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Nat Commun | ... ·  14 小时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信用】中国短期融资券及中期票据信 ... ·  昨天  
BioArt  ·  ​Genome Biol | ... ·  昨天  
生物学霸  ·  青云免疫论坛 | 张惠媛教授:HIF2α ... ·  2 天前  
生物制品圈  ·  2024年生物制药行业裁员超2.4万,融资与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会员新课 | 关于伍尔夫不可不知的6个“名词解释”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21-03-12 19:54

正文



自己的一间屋

A Room of One's Own


“女人想要写小说,她就必须有钱,还得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钱呢,要年入500镑,房间呢,还要能上锁”。
距伍尔夫说出这话至今已近百年,21世纪的今天,女权运动轰轰烈烈,这话仍不过时。

维吉尼亚·伍尔夫
因美剧《致命女人》大火的华裔演员刘玉玲,网上广为流传一个她的段子,关于“去你的基金”——

“我努力工作去存一笔钱,我称它为‘去你的’基金,拥有这笔钱,当生活中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有人强迫你或者辞退你,你就可以对他说:F**k you”。
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孩子们还小时,她只能趁家人不在时写作,一直写到家人回来吃午饭,等他们吃完离开后,她再继续写到下午两点半。
伍尔夫的“500镑”、“一间房”所指的,正是身为女性唤求的两种自由—— 500镑年收入代表着财务自由 ,可以获得闲暇去写作; 上锁的房间代表着空间自由 ,可以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此强调金钱和属于自己的房间,伍尔夫真正想说的是“心智的自由仰仗于物质基础,而诗歌仰仗于心智自由”。这种说法颇有些马克思主义“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意味,很符合今日女性的胃口,但在当时,跟流行的“艺术超越物质”的观点背道而驰,不啻是一种先锋的观点。


意识流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伍尔夫在世的五十多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英国社会经历了从维多利亚时期向现代的转变。世纪之交的欧洲战火连绵、文明被毁、信仰危机。带着现代主义特色的各种思潮和流派层出不穷,文学艺术上的变革最突出的则是 现代主义的兴起。
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就以现代主义意识流小说为标志,在她的“意识流三部曲”(《达洛卫夫人》(Mrs. Dalloway, 1925)《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 1927)和《海浪》(The Waves, 1931))中,她进行了大胆的意识流试验: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视角切换、多重叙事、心理时间等现代主义技巧,被伍尔夫用的渐臻化境,是当之无愧的 意识流女神。



普通读者

The Common Reader
不过,以小说传世的伍尔夫,其实是以评论文章开始其写作生涯的,有些散文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小说。比如,文学圈最爱引用的一个概念就是“普通读者”,伍尔夫在世的时候,更多的人其实也是通过《普通读者》这篇散文认识她的。
那么,谁是“普通读者”?
“普通读者”这个说法其实来自约翰逊博士的《格雷传》, 是指那些不同于批评家和学者的,“未受文学偏见腐蚀”但具有常识的读者。 普通读者是为了消遣读书,而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看法。
你是“普通读者”吗?



布卢姆斯伯里圈子

Bloomsbury Group


布鲁姆斯伯里圈子是英国文化史上的著名团体,也是对伍尔夫影响极深的一个豪华朋友圈。这是个松散的文人圈,其核心是最初来自剑桥的“使徒社”成员们。包括哲学家罗素、怀特海、维特根斯坦,还有福斯特、凯恩斯等等。

范奈莎·贝尔画中的布鲁姆斯伯里团体聚会
人都是喜欢八卦和传闻的,这个圈子最吸引后世眼球、引为津津谈资的,是他们那些离经叛道的言行举止,以及自由放纵的多边情爱关系。
不过其实,这个团体并不像后世所传言的都是放浪形骸、特立独行的精英分子,他们不仅有精神追求,也有实际行动。他们唾弃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的伪善和虚荣以及实用主义的羞羞答答,最看重的是真诚、直率、以及对周围的事物做出敏锐反应的能力、不带偏见的见解。



双性同体

androgyny

《奥兰多》是一部特别的传记小说,发表于1928年,这段时间正是伍尔夫结识贵族女诗人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并与之陷入热恋的时期。《奥兰多》被薇塔的儿子称为“文学史上最长最动人的情书”,但它不只是伍尔夫的陈情之作,也是一次文类实验。
剧中主人公奥兰多变换性别的设计意在演示伍尔夫的“双性同体”(androgyny)构想。这部小说对性别的二元对立和身份政治表达出质疑和嘲讽,与评论文《自己的一间屋》共同成为女权主义的经典文本。



时时刻刻

The Hours


作为意识流小说的经典文本,《达洛卫夫人》是阅读伍尔夫的首选,这部作品是伍尔夫小说理念的实践,更是她不断思考的结晶。出于对小说时间性的考虑,小说初稿还曾取名“The Hours”。1998年美国小说家迈克尔·坎宁安出于对伍尔夫的喜欢和敬意,延用“The Hours”这一书名创作了一部小说。
比小说更广为人知的是于2002年改编成的电影,伍尔夫的扮演者妮可·基德曼凭借此片赢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的双料最佳女演员奖。

妮可·基德曼饰演的伍尔夫

在三联中读最新的小课 《意识流女神伍尔夫》 中,来自 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刘雪岚老师将为大家介绍一个作为 小说家、评论家、女性主义先驱 的伍尔夫 ,还会以《达洛卫夫人》为例, 解读“意识流小说”的经典文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