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袁小懒
努力做个不焦虑、不纠结的人。公众号:青于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玩手机导致2300度近视?进来自查 ·  21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玩手机导致2300度近视?进来自查 ·  21 小时前  
短剧新圈  ·  龚宇炮轰红果背后,是长视频平台的焦虑 ·  昨天  
短剧新圈  ·  龚宇炮轰红果背后,是长视频平台的焦虑 ·  昨天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2 天前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2 天前  
柠檬工会  ·  起猛了,百度接入DeepSeek R1满血版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袁小懒

耳畔中的古诗词|如果没有明天,请你听完这首歌

袁小懒  · 简书  ·  · 2018-05-06 19:35

正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别离难忍忍别离,也许是爱情之所以美妙的原因之一。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李贺《大堤曲》

这一首乐府杂言诗,李长吉是以女子的口吻写爱情,也是中国古代诗人经常使用的一种写诗手段。 当然,男性诗人写这类诗词的时候,大多是写给商女,便于传唱的。

同样的,在这首诗中,也是写商女与商人之间的情愫,活泼的女子要挽留北归的男子。

女子家住江南水乡,水路交通要塞的横塘,红纱衣中透着淡淡的桂花香。头发高高地绾起来,戴上 耳饰 是无比动人。

湖面上又起风了,如此美好的春光,却要送别。

君可想起一起吃鲤鱼尾、猩猩唇的美好时光,等你走远了,千万别想念襄阳道,这条江路向来是只有远去的,极少有归来的。

你看今天的菖蒲花开了,可是明天不仅花凋谢了,人也会老了。

大致意思就是这样,不再详译。

诗中女子如此活泼,如此直白,断然不是“良家妇女”。所谓“良家妇女”是不能这样放肆的,李清照就是个特例,她敢写对丈夫的感情,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类。合法夫妻,按照我们今天的思维方式,那应该是很和礼法了,但李清照被人骂得很惨。

“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王灼在《碧鸡漫话》中如是说。

扯了两句,小懒的意思是男性诗人以女子口吻写相思、写爱情时,大多写的是歌女。 唐代的歌女、宫娥是可以穿耳、佩戴耳饰的。所以,诗中女子戴了耳饰,没有问题。(至于戴了哪种耳饰,继续往下看吧。)

那么,唐代贵妇人都是如何打扮自己的呢?《簪花仕女图》中女子的一身打扮就是标配:高髻、花冠、金步摇、蛾翅眉、披帛、薄纱衣、长裙。(本段参考自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可见并没有耳饰。

《簪花仕女图》临摹版局部


从礼教制度完善的周,到国风强悍的唐,这漫长的时期中,女子对自己的肉身还是有自主权的,到了宋代,裹脚、穿耳等对女性肉身的限制与破坏才逐渐盛行。(这一点在第一节中已经提到,讲到宋代再仔细讲。)

宋以前,礼法对女子的束缚还是比较弱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有云: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

比起“妇女能顶半边天”,那时的女子恐怕是可以撑起整个天,如武则天。

宋之前的女子,也可以改嫁、私奔,如卓文君。

而在唐代,作为中国古代女性地位比较高的一个时期,女子和男子一样,要保持身体的全形,唐代以“孝”治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从秦代开始,汉族人身体的损伤是要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妻悍,夫殴治之,决其耳,若折肢指、肤体,问夫何论?当耐。”

两口子发生了冲突,丈夫弄伤了妻子的耳朵、断了妻子的手指或者导致妻子脱臼,那么男子会受到耐型——剃掉胡须,在当时是一种很受侮辱的型罚。

而到了唐代,因为与其他民族往来频繁,受少数民族风俗影响,通过剺耳(剺,划开)明志、诉冤、请愿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流行了起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