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在今年总理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共回答了18个问题,较去年多一个。其中境内媒体8个,境外媒体(包括港澳台)提问10个,超过去年的8个,也是近年来首次境外媒体提问数量多于境内媒体问题数。
在记者会上,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多个国家的记者都用中文提问,李克强多次赞扬记者的中文水平。
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在提问朝鲜半岛问题后,李克强问:
“你在哪里学的中文?我听你普通话讲的很好。”
“我刚开始是在北京学的,在台湾待过,可能有台湾腔。”日本记者回答。
这段对话让在场记者发出笑声。
那么,涉及
外交、简政放权、就业、70年产权、雾霾等等内容的总理记者会都说了什么。小编为你梳理重点。
谈“房屋产权70年到期”:
中国有句古话:有恒产者有恒心。
网民们实际上也是群众,对70年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续期问题普遍关心可以理解。
国务院已经要求有关部门作了回应,就是
可以续期,不需申请,没有前置条件,也不影响交易。
当然,也可能有人说,你们只是说,有法律保障吗?我在这里强调,
国务院已经责成相关部门就不动产保护相关法律抓紧研究提出议案。
谈雾霾:
在谈到雾霾问题时,李克强表示,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有一个过程的。雾霾的形成有一些未知因素。
国家为此将设专项基金,不惜重金,抓紧把未知因素找出来,使我们治理雾霾更加有效。
李克强表示,大自然的阴晴风雨不是人类能支配的,但是我们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未来蓝天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奢侈品。
谈消费者权益:
我跟大家一样是消费者。让我们
给优质产品点赞,给奸商拉黑。
谈就业:
就业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是最大的民生。
今年的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光高校毕业生就达795万,
创历史新高,还有500万左右的中职毕业生,加上去过剩产能需要安置的几十万转岗职工等等。
我们完全有能力扩大就业,
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群体性失业,
对于一时不能就业、生计没有着落的群众,政府会负起责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去年,有72万去过剩产能过程当中的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当然,还有一些职工因为多种因素没有到新的就业岗位,包括有的职工和企业有比较深的感情,想多留一段,但他们的生活都是有着落的。
谈简政放权:
我们的确已经完成了本届政府成立之初确定的任务,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发现这里面的名堂多了,不仅是审批权,还有名目繁多的
行政许可、资格认证、各种奇葩证明,让企业不堪重负的收费等等,
这些都属于简政放权要继续推进的内容。
对那些
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以及涉及食品、药品、环保等群众密切关注的违法违规问题
要坚决查处。
我们要通过
“互联网+政务服务”
,让群众少跑腿、少烦心、多顺心。
要把更多的力量用于
扶贫攻坚、棚户区改造、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
诸多民生关注的方面。
我到有的地方去看,在简政放权中一次封了108个公章,用一个公章代替。中国太大,不知道类似的情况哪些地方还有。你们可能也都记得,在前几年两会上,曾有人展示了一个项目审批“万里长征图”,据说现在变成百里了,百里也不少啊,还要继续推进。
谈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