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晚,币圈人的朋友圈又遭遇了一次刷屏攻击,这次刷屏的主角全是火币的高管们。
火币COO朱家伟,火币高级商务总监鲁迈等在内的币圈大佬们,纷纷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条“再见,HADAX” 的信息,同时还配了一张摘掉“HADAX”的牌子的图片。
这让一票吃瓜群众误以为,火币HADAX的业务要停了?不过随后,火币方回应称并非关停 HADAX 业务,而是要将 HADAX 更名。
就在今天,火币发布公告证实,HADAX 正式更名为火币创业板。
HADAX是火币Global子品牌,由投票者决定项目方能否获得上HADAX的机会。
从它的出现到现在其实也只是经历了短短的半年时间,但就在这半年内,HADAX遭受的争议却不小。
1.投票上币机制存在质疑。
2018年2月12日,火币开启了HADAX投票上币新模式。
想要上币的项目方先向火币申请上币,然后火币的项目将会列在HADAX投票上币名单中。然后项目方通过去社区拉票,投票结束之后排名前10名的币将可以在火币网开启BTC和ETH的交易对,然后进行全球化的数字货币交易。
这种投票上币模式遭到了不少人的吐槽,虽然说火币的的初衷是好的,它是为了营造一种共识机制,让更多更好的项目能够出现在交易所上并且让用户看到。
但实际上,项目方为了获得选票联合社区成员,通过利益勾结进行拉票。最终,所谓透明公开的投票上币机制,就成为了谁花钱多谁上币的机制。
2.昂贵上币费引不满。
在HADAX投票上币的规则中,每个投票都需要向火币网支付费用。用户每投一票需花费0.1HT,HT是火币网自己发行的数字货币,当前市值约为15元人民币一枚。也就是说,HADAX中的每一票,都需要支付给火币网大约1.5元。这样一来,火币光是收取上币费都有的赚了。同时,规则也就变成了谁付的钱多谁就可以上币。
这让很多项目方感到不满,好的项目没有出头之日,垃圾项目上币之后就割韭菜跑路。于是在今年7月,很多项目方开始纷纷跟火币决裂。
节点资本创始人杜均曾发朋友圈表示,“交易所的强势与独裁一去不复返了,节点资本即日起退出货币超级节点,不再参与HADAX任何项目投票事宜。”并配了一张黑底白色的竖中指图片,充分表达了他的愤怒和立场。
除杜均之外,
DFund
的赵东也在6月30日发微博表示,
DFund
即日起退出火币超级节点,不再参与任何
HAD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