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
告诉你关于财富的秘密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

一件重要的事,下周发生!

刘晓博  · 公众号  ·  · 2018-07-22 15:14

正文


7 23 日开始的这一周,将发生一件重要的事情。

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股市会不会就此见底?楼市将怎样演变?央行和财政部的“互怼”结局如何?还有那些站立在悬崖边的企业,濒临爆仓的股权质押等等,都 将等来一个权威的说法。

没错,我说的就是每年一次、研究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2017年,它召开于7月24日;

2016年,它召开于7月26日;

2015年,它召开于7月30日。

种种迹象显示,今年的这次会议将在下周召开。

中国经济急需要一个说法。因为近期爆雷的企业比较多,股市、人民币汇率也不断创出新低。

上图:2017年会议的报道。


周五,股市曾出现大涨。一方面是涉及 100 万亿资金的“资管新规”,有了比较温柔的实施细则,另一方面是有“央行即将宽松”的传言。当然,第二个消息随即被辟谣了。

从过去两周央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等的表态和新举措来看,货币政策在维持稳健中性的基础上,变得更宽松了。比如定向降准、定向降息都已经做了,央行不仅把“较低信用等级的债券”列入了合格抵押品范围,还鼓励商业银行购买这些债券。此外,“资管新规”的细则也比较温柔。

因此,大家普遍预期“政治局会议”会有新的利好释放出来,而且在财政政策上会有新的表述。

但政治局会议的通稿,其表述方式历来比较含蓄,普通人很难看出其奥妙。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内容的表述。

1 、货币政策

最近几年的表述方式都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偶尔加上“中性”。这次会议通稿出来后,要观察有没有新的变化。估计会增加“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表述,这已经出现在国务院、央行的文件里。会不会有新的、更积极的表述方式,大家可以密切关注。

我的判断是:轻易不会有“新奇”的表述,即便是做了,也不会轻易说出来。

2 、财政政策

最近几年财政政策也都是“积极的”。但在 2015 年、 2016 年的年中会议上,财政政策显然更积极一些。

2015 年的通稿里还有这样一句话——“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调,保持公共支出力度,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引导和撬动更多民间资金增加投入”。

2016 年的通稿里则说——“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保证公共支出能力和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领域”。

2017 年的通稿里,这类表述就消失了。最近央行方面就认为“财政政策并不真的积极”。因此,下周会议的一大看点是“财政政策”在通稿里如何表述。

3 、关于地方债

2017 年的通稿里,对地方债的表述是——“要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在这个要求下,到今年 6 月,“国企 + 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涨幅下滑到了 3% ,成为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来源。今年以来,财力薄弱地区的地铁、轻轨已经被叫停,这会进一步影响未来几年的投资增长。

对于地方债的态度,决定着“国企 + 地方政府”投资能力。到时候看看会不会有适度的放宽。

4 、金融乱象

2017 年的年中会议,提出了“要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随后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改革,在成立“国务院金融发展稳定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银保监会,打通了银保监会和央行的联系(银保监会主席兼任央行党委书记)。随后,对金融乱象全面出手,表外业务受到严格监管,互联网金融日渐式微。

可以观察一下今年的通稿,将如何提及金融的监管、整顿,还是淡化这个方面。如果淡化,则是利好。

5 、房地产

年中的政治局会议,房地产一定不会缺席。只不过,通稿比较有技巧,你一不留神,就漏过去了。

2015 年通稿只字未提“房地产”、“房价”、“楼市”,但一句“去库存”比什么都重要,这时是鼓励大家、刺激大家买房子的。

2016 年仍然只字未提“房地产”、“房价”、“楼市”,则来了一句“抑制资产泡沫”,为随后 9 30 日晚上楼市的大逆转(一线二线城市进入调控期)埋下了伏笔。

2017 年的通稿说:“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一年了,“长效机制”仍然在“加快建立”中。

今年会提及楼市吗?我猜会的,主要是货币政策正在变得宽松,财政政策也将更加积极,资金流入楼市不可避免,这时候需要向楼市喊话,降低大家的“一致性预期”。

但你要看懂一点:楼市仍然非常重要,中国新增贷款的 40% 给了居民家庭,其中绝大多数是购房。在经济偏冷的情况下,楼市不能冷。

央行二季度的数据显示,银行资金流入楼市在“提速”。(见下图)


6 、强调改革开放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 1978 12 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面对美国的博弈。因此,强调改革开放是必须的。当然,还会有应对国际新形势的的表述。这些都是重要的看点。

预期:即将召开的这次会议,会给困难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一系列利好。其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会有新的调整。而且我相信,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基建”会更加积极。当然,改革开放的力度也会加强。会议之后,围绕股市或许会有更积极的做法。





欢迎加入刘晓博的知识星球,参与互动!


如果你在买房中遇到难题,可以加入刘晓博在第三方APP“知识星球”上开设的栏目“刘晓博说楼市”,通过 支付年费 (每年1599元) 的方式,获得更详细的咨询服务。


“知识星球”原名“小密圈”,是一个知识交易的APP平台,是内容创作者连接铁杆粉丝的渠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