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假艺术节
全世界可能只有这一个假的艺术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慧田哲学  ·  有一种逻辑陷阱叫“注射式洗脑” ·  10 小时前  
慧田哲学  ·  罗素:五个方法教会我们如何避免愚蠢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假艺术节

Christian Jankowski 专访 | 幽默从来不是我的目的

假艺术节  · 公众号  ·  · 2019-09-25 18:05

正文


德国当代艺术家克里斯坦·扬可夫斯基 Christian Jankowski 的幽默,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完全。打开他的履历,就好像在翻阅一本荒谬的“职场百科全书”。“书”中,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借艺术之名,找到了游离于专业身份之外的二重属性。于是,意大利算命师开始在电视上公开为艺术家占卜职业生涯;魔术师把美术馆馆长变成了贵宾犬;拍卖师在拍卖会现场将自己身上的衣物全部售出;而艺术家本人也会带着弓箭,去超市“打猎”......


扬可夫斯基的实践多与表演有关。他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与非艺术专业人士的互动,将艺术与所谓的“艺术之外的世界”有效衔接。这些表演性的互动,不仅为大众理解艺术提供了独特视角,又将当代艺术的讨论融入到了日常社会生活的语境。非艺术专业人士既是作品的参与者,也是艺术家的合作对象。扬可夫斯基擅长对现有的结构和体制进行睿智的幽默重组。他的作品既是对一个奇观社会的反思、解构和批判,同时也是对艺术本身的反思、解构和批判。于是艺术本身得以存在于奇观之中,充满了解读的潜力。


在今年上海外滩美术馆 RAM Highligh 项目进行期间,假艺术节组委会邀请 克里斯坦·扬可夫斯基 进行了一次专访。与艺术家本人畅谈作品的同时,也有机会重新审视了幽默这件事。在扬可夫斯基看来,幽默,并非他的创作企图,也不是他的目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