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银行青年
银行在绝大部分人的心目中,都是一个十分权威的机构,尤其是在储户的心中,地位更高一筹。很多储户都是因为对银行绝对的信任,才会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存入到银行里面。
但其实银行和其他普通的企业也并没有什么两样,它也存在乱收费等现象。
甚至,作为我国六大国有银行之一的农行,此前就曾因为乱收费,而被官方点名通报过。
目前,银行收费主要依据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4年第1号) ,其中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是少数,市场调节价占比较高,总体来说中小银行收费少些低些。
此外,银监会“七不准四公开”也有要求“服务收费四公开”,即收费项目公开、服务质价公开、效用功能公开、优惠政策公开。
就整体行业的情况来看,乱收费的现象存在,毕竟总体上相比借款人来说银行还是相对强势,另外经办也会有害群之马。不过现在举报渠道也通畅了,多少还是能形成一定制约。
今年情况特殊,疫情加重不少企业的负担。
为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企业负担,银保监会将全面展开清理银行机构乱收费行动,进一步督促银行加强收费管控,
规范银行与保险公司和第三方机构合作行为,遏制各种形式的不合理和违规收费行为。
10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已向各银保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各保险公司下发关于清理银行乱收费降低企业负担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清理银行乱收费降低企业负担行动方案》。
在涉及银行机构的清理内容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贷环节
1、违规收取相关部门已要求减免的费用,
包括小微企业“两禁两限”政策等。违反机构自身有关减费让利制度或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2、设置不合理的贷款条件。
比如要求客户将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转为存款,将授信额度转为银行承兑汇票,强制以银行承兑汇票等非现金形式替代信贷资金。除存单质押贷款、保证金类业务外,将客户预存一定数额或比例的存款作为信贷申请获得批准的前提条件等。
3、转嫁应由银行承担的费用。
比如总行统一要求或利用市场地位强制、诱导客户承担合同项下的抵押品评估费,违规由客户承担抵押登记费等。
4、强制捆绑销售保险、理财、基金或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等。
(二)助贷环节
1、通过合同约定,将信贷违约风险转移至保险公司或其他第三方机构,实质上只提供资金,但未对贷款利率定价进行相应调整。
2、将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的实质性职责,交给第三方机构承担。
3、违规将信贷资金划拨给合作的第三方机构,使信贷资金被截留或挪用。
(三)考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