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姐说】
浪潮明天就要推出的G2,除了在业界第一个提出要“智能”外,还可以“吃”掉——异构业界95%以上的存储设备。
简单地说哈,智能是现在必须的大趋势——当然在此之前,是数据的安全、稳定性,一次灾备到万无一失……这些都不在话下的前提下,当今世界,还有什么能比“智能”更扣人心弦的呢?
没错,如果这些机器智能了,会自动调节资源分配,会自己执行一些急救措施……那得减少多少损失,节约多少能源?
可能你会好奇,服务器、存储,还能怎么智能?别着急,姐给你好好讲讲,其实通过浪潮,我们甚至可以隐约看到一些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你还有啥需求?
为了能做出一台最“聪明”又适合市场需求的G2,浪潮可是遍访很多领域的客户——他们最基础的需求,什么安全性、灾备(特别是跨地域灾备)必须杠杠的以外,这些“非互联网”公司们其实正在发生、即将要发生,或者说正迫切希望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举个栗子,金融公司们在动什么脑筋呢?第一,就是远距离的存储和数据处理;第二就是多种数据的迅速读取……第一个需求是针对全国性用户的,比如说银行、保险等等公司,全国都有网点,这就需要一种可以hold住上千公里的、跨地域的传输和灾备,即要用到G2中的“广域网链路加速技术”,说穿了,其实就是浪潮给他们的数据搭建了一条高速公路。
再比如能源领域,审计非常重要,因此他们有个重要需求就是“日志”的审计——浪潮的G2日志可以做到“以分钟为单位”级别的历史日志,过去3个月每分钟的数据都可以查到,厉害吧?你每一次修改参数,每一次指令都有迹可循,怕的就是万一!您可能会问,艾玛,这有什么稀奇?好吧,你知道一般的日志存储要多大么?
毫不夸张地说,三个月,按照过去的技术来计算这个存储量需要高达3.7个TB!!!现在呢,浪潮重新修改了压缩方式,G2只要200个GB以内——小了十几倍!还能导出来做日常分析……
再来说说咱们离不开的运营商大人们,都在开始部署“云”,从私有云再到未来搞公有云。浪潮就在G2里做了一些有趣的微定制:API!
API又是个什么鬼?姐只能概括地说:这是一种接口协议,可以让运营商随时想调用存储上的什么数据就调用什么数据——即一种特殊接口,而此前存储上是没有这种特殊接口的。如果运营商基于这种接口在应用层面进行足够的利用,那么就可以基于一个平板电脑想怎么管理就怎么管理:删除啊,读取啊……以前呢,那可复杂了去了。
还就是政府、学校……等等这类对性价比很在意的单位,或者说总希望存储能干更多事情的那种客户,这回可以开心多了:G2干了两件什么事呢,不太科学地形容一下哈,第一,就是结合了虚拟机的做法,让存储能够具备计算的功能。第二,就是让G2能够“兼容”更多其他品牌的存储。
这第一个功能,让存储去做计算这件事,甚得人心——其实以前就老有客户觉得,买个服务器或者存储设备,光是存数据也太浪费了,这回浪潮的G2则是通过技术手段做了一些插件,让存储和虚拟机相结合,让有些计算方面的工作由存储来干,降低对服务器计算资源的占用,释放了很多资源。
而第二个“兼容”就更“深谋远虑”了。因为现在的很多单位也搞了很多年设备,家里有各种存储,浪潮就想了一招,让G2能够兼容大部分——业界95%以上的存储设备。艾玛,这样一来,G2不仅能够“承前”,还能“启后”……可谓心思细密、绵远悠长吧?
好,接下来再说说智能。
G2的关键是“能判断”
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存储基础设施都有了一定的设备和IT运维积累。就像游戏打通关一下,企业数据中心打到了存储虚拟化这一关。整合尽可能多的异构存储,实现资源互通互用,同时守住数据的安全底线,是企业CIO和CTO比较关心的问题。
复杂问题简单说,浪潮智能存储G2的智能管理特性,相当于是个靠谱的“门神”,可以给所有存储设备看家护院,对外提供逻辑上的统一资源池。这样做首当其冲的好处是,企业IT管理和运维人员可以改变过去1:N的管理模式,而是1:1。利用一个存储管理平台,摆脱物理容量的局限,实现磁盘功能统一集成使用,数据自如迁移、业务快速部署。
“浪潮智能存储G2通过在物理存储系统和服务器之间增加一个虚拟层,管理和控制所有存储并对服务器提供存储服务。”浪潮存储产品部总经理孙钢表示。“有了浪潮智能存储G2,服务器不直接与存储硬件打交道,存储硬件的增减、调换、分拆、合并对服务器层完全透明。”
咱们都知道,未来服务器存储的趋势一定是大容量的、快盘,这点至关重要,所以浪潮G2的智能重点就体现在快速灾备上——对故障进行智能的感知、判断、处理:能够迅速补上损坏的数据,不影响前端的业务。
例如,G2首先要判断是真故障还是假故障。要是假故障,那可能几分钟之后就自己恢复回来了。这必须要有一种非常“智能”的判断方法。
如果是真故障,那么就调动几百个硬盘来组成一个资源池,同时共同恢复一个盘的数据——浪潮管这个叫“硬盘域”的概念,您不用太懂,听听就得了,只要知道:传统的方法是用“热备盘”来重建,比较慢。
杨姐点评:
总的来说,杨姐能从浪潮G2的功能上感受到传统公司业务上越来越“包揽”的趋势。例如未来的银行,不仅仅是要存钱取钱,他们还想提供更多的服务,在你到达某个地方的时候就给你发个旁边饭馆的优惠券,瞬间能够判断是否给你提供贷款,根据你的信用给你免个停车费……等等,对应用场景化的不断开发。
所有的这些,都需要瞬间调取合作伙伴的数据——这必须有快速数据读取的支持才能在客户几乎没有感知的情况下完成。而支撑这些服务的,必须是G2这样快速、能自我修复且智能分配资源的产品。
大家别觉得一个小功能有多么简单。
杨姐举个例子,就拿浪潮G2的压缩功能来说吧,其实业界其他厂商也有,远在深圳的一家全国著名的通讯设备、企业级服务器厂商也做了,但是他们做的都是软压缩,效果就比较……不够颜值,怎么说呢,姐也是听业内人士说的哈,此处给大家学舌表一表。
业界其他厂商的做法,是软压缩,即靠一套算法来做,这样就很消耗CPU,所以他们的服务器让存储进行压缩的时候必须在晚上,因为只要一开压缩,存储的性能至少下降一半;更逊的厂商就会掉三分之二。所以他们必须是离线压缩,即后压缩……
而浪潮则是采用“硬压缩”,多加了一块板卡,压缩任务都由板卡去完成,不妨碍服务器CPU的正常计算。类似的差异还有很多——越是平平无奇的功能,可能技术上却并不简单。
【小白不菜】微信号:xiaobaibucai521
我们是小白,但我们不是菜鸟!
荣获2014年最佳自媒体
媒体训练营2014最佳自媒体
百度知道认证专家
2015媒体训练营年度媒体之星
2016年度媒体训练营媒体之星
您可以在百度百家、今日头条、QQ公众账号、腾讯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阅读、雪球、百度号……等平台同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