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生资本论
应对中青年财富与职场焦虑,积累高效人生资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调研心得  ·  爆发了!我要加钱了! ·  昨天  
东方财富网  ·  主力复盘:7.71亿流入利欧股份 ... ·  2 天前  
何夕  ·  #a股#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生资本论

前所未有!国资全面“抢救”万科

人生资本论  · 公众号  · 投资  · 2025-02-06 21:26

正文

▲ 点击上方 马江博说趋势 ,再点击右上角的“ ··· ”,选择 设为星标 文章每天 自动推送

我是 马江博 ,关注我,看清 趋势与财富

国资高管全面接管万科,管理层前所未有大换血。

2月5日晚间,万科重磅发文,宣布管理团队人员职责分工的决定。

本次调整的 10人中,6人来自深铁系企业(如深铁置业、深铁集团、深圳铁路投资建设集团),包括战略投资、法务、成本等核心岗位。

至此,万科新的管理图谱,逐渐清晰化。

尤其是被万科视作最核心部门的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同时任命总经理(赵正阳)和两名副总经理(鄢伯通、段军),这或许预示着万科将加大资产重组力度。

这批国资管理者的到来,表明万科正在从内而外进行 “国资化”重构 。这种治理结构的调整,也标志着万科从“ 职业经理人主导 ”向“ 国资主导” 的转型。

国资深度全面参与抢救,万科正在经历一场生死攸关的巨变: 向国资化模式转型,成为万科当下最好的选择。

这一举动被外界形象地称为 “救火行动”。而万科创始人王石,对此次变动积极评价,认为这是“ 国家队出手相助”。

万科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为什么国资要出手救万科?这场 “救援”是如何进行的?它又对整个行业意味着什么?

我们先说说,国资为什么要救万科?

大家知道,万科成立于1984年,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标杆企业,跟恒大顶风蛮干疯狂扩张不同,万科素来政治觉悟敏锐,有 地产界好孩子 的称号 。

凭借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它不仅是国内最早一批上市的房地产公司,还是行业内的 “优等生”,以稳健的经营和高质量的产品著称。

可以说,万科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风向标”,它的表现直接影响着 市场的信心

然而,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环境发生巨变,房企普遍面临销售下滑、融资困难等问题。

万科虽然一直以稳健著称,但也未能摆脱行业寒冬的影响 独善其身

2024年,万科预计 净利润亏损约450亿元 ,而上一年同期还是盈利121.63亿元。

这种巨额亏损超出了各方预期,说明万科的经营出现了严重问题,需要外部力量介入进行调整和改善。

巨大的业绩滑坡,也让万科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除了业绩巨亏,万科还面临严重的 流动性危机 。2024年其销售额同比下滑23%,截至三季度,短期有息负债达1166亿元,而货币资金仅797.5亿元,债务覆盖率不足70%。

这种流动性危机,可能导致万科无法按时偿还债务,进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债务违约、信用评级下降等,严重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尽管其负债率在行业内处于较低水平,但在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恐慌。

国家过去对房地产态度是,救项目但不救具体企业。而如今相对健康稳健的万科,也遭遇流动性危机,这就不仅仅是企业问题了,而是整个行业的大问题了。

深圳地铁集团作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果断出手救援,既是出于对万科这家重要企业的保护,也是为了稳定整个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预期。

要知道,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牵动着上下游数十个行业,从建筑材料到家电家具,从金融贷款到装修服务,都与房地产息息相关。

救万科不仅仅是救一家企业,更是为了维护整个行业的稳定。

既然如此,那又该怎么样救万科?

其实,国资接管万科并不是简单的 “输血”,而是一场系统性的“救援行动”。这场行动的核心是通过资源整合和管理优化,帮助万科恢复活力。

具体来说,国资的 “救援工具箱”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入资金,缓解流动性压力

国资可以通过直接注资或提供低成本融资的方式,帮助万科缓解短期内的流动性压力。

2,派驻管理层,提升信用背书

这些管理层人员往往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整合能力,国资的介入还可以增强万科的信用背书,提升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

3,整合资源,实现协同效应

国资通常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土地、资金、政策支持等。通过资源整合,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此外,国资还可以推动万科与其他国企合作,实现协同效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