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文絜(全二册)
(清)许梿 评选
沈泓 汪政 注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定价:¥78.00
ISBN:978-7-5540-1020-4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装帧:平装
开本:小32开
宋以降,骈文沦为小道,已是不争的事实。提起韩愈、柳宗元,可能有些人还略有迟疑;提起欧阳修、苏轼,大家总会频频点头了吧。不过,若是说起徐陵、江淹、庾信,大概就是刻意在划圈了。提起《古文观止》,没读过的人难道没听过?说起《六朝文絜》,没看过没听过不算,难道这四个字都认识么?这就是大道与小道,大众与小众的区别了。
大道人气旺盛,谁人不知?只是另辟蹊径,也是一种传统。鲁迅先生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骈文本来是一条大道,继而被散文挤成小道,幸好有一批逆流而上的人,才幸免于沦为荒径。
编者介绍
《六朝文絜》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骈文选本,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古文观止》是等同的。六朝文,顾名思义,即六朝时的文章。六朝,指我国的南北朝时期。在文学史上,魏晋时期的文学被认为是人性的自觉时代,而南北朝时期,则被认为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是对这个时期文学最精到的总结。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人写出来的文章,当然就是六朝文,这些文章到了清朝又被称为骈文。絜,即洁,有短小简洁之义。概而言之,编者许梿就是要做一个短小简洁的六朝文选本。因为准确的定位,这个选本一经选出,即传播开去,至今各大小图书馆仍藏有不同版本的《六朝文絜》,就是当初它之为畅销书的明证。
注者介绍
汪政,八零后,上海人。谈到为何会入骈文的坑,他是这样说的:
个人以为,如欲学古诗文创作,当从骈文入手。何以见得?因为对今天的多数人而言,古诗文创作的难处主要在于辞藻、典故的匮乏。而骈文正以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典故见长,可谓对症之药。诗词、古文虽也讲求辞藻、典故,但更侧重的是情和意。与古人比,我们缺少的不是情怀和创意,缺少的是文词、掌故等创作要素。然而这些基本要素却好比是营造房屋的砖瓦,不可或缺。若你连砖瓦都没有,却要讲究建筑的结构和艺术,那无非是痴人说梦。
另外,骈文本身的艺术魅力自不待多言,这种汉语特有文体以其惊艳精工的形式所营造的富丽堂皇、美轮美奂之效果,堪称世界文学中最华丽的存在。
其实,要学好任何一种文体,都需要泛读与精读的结合,总集与别集的结合。没有泛读就无从选择精读的对象,没有精读就无法落实泛读的效果;不读总集难取诸家之长,不读别集弗得入门之要。为了学习骈文,本人首先泛读历代名家别集和著名总集,经过反复比较揣摩,最终将《六朝文絜笺注》(总集)和《王子安集注》(别集)确定为自己的精读范本。如果说泛读的关键在于商榷扬弃,那么精读的关键则在于持之以恒。在此,不妨将本人精读的步骤作一番大致交代:第一,逐字逐句地细读(《六朝文絜笺注》的全部,《王子安集注》中的61篇),做到理解每个字的含义;第二,每篇文章朗读十遍,做到朗朗上口;第三,每篇文章抄写一遍;第四,每篇文章背诵十遍;第五,圈点文中精妙、值得借鉴的文句;第六,为之作注。本人深知反复乃学习之母,因而这一精读过程长达六七年之久,可谓是殚尽竭虑,甘苦自知。
责编介绍
路伟,浙江古籍出版社编辑。曾责编有《姚燮集》《全芳备祖》《张九成集》《赵之谦集》《复堂词录》,整理有《沈复灿钞本琅嬛文集》。作为一名85后,他的身上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沉静,谈起古籍,他又会兴奋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他曾说:
每当有人问起我为何甘心于埋首故纸堆中,向古人讨生活时,我便会说:“为古人出书,亦是超度亡灵之一法。”毕竟,子曰诗云的时代已去不复返了。古籍注定是少数专家和好古者的“奢侈品”……做古籍除了自己是学这个的,做好是分内事外,更多的觉得这是一项良心事业。宁可古人负我,留下很多没价值的东西;我不可负古人,不可使其心血枉费。
汪政之于许梿,路伟之于汪政,都可算惺惺相惜的同道中人。
书籍设计
成品尺寸为130mm*185mm的小32开本,书脊厚度大约10mm,内文采用纯质纸。这将是一本雅致的,可爱的,便于翻阅的,便于携带的小书。
特别企划:《六朝文絜》影印本
《六朝文絜》已于去年11月发起众筹,其时编辑部打造了200本《六朝文絜》影印本,用于众筹。该书底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善本古籍库,是相当精美的清刻朱墨套印本。据悉,此影印本在依众筹情况分赠完毕后,余量将对外发售。
内页书影
前言
《六朝文絜》是一部由清人编选的六朝时期骈文集。骈文,也称骈体文,因其字句皆成对偶而得名。除对偶之外,还需要讲究辞藻、用典、声律等语言技巧,其精美绝伦的形式所营造的审美效果是散文无法比拟的。在更广阔的视野内,这种最能体现汉语之美的文体,堪称世界文学中最华丽的存在。六朝是骈文发展的繁荣期,获得了很高的成就,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朝文絜》的“絜”字,通“洁”,意为简洁。所以该书收录的文章大多篇幅短小,以构思精炼和修辞简洁为选文的标准。该书选录自晋至隋 36人的骈文 72篇,体裁包括赋、诏、敕、令、教、策问、表、疏、启、笺、书、移文、序、论、铭、碑、诔、祭文 18类。所收篇章内容广泛,自政令文书、友朋交际、男女相思、自然山水、记人铭物、谈学论道、悼亡伤远,皆有涉及。如鲍照的《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谢庄的《月赋》、孔稚珪的《北山移文》、江淹的《恨赋》《别赋》、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庾信的《小园赋》等,都是传颂千古的名篇,代表了当时骈文创作的最高水平。
《六朝文絜》的编选者清人许梿( 1787—1862),字叔夏,浙江海宁人。道光年间进士,官江苏储粮道。梿自嘉庆十一年( 1806)起致力该书,选篇勘校,评论圈点,历时二十年,数易其稿,于道光五年刊刻面世。一时大受欢迎,供不应求,成为清代众多骈文选集中极具影响的一种。时至今日,仍是欣赏、学习骈文的绝佳范本。该书最早的注本是清人黎经诰的《六朝文絜笺注》,黎氏的注释具有开创性质,但作为古注,其注释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代读者的需要,而今人的几种注本又都存在缺陷。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重注该书。为此,涉足其间已近六载,一字一句悉能背诵。虽创见无多,亦稍有心得。编注过程中留意参考时贤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旨在便利读诵,不泥于古籍整理惯例。以下就体例问题略作说明。
一、以清人黎经诰《六朝文絜笺注》十二卷(清光绪十五年枕湓书屋刻本)为底本,参校清人许梿《六朝文絜》四卷(清道光五年海昌许氏享金宝石斋刻朱墨套印本)、《文选》六十卷( 1977年中华书局影印本)等书。
二、异体字、避讳字径改,不出校记。
三、不同版本间字句出入者,择善而从,不出校记。
四、全文过录原刻中的许梿评语,以小字置于文中。
五、注释力求简要,不作繁琐引证。为免前后翻检之劳,不避重出。
六、篇首附以提示,旨在归纳作品主旨,帮助理解。
七、作者中帝王原用谥号,今统一用姓名。
感谢浙江古籍出版社编辑部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策划:文止
排版:饮冰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