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国考招录近4万人,报名人数高达319万。尽管国考连续7年扩招,报名人数仍屡创新高,“考公热”持续升温。相比之下,考研热度却在持续下降,2025年报名人数比去年减少了50万。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早日拥有体制内的“铁饭碗”,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为了“上岸”,有人花费数十万元报名考公培训班,有人脱产数年埋头备考,甚至不少人开始全国巡考。今年27岁的小王,大四时第一次踏入考研的考场,从那一刻起,他拉开了一场漫长且看不到终点的考试战役。大学毕业后的5年里,他被困在家乡小城的房间里,脱产考公考编。6年,18场考试,这是他22岁到27岁的全部人生履历。
“我什么时候能考上?”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家里人对此充满期待,觉得学这个专业将来可以当老师,教师位不仅能考的比较多,还相对稳定。
当时,家里就已经合计着让我考公职单位了。
我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父母都是普通农民。
在他们看来,“吃国家饭”是一份不错的保障,退休后还能领工资,生活更有依靠。
我上的是一所二本院校。大学时,我对自己的学历一直有些不甘心,考研的念头一直很强烈。
2018年12月,我读大四,第一次考研,但因分数差了一点,没能考上。
第一次考研失败后,我计划着找一份工作。
临近毕业时,我在云南昆明找到一份托管班的工作,辅导孩子写作业。
那份工作氛围压抑,工资只有3000元,还不交社保,单休。老板斤斤计较,每天开两次会,内容无关紧要。
这份工作仅仅持续了一个月,我便辞职另谋出路。
然而,在求职过程中,许多岗位要求高、工资低,连双休都没有,还强调“抗压能力强”“吃苦耐劳”。
最终,我决定回家脱产考公考编,希望将来能进入体制内,拥有稳定的工资待遇和保障,不求大富大贵,安安稳稳便是我的诉求。
小王的准考证
2019年6月,从学校毕业后,我回到老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先参加了一次中央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但未能通过。
之后,我开始准备第二次考研,当时还是想再提升一下学历。
其实,考研也是为考编做打算,如果考上研,考公考编的岗位选择会更多,毕业后可以走人才引进,不用笔试,直接面试,上岸几率更大。
我家在云南省的一个乡镇,这里没有图书馆,也没有自习室。
我只能在家里备考,家里房子是上下两层自建房,下层是活动区域,上层基本没人用。
我就把它改造成了学习区,摆上桌子和学习用品。
状态好的时候,我一天能学9个小时;
状态差时,只有3、4个小时。
我有时怀疑,是不是自己的专注力不够,或者脑子不够灵光。
其实我小学和初中的成绩还不错,尤其是初中时,因此考进了一所本地的重点高中。高一时,我还拿过班级第一名。
但在重点高中时,身边的同学都特别优秀,竞争压力逐渐增大。
我经常熬夜复习,对学习这件事渐渐感到心力不足。
到了高三,压力越来越大,我的成绩下滑严重,最终只考上了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
小王的备考房间
2019年12月份,我第二次考研再次失败。我报考的是云南的一所师范大学,这次成绩甚至不如第一次的考研成绩好。
这次失败后,我放弃了考研的想法。当时我意识到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张,决定抓紧时间全力考公考编。
我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前被称为“万金油”专业,可报的岗位非常多。
但近几年,这个专业扩招了很多人,竞争越来越激烈,早已不再吃香。
公考的考试内容和语言文字相关,比如申论。
我们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相对强,分数也普遍较高。
当我决定开始考公考编后,只要有符合条件的的岗位,我都会去试试,云南省的公务员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考试、教师编考试等等。
除了云南省,我也报考周边省份岗位,比如广西南宁。
为了增加上岸几率,我在报考岗位时,会选择限制性别和专业的岗位,这样竞争相对小一些。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男生不多,我大学时班级里有50人,其中男生仅10人。
我是男生,所以我在报考时,通常选择仅限男性报考的岗位。
即便如此,竞争依然激烈,岗位的报录比还是能达到80:1。
云南这边几乎没有大厂,小公司的待遇普遍偏低,所以许多人都拼尽全力报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制。
每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都非常庞大,甚至和山东省不相上下。
此外,我们这边的考试分数线也很高。
小王的社交平台下,网友们讲述考公历程
2020年,我报考了云南省法院系统的一个书记员岗位,进入了面试。
得知入围后,我开始在网上查找这个岗位的相关信息,包括工作职责和待遇。
看到网友的分享后,我对这个岗位的印象不太乐观:工资偏低,工作繁重,感觉并不适合我。
参加这个面试还需要准备户籍证明等一系列材料,程序显得颇为复杂。而且,这个岗位是聘用制,并不属于正式编制。
权衡之下,我最终选择了放弃面试。
这成了我现在回想起来非常后悔的决定。
为什么要轻信网上的说法,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了,才知道岗位究竟适不适合自己。
从2018年12月第一次考研到2024年12月,我经历了18场考试,其中4次进入面试。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被一点点消磨掉了。
毕业后,我几乎一直待在家里那个小空间备考。
没有旅游,没有娱乐,唯一的消遣就是种些花草,比如草莓和月季花,到现在它们还在开。
只有去外地考试时,有机会顺便逛一逛,但也不能算真正的放松。
这五年里,我从未期待过去哪玩,去哪旅游,或者做什么别的事情,满脑子想的只是:我什么时候能考上?
人生停滞的五年
2021年7月份,我报考了南宁的一个教师辅助岗,并进入面试,这是我离“上岸”最近的一次。
那个岗位招2个人,我排第4名。
这种感觉就像煮熟的鸭子飞了——明明好像可以成功,但最后却一无所获。
从那之后,我整个人好像变了一个样。以前我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人,喜欢可爱的事物,喜欢手工,喜欢发朋友圈。
那次考试失败后,我把自己彻底封闭起来,不联系朋友,不出门,也不跟父母交流。
实际上,我在老家也没有什么朋友,他们都在外地工作生活。
我每天阴沉着脸,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昼夜颠倒,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那段时间,也不学习了,有点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状态。
我的胸口开始闷得厉害,持续了好几个月,我以为自己得了什么怪病,但去医院检查,也没什么大毛病。
到后期,我越学能量越低,学什么都很慢,总是感觉学不进去。每次考完试后,我总会感到一阵凉意袭上心头。
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当初不好好复习?为什么又浪费了一次机会?”
小王的朋友圈
家里人对我的态度也逐渐转变。
刚开始在家备考,父母还算支持,时间久了,就开始对我产生不满和嫌弃。
他们常说:“怎么还没考上?赶紧出去找工作吧。”
最让我难受的是,他们会拿我和别人比较:“看看人家谁谁谁都考上了,你是不是有问题啊?”
最初,我还会和他们争吵,告诉他们,总有一天我会考上的。
随着在家的时间越久,我和家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他们让我帮忙干点活,或者叫我做饭,我都会拒绝,甚至懒得搭理。
这种状态下,矛盾愈演愈烈。
那时候,我就是什么都不想做,整个人提不起精神,疲惫到极点。
亲戚偶尔来家里吃饭,我不打招呼,一句话也不说。于是,他们指责我没礼貌,背后议论说我整天愁眉苦脸,对谁都冷冰冰的。
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状态已经差到了极点。我甚至觉得,自己已经陷入了抑郁。
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他们没有意识到我可能正面临心理上的困境。
没有人能够开导我,也没有人给我指引方向。
我只能凭着自己的直觉,横冲瞎撞,浑浑噩噩蹉跎了很多岁月。
小王拍的照片
从 2021 年下半年到 2023 年上半年,我的人生完全停滞了。
大学同学们陆续考上教师编,顺利进入体制内。
有人事业有成,有人已经结婚生子。看着他们的生活稳步前进,我既羡慕又惭愧,对自己的不争气充满自责。
而我,却像被困在原地,寸步难行。
没有工作,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整个人深陷于一种对人生的无望之中。
我曾满怀期待地把想要完成的目标写在纸上,等待实现的那一天。
然而,过了很久再回头看,却发现那些目标依然停留在纸上,毫无进展。
这种落差让我一开始感到不甘心,但经历了太多次后,我渐渐麻木了。
我也试过逼迫自己更努力一些,可整个人像是失去了生机,深陷在死循环中,始终找不到出口。
比如,当我准备考试时,刚开始充满渴望。
但临近考试时,一想到要经历笔试、面试,还要处理调档案、体检等一系列繁琐的流程,就感到压力倍增,陷入杞人忧天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
我会不由自主地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样的机会,不配得到这个岗位,产生“活一天算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
小王写的字
这几年,我在考试上的花销估计有1万多,主要是用于各地考试的路费和住宿费。
我没有报线下辅导机构。
一方面是为了省钱,辅导机构的费用动辄几万,家里负担不轻;
另一方面,也不想让父母再对我有怨言,毕竟如果花了那么多钱却没考上,压力只会更大。
每次考试需要花钱,或者想买一点自己的东西,我都得向父母开口要钱。
虽然他们没有多说什么,但我心里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才能自己赚钱,有一个谋生的工作。
这让我更为焦虑。
“只有不断考试
我才有希望”
2023年9月份,我去外地考试的时候,见了几个高中时的好朋友。
很久没有和同龄人聚在一起,那种久违的轻松和熟悉的氛围让我精神上放松不少,和朋友深入交流后,我整个人状态好了很多。
今年3月份,我主动出门,去了一趟昆明,去书店看书,逛了公园和博物馆。
穿梭在人群里,我感受到久违的烟火气息。漫步在城市小道,呼吸新鲜的空气,拍了好看的照片,整个人感到无比的自由。
我的世界突然豁然开朗,内心深处的不良情绪,顿时烟消云散。
原来困住我的是我的内心,长久以来,我的内心太闭塞,太孤独了。
我打算找一份工作,换一个环境,换一种活法。想通这点以后,我的运气仿佛也变好了。
4月份,我找到一份乡政府编外的工作。
小王逛的书店
我的性格敏感,还是挺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
上班第一天,我戴着口罩和帽子,全副武装去报道。
当时我脸上刚做完治疗痘坑的项目,还没恢复好,生怕别人看到我的脸,特别拘谨。和我对接的工作人员,可能也感觉我很奇怪。
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这个社会了,刚进单位,我还是对一切都充满敌意,边界感特别强,总感觉融入不了人家。
一开始,领导也没给我安排什么正式的工作,叫我做的都是些杂事。
没事做的时候,我就看看书,学习一下。
但总归要明确一下自己的工作,这样的情况持续一个月后,我主动找领导给我分配工作。
进入工作状态后,我和同事们逐渐熟络起来,整个人变得新鲜了不少。
小王种的海棠花
人还是需要工作的。
我现在变成了一个工作狂,特别喜欢为那些群众解答问题。在跟他们沟通接触的过程中,我的能量回来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提升很多。
4月份至今,我已经工作了半年多。
只要脚踏实地、认真做事,一切都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
与脱产备考时相比,我的专注力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这期间,我考了教师资格证,笔试通过了,面试成绩要等到2025年1月公布。
工作后,我和父母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首先,我不再需要向家里要钱了。
其次,我可以用自己的收入随心所欲地买东西,无论是为了提升自己还是单纯的消费,终于能靠自己养活自己了。
目前为止,这份工作我觉得挺好的。
上午 8 点上班,中午 11 点下班,下午 2 点30上班, 5点30下班。周末双休,偶尔值班,节假日正常放。
工资是低了一点,大概两三千块钱,但没有房租和伙食费的压力,离家也近。
小王做的手工
回想这几年的考公经历,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我不再有自命不凡的幻想。
以前看到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总会想:“他能做,为什么我不能?”
我以为自己会考上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然而,现实是,我只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连续五年考公考编依然没有成功。
至于“考公热”这个现象,自古以来就没有变过。自隋朝开创科举制,到清朝末年废止,再到新中国后的考公、考编。
千百年来,人们对入仕的执念从未改变。
范进中举后,人疯掉了。
我怀疑,我如果当时考上了,会不会也像范进那样疯掉?因为太过于兴奋而情绪失控。
我没有思考过自己是否适合考公,但我清楚,只有不断考试,我才有希望。
我还是会继续考公的,编制工作始终要比在普通公司好得多。
比如现在,我虽然是编外,但已经比之前在托管班工作时的日子好太多了。
这些年备考让我积累了不少知识,如果现在停下脚步,过去的努力都会被荒废。相比之前,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现在这份工作相对轻松,领导很支持大家备考,批假也很方便。
回头看过去5年的备考时光,仿佛恍如隔世。
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我理解了这种感受。
在网络上,人们见惯了成功的故事,可能会对现实中的失败者报以好奇的态度。
像我这样长时间备考的人,或许也成了某种“异类”,令人好奇。
但是,这个世界不只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也有暗淡无光的一角。
关注微信公众号:最人物(ID:iiirenwu)。有人的地方,就有最人物。
专业心理咨询师,陪你探索自我,觉察过去的成长模式,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更好地成为自己。
点击这里👉只需花1分钟时间,帮你智能匹配咨询师,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添加咨询客服帮你匹配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领一份全方位心理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