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农投资
关注神农投资,关注阳光私募基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生资本论  ·  前所未有!国资全面“抢救”万科 ·  2 天前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2月22-23日,企业出海防骗指南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神农投资

【极品投资】传承的力量:日本长寿企业的风雨沧桑

神农投资  · 公众号  · 投资  · 2018-09-05 07:49

正文

做极品投资,与伟大的企业家同行,向伟大的时代致敬!

来源:高质量公司投资研究(ID:LQ-New-value)


东瀛日本,弹丸之地,却拥有全球最多的长寿企业,代代传承达百年以上的家族企业就达到近10万家。这近10万家百年家族企业能够基业长青至今,至少经历并克服了战乱、饥荒、大地震、经济危机等一系列时代苦难的考验。


据日本东京商工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全日本超过100年历史的老店铺和企业竟达33069家之多,比2012年的调查增加了5628家。日本千年以上的企业有7家,最老的企业是木造建筑行业的“金剛組”,距今已有1439年的历史,日本可谓世界长寿企业的国家。



株式会社金刚组 距今已有1439年的历史


財団法人池坊華道会 距今已有1430年


庆云馆(旅馆)距今已有1300多年, 被认定为世界最古老的旅馆


中国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之后是1663年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再加上陈李济、广州同仁堂药业以及王老吉三家企业,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此5家。此外,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相比,相距甚远。


日本人天生性格追求极致完美、严谨、执着、精益求精,当自认为技术还不够完美时不会拿出手。


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三个指标名列世界第一:一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二是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三是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


数据来自日本经济产业省


这意味着日本整个国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同时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日本科技能独步天下。经济不只是单纯地建造工厂,然后高效运作,日企不只在于表面丰田、松下、索尼、佳能、日立……,而是更多在国际市场上众多领域的“隐形王者”。


日本长寿企业长盛不衰的原因有很多。日本长寿企业比欧美做得更好,日本企业投资都讲究战略,注重长远投资和利益回报,每每投资都考虑几十年以后的市场定位和变化。反思我们中国企业,是如何经营思考的?


企业的追求不同


中国的很多企业家,在主业上小有成就之后,便立马开始“多元化”战略,投资房地产、投资股票证券,总之什么赚钱快做什么。


而日本的企业家给人的印象似乎对产品本身更感兴趣。日本被誉为“工匠国”,其企业群体的技术结构犹如“金字塔”,底盘是一大批各怀所长的几百年的优秀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或许员工不足百名,但长期为大企业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原材料。很多中小企业在世界市场上掌握着某种中间产品、中间技术的绝对份额,甚至不乏独此一家。



从两者区别是中国企业只是赚钱,日本企业才是做事业。两者结果可想而知,日本有几万家百年企业,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百年企业一个也没有,这是就是原因。


对投资的理解不同


在中国企业家眼里,技术基本上等于先进的设备,所以中国老板的设备一个比一个买得先进,但花钱培训技术员却舍不得,培训全员的老板则更是少之又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位家具公司的老板花750万买了一台日本的设备,但却舍不得花40万培训一批技师,结果被不懂操作的工人把机器搞坏,只有再花50万去修,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比比皆是。


日本人跟中国人不太一样,他们买设备可能精打细算,但是学习技术比较舍得花钱,而消化技术则更舍得花钱和精力。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们的设备是100分,他们的设备可能是80分,我们用的运用率只有30分,而人家用到95分,这样算来,我们的100×30%,只有30分,而人家的80×95%有76分。他们用80分的设备却胜过我们100分的设备,这就是差距,也是软实力的差距。所以,设备并不是最主要的,技术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和日本企业的差距还可以用一句话总结:表面看得懂,根本学不会,更是坚持不了。举个简单小例子,日本企业要求车间的地板每天要清洁十次,这样才能保持环境的清洁和产品的品质。日本工人听了以后,保证每天十次,一次不少,坚持不懈。我们头三天十次没问题,一个星期过去,十次就变八次,慢慢地八次变五次,最后一周一次也保证不了。我们连一个最基本的事情都是如此,很多的技术指标、细节,就是在这样的自我松懈中变形,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企业信誉。


对速度的理解不同


中国人做事特别喜欢追求速度,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思想极为严重,做事喜欢讲究立竿见影,讲究所谓效率和速度,做事太过于灵活。而日本人似乎和我们不同,日本人看起来比较程序化和呆板,背后是严谨、精细、执着、精益求精、专注、专业、认真。


事实上,日本经济的发展还是远远走在我们前面,而且发展的结构、质量比我们要好得多。而且日本经济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跟我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有着天壤之别。我们的单位能耗是日本的150倍,也就是说消耗同一个东西,日本创造的价值是我们的150倍。这不能不值得我们深思:何为快?何为慢?


像中国新兴城市的马路一样,刚刚修好又刨开铺煤气管道,过半年又来铺水管,没过几天又刨开铺液化气管……。我们修高速公路的速度之快也是令世人惊讶!可惜每每你走到高速公路上会发现,这里在修路,那里也在修路,高速公路修好没两三年就得翻修。而这些都计算在GDP里面,修一条路要一个亿,再修一次又得花八千万,再修一次还得花五千万,我们的GDP就2.3个亿了。人家一次花一亿,或者一点二亿就搞定,表面上看起来人家花的钱多一点,人家的速度是慢了一点,但是一次到位,用不着折腾和浪费。


日本的品牌,比如索尼、松下、丰田、佳能等等,最少都花了几十上百年的时间来打造自己的品牌,而中国除了老字号之外(其实品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真正市场化的品牌屈指数来也不过二三十年。所以,我们不要急躁,不要急功近利,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专心专注地发展,再过五十年中国肯定会出一批大品牌。


对规则的理解不同


所谓“规则”就是规定和法则。在这方面中国人总是比日本人“聪明太多”,总可以找到规则的漏洞,总要耍点小聪明。而日本人不一样,他们看起来很傻,只懂得死心塌地的严格遵照执行。


所以,日本人做事非常守时,从不迟到。这一点和中国人经常迟到,坐飞机从来都是误点,而且有层出不穷的理由不同。此外,日本人之间都是文质彬彬,特别尊重,这一点也与“规则”有关。因为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文明的高素质国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规则和秩序的社会。在日本等车,看不到中国特色式的争先恐后,而实际上按规矩排队不但不会耽误时间,反而会节省大家的时间。如果都去挤,总体而言反而会浪费时间。这个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中国人就是做不到。我们不断在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沉重代价,但我们却依然死性不改。


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与人们对规则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关系。规则越多的地方,秩序越好,自由其实也就越多。没有规则,就会一盘散沙,一片混乱,效率也就无从谈起。中国有句古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日本工匠精神与诺贝尔奖


对国人来说,诺奖是个不容易解开的心结。这几年,莫言和屠呦呦刚分获诺奖的文学奖及生理学或医学奖,缓解了我们的焦虑,但2016年日本又让我们不淡定了——在继2012年、2015年之后,日本的科学家大隅良典再获生理学或医学奖,并使其2000年以来获诺奖人数达到了15位。



日本的诺奖现象,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他们所特有的那种只与自己较劲、坚持把东西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是一种不依赖于外界的内心驱动。


20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人田中耕一为了能与实验为伴,一直无意于升迁;2016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大隅良典,自认乖僻,“不喜欢与人竞争,做别人不做的事情是快乐的本质”。这种传承,在中国古亦有之,那就是安贫乐道、“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学术精神,这也是中国古代多大师的根源。


中国离强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不能依靠吹牛逼、炒房产、炒金融、吹泡泡,还需要向学习务实精神,通过脚踏实地、培养扎实的实业做支撑。


凭什么日本能有7家千年企业?


来源:天下菁英滙(ID:dabiaojie828)


有统计称,截至2012年,在日本存续超过100年以上的“长寿企业”已突破 2.1万家。 历史超过200年的企业有 3146家 ,为全球 最多 ,更有 7家企业历史超过1000年。 排在世界最古老企业前三位的都是 日本企业!



超过200年历史的长寿企业在欧洲也不少:就连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百年家族企业也达到1100家。 而在中国,经营历史超过150年的百年企业,仅有6家。 它们是六必居(1538)、陈李济(1600)、剪刀老字号张小泉(1663)、同仁堂药业(1669)、王老吉(1828)、全聚德烤鸭(1864),而超过100年的企业还有吴裕泰茶庄(1887)、张裕葡萄酒(1892)以及青岛啤酒(1903)。 也就是说中国的百年企业仅仅只有10家!


▲中国百年企业六必居


不仅如此,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也是令人唏嘘。有抽样调查显示, 中国民营企业的寿命仅3.7年,而美国企业为8.2年,日本企业为12.5年。 在中国存在着这样一种令人心悸的崩盘现象,所谓“成功3年,崩盘3天”。



那么日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百年企业?日本究竟是如何实现让企业永续经营的?它有哪些方面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公司

金刚组公司


世界上最古老的企业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公元578年,中国正处在南北朝时期,荒淫无度的北周宣帝宇文赟刚刚即位;欧洲,拜占庭帝国正如日中天;而日本尚未进入封建社会,佛教也才传入不久。这一年,专营建筑的“金刚组”在日本诞生,此后历经40代,成为目前世界上生存时间达1436年的最古老企业。



公元578年,正值日本敏达天皇六年,圣德太子笃信佛教,并大力弘扬。这一年圣德太子批准从朝鲜百济请了三位专门修建神社、佛寺的名匠——金刚(即金刚重光)、早水、永路,兴建日本第一座官寺即四天王寺,庇佑佛法及信众。寺院建成之后,金刚重光受圣德太子之命,创立了金刚组,继续留在日本负责四天王寺的修缮。因天灾或战乱,四天王寺曾七度被烧毁,金刚组凭借着祖上传承的技艺,一次次完成新建、改建、修补等各项工作。也多亏了他们,四天王寺今时今日依然坚固如新。


四天王寺


除四天王寺外,日本许多传统中都能看到金刚组的印记。


法隆寺


金刚家族于公元607年建造的法隆寺,被称为日本古代木造建筑的巅峰之作。1583年,即将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将大阪城修建成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塞,金刚组是工程的组织者。德川幕府时代,金刚组先后为德川家族建成了日本三大名园——偕乐园、兼乐园、后乐园。如今,这三大名园已经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文化遗产”。



自古至今,金刚组一直推崇的是他们的“职人技”和“工匠精神”。


1、不用一颗钉子


在日本TBS电视台的节目里,工匠加藤博文告诉记者,整个四天王寺的建筑,木柱和横梁的接驳关节没用一颗钉子,这是金刚组世代传承的古法。



“钉子可能更加坚固,但钉子一旦坏了或折断,建筑便没办法完全回到原貌,而我们用纯木材纵横卡位的技术支撑屋顶,使修复变得简单”。直到今天,金刚组仍在坚持用传统建造技术,大梁、立柱、雕花、楔子,全部用手工打磨。



2、奉行“实力主义”,任人唯能


金刚组为何能够传承千年,分析人士认为,这 首先与金刚组特有的组织有关。 在日本,工匠都是自由职业者,不隶属于哪个工匠队,但金刚组的所有工匠却是专属于其管理之下。


作为家族企业,被称为“栋梁”的总首领由金刚家族世袭,下辖畑山组、木内组、土居组、加藤组、木口组等8个组,约120人。金刚组开明地不采用长子继承,而是选择有责任心和智慧的儿子继任。在没有儿女的情况下,通过招上门女婿,让其改姓以保证传承衣钵。



金刚组奉行“实力主义”,8个组既密切配合又互相竞争。每次接业务时,总部会评估各组的能力,决定由哪一组来负责,这也成了组员们时刻不忘磨炼技艺的动力。当上组长后也不代表可以不干活了,组长被要求亲自动手,甚至专干重活难活。毫无疑问,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的化身。



其次,始终专注本业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重视佛教的日本,金刚组从事的寺院建筑行业是任何朝代都需要的工程。在漫长的岁月中,每个阶段总有溢价高的其他行业出现。金刚组历经磨难,却始终坚持初心,抵制住诱惑,是非常难得的。金刚组第四十代首领金刚正和就说:“我们公司生存这么久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坚持最最基本的业务才是生存之道。”


3、三次化险为夷


金刚组1000多年的发展之路并不顺遂。1868年明治元年,明治天皇推行“神佛分离论”,废佛毁寺,四天王失去了原有的领地,一直受其庇荫的“御用木匠”金刚组也失去了原有的俸禄与地位。面对困局,工匠们开始在其他寺庙工作,并从事商业建筑的建造与维修,最终凭借精巧的技艺,度过了这次危机。



进入昭和年间后,传承到第三十七代的金刚组迎来了第二次“试炼”——首领金刚治是个不折不扣的技艺工匠,却对各项经营活动兴趣缺乏,使得金刚组业务受阻。1932年,金刚治觉得辜负祖先重托,在先祖的墓前自杀了。家族危亡之际,金刚组毅然打破传统,由金刚治的妻子吉江继任,成为历代中第一位女首领。如此大胆的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震动,而正是这位女首领,上任后带领金刚组摆脱了危机。



随着战争爆发,寺院的建设基本停滞,金刚组经营惨淡,陷入危机。在这样的苦境下,金刚组瞄准商机,硬是熬过了这一关,保住了公司的命脉。


4、传承与重塑


19世纪80年代,金刚组看到房地产业发展红火,没能抵住诱惑,购买了大量土地。但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房地产遭遇重创,金刚组资产严重缩水,债务缠身。2006年1月,大阪知名建筑公司高松建设从第四十代首领金刚正和的手中将公司买下,并完成重建。


新公司结束了家族经营,但保留了公司名称、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在新社长小川完二的带领下,金刚组回到原点,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寺庙建设。同时,小川改革了金刚组的成本意识,强化了经营人力。各个组也开始法人化,一直以来充满职业技工气质的工匠们不再只埋头工作,也开始算起了经营账,以“不出赤字”为奋斗目标。



在小川看来,金刚组除了祖传的技艺,其千年如一日对事业的专注和对传统的尊重,已经成为日本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完整保留。金刚组曾这样介绍自己:“我们所建造的是宗教建筑,正是那个时代每个人的信仰和内心想法的集大成。这种压倒性的庄严感、极乐净土的具现化和神佛面前那千万人的纯粹,是被历史永远镌刻的”。



在金刚组公司里的一个桐木箱子中,仍然保留着一份珍贵的手稿。那是1801年,第三十二代首领金刚喜定在“遗言书”中立的家训。总共列了16条,大致可分为四类内容: 一须敬神佛祖先,二须节制专注本业,三须待人坦诚谦和,四须表里如一。



金刚组自述:“传统是需要很长时间慢慢建造起来的,就算是很小的一步,也会在历史上留下确实的痕迹。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企业,今天我们所拥有的,只是认真走过这一步步,以后也将继续这样前行。”


200年以上的企业

都是家族企业


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公司诞生于 英国(1554年) 。但值得思考的是,今天全球拥有200年以上历史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 家族企业 。90%的日本百年企业都是员工少于300人的中小企业,多以 家庭 为单位经营。



据韩国银行2008年5月14日发表的《日本企业长寿的秘密及启示》报告书称,这些日本企业能长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重视本业


如果当年的金刚组不是因为过度扩张,除了做寺庙建筑,还承接其他一般建筑,导致后来负债累累也不会最终清盘。不会做饭的运动员不是好裁缝师是用来调侃的不是用来挑战的,专心做好每一碗面不是更好吗?



细水长流,连绵不绝,不追求眼前利益的经营理念, 使日本的家族企业很少跨界经营。 不像我们动不动就搞跨界,但是不是说我们跨界不好啊,只是说如果能用一百年的时间专注于某个领域从而为企业赢得社会信赖,那这种信赖将会成为这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2、诚信经营


买卖很大的原因不仅在于便宜,而在于日本 很少卖假货 !你能看到的日本市面上所卖的品牌基本没有假货,当然,日本商业中也偶有造假现象。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第一,老板公开谢罪;第二,银行停止贷款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停止商业关系,企业只能倒闭;第三,部分年龄较大的企业主会因为无力重新创业走上绝路,比如自杀。


所以日本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只赚合法的不昧良心的钱。不然就是跟命过不去。


3、透彻的匠人精神,一生专注一件事


冈野信雄,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 旧书修复



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实在枯燥无味,而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迹: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过他的手即光复如新,就像施了魔法。巴啦啦小魔仙,改变奇迹的时刻到了!



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灿若繁星,竹艺、金属网编、蓝染、铁器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 近乎神经质般追求 的匠人。 他们对自己的出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手艺充满骄傲甚至自负,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 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这些日本工匠会将之看成是一种耻辱,与收获多少金钱无关。




所谓“工匠精神”的内核在于核心: 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就是这种专注的工匠精神让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家族企业能够在历史的长流上屹立不倒。


4、独特的企业制度


日本家族企业多具有 “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 的特点, 超越血缘来选定继承人。 为了在内部形成竞争激励机制,日本家族企业往往会通过 招赘女婿、收养养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