般的逻辑漏洞观众都能忽略。所以说韩剧看多了,人会变傻的……”


“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


“对对对,‘诉诸感情谬误’的人,就喜欢说这种车轱辘话……”


7

第六天,博士正在赶一篇文章,姑娘来了,进门就抱怨:


“我妈妈今天又跟我唠叨了,说什么年轻的时候看到好男人,不抓紧拿下,等你三十多岁了,好男人想找也找不到了。你帮我分析分析,这话有毛病吧?”


博士刚从一大堆论文中爬出来,不假思索地说:“也难怪你看不出问题,这句话是最具欺骗性的逻辑谬误,叫‘循环论证谬误’,因为‘年轻时错过好男人’,所以‘以后找不着对象’,用‘以后找不着对象‘,证明‘年轻时错过好男人’,这就是用结论证明原因,所以叫‘循环论证谬误’。”


“是嘛?……”姑娘的语气有点怪怪的。


博士忽然醒悟:她这是在提醒我什么吗?真该死,自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是赶紧解释吧:


“其实吧,你妈的话未必错。所有的逻辑谬误,包括这个‘循环论证谬误’,都是认证方法有问题,但结论未必错误,哈哈哈哈……”



8

到了第七天,博士左思右想,觉得挑明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想安排一个浪漫的烛光晚餐。


没想到一见面,姑娘就先挑明了:“我觉得咱俩不合适,散了吧。”


博士被当头一盆冰水:“为什么,大家都说我俩有夫妻相。”

姑娘非常冷静:“你这是诉诸大众谬误。”


博士一愣,赶紧解释:“对不起,恋爱的人智商会下降,可这不正是说明我爱你吗?”

姑娘非常不屑:“哼,循环认证谬误。”


博士不死心:“我教你的,你一学就会,这说明咱们心有灵犀啊。”

“偷换概念谬误。”


博士拼命找理由:“可你不觉得,我比你以前的男朋友对你都好吗?”

两难谬误。好男人以后就没有了吗?。”


博士感到了绝望:“肯定是谁说我们坏话了,他是在嫉妒我们。”

“稻草人谬误。”


博士开始失控了:“请不要离开我,你是我的星星,你是我的月亮,你是我一生中的最爱,我无法想像没有你的日子……”

“诉诸情感谬误。”


博士最后恼羞成怒:“算你狠!可你那天明明说,喜欢和我在一起,这话总没有逻辑错误了吧?”


姑娘冷笑一声:“可你的宝马也快要还给人家了。”


(本文为“职场逻辑能力提升”系列的第五篇)


近期热文

“充电”两小时,“通话”五分钟!工作汇报就该这么搭结构……(之四)

为什么善于思考的你,却总在沟通上栽跟头?(之二)

逻辑性差怎么办?4个“苏格拉底式提问”一定有帮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