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短剧新圈
短剧等新兴内容圈层的事儿,关注「短剧新圈」就够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短剧新圈

龚宇炮轰红果背后,是长视频平台的焦虑

短剧新圈  · 公众号  · 内容分发 互联网短视频  · 2025-02-22 18:1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爱奇艺CEO龚宇炮轰红果平台在微短剧行业要求合作方签署排他性协议,抑制行业发展的事件。文章从行业关注焦点、平台大佬发言谨慎、长短视频的基因和基本逻辑冲突、剧方选择红果的原因以及短剧内容升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行业关注焦点

事件引起行业内广泛关注,不仅讨论了红果平台的排他性协议,还引发了关于爱奇艺“双标”舆论的讨论。

关键观点2: 平台大佬发言谨慎

平台大佬的发言都相当谨慎,亲自下场点名竞对的情况并不多见,龚宇的这次发言引起了广泛讨论。

关键观点3: 长短视频的基因和基本逻辑冲突

长视频平台如爱奇艺在短剧领域的战略上存在摇摆,错过了短剧爆发的时机。

关键观点4: 剧方选择红果的原因

剧方选择红果平台主要是因为其提供了免费发行渠道和大力度扶持,包括投资、保底、流量保障等,同时分账收益超出保底后,仍与制作方共享。

关键观点5: 短剧内容升级的重要性

无论发行渠道和策略如何,让好作品得到应有的收益和关注度,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平台之间的竞争重点也应该是内容质量。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共 2899 字,阅读大约需要 12 分钟
©短剧新圈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字|水熊

最近,一股浓浓地火药味弥漫在内容领域。

就在前天(2月20日),中国首届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爱奇艺CEO龚宇在演讲最后一个话题中,指出红果平台在微短剧行业要求合作方签署排他性协议,抑制行业发展。

此言论一出,行业关注焦点并没有落在红果独家合作上, 反而让爱奇艺陷入了“双标”舆论。

有人调侃,爱奇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有行业人士评论, 龚宇在高呼“保护行业发展”的同时,却选择性回避了爱奇艺自身在长视频领域长期推行的独家版权策略。

就连大会上其他演讲嘉宾,也有人直接反驳龚宇的观点。

中制协名誉会长,北京京都世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尤小刚在发言中 称, 其实平台都排他,电视台和视听平台都是中心化的。

事实上,剧方每次在制定发行策略方面都相当谨慎。选择谁,不选择谁,背后是片方各种利弊权衡和商业考量。

红果之所以得到行业认可,很大原因是平台的持续投入,在流量、保底、服务等各方面给到了合作方切实保障,而不仅仅靠一纸合约。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在大会现场表示,整个2024年, 红果作为单一平台,向整个短剧行业提供了最大的一笔内容预算,推动整个短剧行业的发展。

长短视频的矛盾一直存在,而这场争论折射出微短剧市场竞争激烈,更引发大家对行业竞合的深层次思考。

当短剧用户达到5.7亿,也许爱奇艺需要明白,这不是长视频平台厮杀的主战场,而是他们需要去适应的一场内容革命。

(来源: 《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

- 01

爱奇艺数据承压,龚宇着急


平台大佬发言都相当谨慎,亲自下场点名竞对的情况并不多见,何况,龚宇在行业内一向以儒雅著称,很少见他向谁开炮。为什么这次没绷住呢?

当下,除了红果致力于用短剧拉新以外,其他互联网平台发展短剧,多半是为了拉高用户市场,提高平台活跃度。长视频平台当然也不例外。

不过,爱奇艺在短剧这个领域,属实有点“委屈”。

大家还记得么?国内竖屏短剧鼻祖是辣目洋子演的《生活对我下手了》,当时得到了行业极大关注。但一直以来,爱奇艺的基本盘都是长剧,没有把短剧太当回事,只能算边角料,并未深入布局。

长短视频的基因和基本逻辑冲突导致了爱奇艺战略上来回摇摆,错失了短剧爆发的时机。

等到爱奇艺开始重视短剧的时候,也就是去年,发布了“精品微剧千部计划”和“精品短剧百部计划”,采取保底、首播、承制等多样合作模式,丰富了短剧题材。

但这时候,红果已经做起来了。最新的数据显示,红果月活与优酷只相差3000万左右。更关键的是,红果在短剧观众心中的“免费心智”也树立起来了。

(来源:QuestMobile)

采用 “免费 + 广告变现” 的模式,用户决策成本几乎为 0,吸引了大量原本不愿意付费的用户,尤其对下沉市场用户吸引力大。

一般情况下,即便是看到付费短剧,用户也会去红果上搜一搜,有没有免费版。小红书上有用户称,只要红果不收费,她就一直用,广告少,短剧还多,就算周末一天什么都不干,也看不完推荐榜和上新榜。

关键的时间点来到了今年春节档。

每年这个时候,线上内容平台都想冲一把数据,爱奇艺也不例外,正当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发现,今年大部分短剧出品方都选择了免费发行,并且跟红果合作。

紧接着,《哪吒2》和Deepseek两大双杀带着流量虹吸效应来了。估计今年传统互联网平台的流量等各项数据都一般般,没下滑就不错了。

对于爱奇艺来说,公司是要发第一季度财报的,作为爱奇艺的领导者,龚宇是需要面对投资人的。春节档扑空,确实很糟心。

- 02

剧方为什么选红果?


不出意外的话,龚宇本次发脾气直接原因就是春节档没有拿到更多短剧发行权而导致主站数据不好看。

今年春节档,爱奇艺一共上线28部短剧,而红果平台则同期上线了100多部。

接下来,我们看看为什么行业里的剧方都选择了红果。

有一个共识是,在2024年下半年,付费短剧投流ROI门槛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行业玩家越来越看重免费短剧发行渠道。红果是绕不开的免费发行平台。

上面提到了红果树立起“免费短剧心智”是一条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商场上的任何选择背后都是利益驱使。有句玩笑话说,合作没谈成,是因为价格不到位,没有别的原因。

剧方选择跟红果签发行协议,一定是在红果平台上获得了值得放弃其他发行渠道的利益。

换句话说,是否选择跟红果合作,是剧方的自由。如果作品质量抗打,其他免费渠道分账收益加起来远远大于红果带来的收益,剧方也可以选择不跟红果合作。

恰恰,红果确实为合作方提供了大力度扶持,既给钱,又给流量保障。

(来源:红果2025年创作者支持计划)

去年发布的果燃计划,对于前期孵化项目,投资比例可达100%;而对已经完成的短剧项目,平台将采用保底+分账的合作模式。同时,对两种合作模式中的优质作品,平台都将给予千万流量曝光支持。

在三大发行合作模式中,定制剧由平台出资,版权归平台所有;版权剧和引入剧均有不同程度保底,分账收益超出保底后,仍与制作方共享。

数据显示,红果短剧每月分账金额从2024年年中突破1亿,跃升至11月单月超3亿元,预计还将继续增长。

对于剧方来说,选择独家保底,是一场双赢的合作。

单纯的付费收入渠道,或者是单纯地免费分账渠道,对于剧方来说,风险都相对较大。而选择平台独家保底发行,既不用操心投流,又能提前锁定一部分不低的收入。

举个例子。魔方影视今年春节档上线了一部武侠短剧《行道者之二十四》。

这部短剧制作精良,在各个平台上的口碑都非常好。但当初拍摄之前,平台方犹豫了很长时间,一是担心拍不好,二是总成本超过220万,回本压力过大。

为了心中的武侠IP梦,剧方决定一定要开拍。刚好,他们跟红果签订了保底协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回本压力。这就促使他们放手一搏,不计成本低做了一部免费版精品短剧,让越多观众看到越好。

对于很多实力雄厚的头部短剧平台来说,百分之二三十的保底收益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部分小型短剧公司来说,这可以使他们同时开两部短剧,增加一倍的产能。

- 03

多关注一下短剧内容升级


不管是什么样的发行渠道,不管是怎样的发行模式和策略,只要能让好作品得到应有的收益和关注度,就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独家协议”原本就是全球视频平台的通用做法。优质内容的首发权和独家性,不仅关系到平台的商业价值,更是激励内容制作公司持续投入的重要保障。

如果要对“独家”较真,爱奇艺还真没理由指责别的平台,它本身就是排他协议的资深玩家。

随便举个例子,爱奇艺体育之前与英超联盟达成合作,成为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独家新媒体转播平台,将全程直播2021-2024四个赛季英超联赛的全部赛事。

更早些时候,爱奇艺曾宣布与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达成合作,在既有片库合作的基础上,获得福克斯未来几年再华所有芯片独家网络版权。

这些长期独家版权内容,显然也不能在红果、优酷、西瓜、腾讯等平台上播出。其他的案例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各大平台都在加大短剧内容投入。通过独家定制,联合出品等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独特的观看体验。这种良性竞争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平台之间的竞争重点也应该是内容质量,而不是简单的比拼短剧数量或者是渠道优势。

如果爱奇艺真心想促进短剧内容生态,那就拿出当年做长剧的决心,加大对短剧投入,而不是炮轰其他平台。


#本期话题
你怎么看龚宇炮轰红果这件事?
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