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在线音乐行业大洗牌
,
7月QQ音乐宣布与中国音乐集团CMC合并重组,行业格局
不仅没有尘埃落定,而是
处处
生变
。更早之前,虾米音乐与天天动听合并组成阿里音乐,然而天天动听却在
10月停止服务;百度音乐在
去年被
太合音乐集团收入囊中,并不意味着百度
缺席
在线音乐
这个必争之地
。至此,在线音乐正式进入寡头纷争时代。
中国在线音乐目前用户规模已达
5.3亿,但用户量与收入规模完全不成比例,应该说这个产业还在寻找商业模式的过程中,靠在线音乐获得相应产出,只不过是个站不住脚的神话。不妨换个角度看:在线音乐市场已越来越显得无法在传统音乐市场之外傲然独立,从传统音乐市场中去寻找在线音乐的出路已越来越成为必然,在线音乐只是音乐市场的一个分支,只有站在大音乐市场的角度去看在线音乐,很多问题才能得到答案。
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即便强大如
BAT的音乐业务,攀比着去获得大量音乐版权,也并不能做到对内容生产源头有丝毫影响,只能乖乖掏出年复一年水涨船高的真金白银。在用户端,中国用户又没有付费习惯,在线音乐的用户转移成本极低,巨头们除了要斥巨资购买版权外,还要为用户留存而补贴巨额流量成本,却无法获得相应的回报。一家排名前三之外的音乐客户端在融资文件中显示,上亿用户中付费用户仅有30余万,这个收入规模应该是连运营成本也收不回来的。
2
在线音乐比拼的到底是什么?过去比的是播放器,有多少播放器安装出去就有多少用户,理论上是这样的。时过境迁,这一概念已遭到拨乱反正,阿里音乐
废掉
天天动听,说明播放器这种产品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资本层面对于播放器的看法也在改变,全球流媒体音乐老大
S
potify的亏损额度逐年扩大,已到了令投资者难以忍受的地步。Pandora网络电台在上市之初看上去很酷,但这几年的情况也并不好,失去了酷酷的风格。这两家还是生于知识产权保护较好的美国,中国市场虽然大,人口基数也大,但要让在线音乐公司带着几亿不爱付费的用户去冲击IPO,结果会如何真是想想也令人不寒而栗。
在线音乐用户到了
5.3亿这个关口,在流量越来越紧缺的当下,已很难再向上突破新高了。 变现似乎成为在线音乐的唯一选择,愿望是好的,却更需要一些手段,从会员、广告等这些在线音乐传统商业模式中,是榨不出几滴油的,流量小用户少的平台不行,像QQ音乐那样流量大用户多的平台也不行。在线音乐的商业模式要想找到突破口,只能从整个音乐产业中去想办法,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平台把目光投向演出市场、粉丝经济等形式的原因,在线音乐产业急需在方向上实现突破。
如果在线音乐不能依靠音乐在线生存下去,那么现有的竞争格局就要重新规划了,最牛的并不是用户最多版权最多的平台,而是与整个音乐产业结合最紧密的平台。在线能力强不强并不是竞争的决定因素,但一定要有一定的在线能力,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对整个音乐产业各个环节的基本掌控能力,有没有对从内容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的影响力。按这个逻辑来寻找,你可以从音乐产业中找到一家隐形而低调的独角兽,那就是太合音乐集团。
3
在线音乐行业中,太合音乐并不是流量最大的,也不是用户最多的,甚至不是版权最多的,但难得的是太合音乐既可以是在线音乐行业的重要选手,也可以是传统音乐行业的佼佼者,而这并不是
QQ音乐和阿里音乐能比的优势。如果说腾讯与阿里在版权端和在线端的猛打猛冲,让人感觉这是两支进攻型球队的话,那么太合音乐就是一支攻守平衡的球队,不仅擅长进攻,也善于防守。
音乐是个长跑型的业务,其本质仍是个
以内容为基础,
以
版权运营为核心
的
生态体系
。
这里面并没有用户什么事
,
因为从来都是好听的歌聚集起大量的用户去听
,
而不是因为有了大量的用户才能生产出好听的歌
,
内容驱动的产业特征非常明确
。
不掌握内容生产要素
,
用户再多也只是个分发渠道
,
互联网的高效分发特征并不适用于音乐
,
因为即便你有几亿用户
,
也是无法把一首烂歌做到红透半边天的
,
而有了一首真正的好歌
,
用户是会自动聚集上来
。这种吸铁石
效应也侧面印证了
,
播放器
产品
不存在一家通吃,
价值
趋向也会逐渐弱化。
太合音乐集团
并不是一个
新晋选手
,
不论是其
旗下的太合麦田
还是
海蝶音乐,这
都是华语
地区
的
殿堂级
厂牌
,
二三十年的公司发展史几乎
就是与华语流行音乐
的进化史
,
2015年,太合音乐将百度音乐收入旗下
,
成为横跨内容生产、版权运营、在线平台
、
演出活动等音乐产业各个环节的新巨头,其业务能力之全面在当前音乐产业中绝无仅有,在音乐圈的影响力极大。
按照
有媒体
披露的
15亿
美金的
估值
,可谓名副其实的独角兽
企业。
然而
,这头
音乐
独角兽
的
声势
低调
,
状似隐形
。这与
太合音乐
的老板钱实穆有关,这是
一个
低调务实
却
影响极深的娱乐大佬,公开信息少之又少,
而且
也并不像
音乐
娱乐圈一样频刷存在感,太合音乐
只是其
娱乐版图的一角,但在
圈内
的人脉和资源调动能力
是
超一流的。就拿
百度音乐来说
,从行业第一的位置一路跌出前五,但在并入太合音乐集团之后能迅速重回行业前三,足见其能力值
之
强。
多年来太合音乐的风格与其老板一样低调务实,对旗下艺人多有宣传推介,但对自身模式、地位和优势却总是三缄其口,外界对其情况知之甚少。这也
造成了太合音乐
在
行业内的
“
隐形
”
。
在线音乐经过洗牌之后,形成了集中化态势,音乐行业形成强者争霸的格局,这时候
浮出水面的
太合音乐,具备
P端、B端和C端
服务
的全链条能力
,
凭借
实力稳居
三
甲
,
位居
QQ音乐之后暂居第二。
4
从阿里音乐将天天动听停服这件事上看,播放器的重要性在降低,
QQ音乐在合并了酷我和酷狗之后号称拥有80%的用户,但这几个收进来的播放器里有多少重合用户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历史经验证明,在线音乐拼的并不是用户,而是拼有效使用量,能够控制音乐内容生产源头才是关键。太合音乐是三强中唯一具备内容生产能力的公司,在播放器逐渐边缘化的今天,谁具备强大的可持续内容生产能力,谁才能成为音乐产业的弄潮儿。
在正版化运动不断深入的今天,版权成为悬在各个在线音乐平台头上的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一首歌只在百度音乐上有,即便是
QQ音乐的用户也只能跑过来听,反之亦然。没有一个平台有能力把所有版权都独家收入囊中,即便有钱收,版权方也不会给。各个平台血拼而来的版权能否通过流量和用户运营覆盖成本?答案是并不能,版权越多的平台亏损越大。